新兴市场是2011年最被看好的标的,预料将有更多大量投资资金涌入。但也令人怀疑,新兴市场还能够吸收多少新资金,而不会形成资产泡沫。
日前一场路透峰会上,多数基金经理人选出新兴市场为2011年首选,因料有两位数的报酬率,且有收入增加及经济快速成长的支撑因素。
今年流入新兴市场的股票资金料达到1860亿美元,虽然根据国际金融协会(IIF)预估,明年料略跌至1430亿美元,但这仍是2005-2009年平均一年620亿美元的两倍有余。
但有些人已经开始怀疑投资人可能有点失去理智。股票资金不断涌入不但可能使类股估值到达泡沫水准,而且这些资金也可能是对长期报酬抱有不切实际的预期。
“比较大的泡沫风险在于投资人对新兴市场的预期心理,现在气氛如此热烈,”Robeco投资管理执行长MarkDonovan称。“我一向担心这些一窝蜂涌入特定资产工具的行为,它们通常时机不对。”
Donovan并未质疑新兴市场成长题材。但他与一些人认为,新进场的投资人或许忽视一些潜在问题,新兴市场内部及外部皆有。
新兴市场过去一两年表现亮丽,欧美国家央行政策释出的流动性涌入,带动两位的报酬率。一项路透调查预估,2011年新兴市场股市报酬率将远高于美国及英国。
但流动性过剩正在开发中经济体推升通货膨胀,可能导致过热。而美国公债收益率上扬,也可能成为不利因素。
“我的主要预测是2011年新兴市场将会不错。在具有价值的领域,仍然会获得正的绝对报酬,”德意志银行首席新兴市场策略分析师John-PaulSmith称。
“不过有些超高的报酬预估应该已经太高了……我担心如果大家过度乐观,我们可能会见到发展成泡沫的局面。当泡沫破灭时,对实质经济有严重冲击。”
Smith指出,其中一个隐忧就是,这些资金流入可能会让新兴国家决策高层自满傲慢,降低了改革的压力。RBC估计,只要全球股市及债市部位有1%进行重新配置,就可以将5000亿美元资金引入新兴市场——这个金额高于MSCI新兴股指市值的一成。
目前,新兴市场估值并未达到泡沫水准——目前市盈率约11.5倍,比起已开发市场相对较低。
同时,可投资的股票数量逐渐增加。过去10年,MSCI新兴股指市值一年约成长10%,新兴市场占全球股指比重升高两倍至14%。
摩根大通指出,新兴债市规模过去五年亦增加一倍,达到约6万亿美元。
巴克莱资本指出,目前全球股票基金在新兴市场的配置比重为16%,相当于1.5兆美元,债券比重为7.2%。两者都接近金融危机前的高位。
“(配置)已经到了投资人合理怀疑新兴市场资金题材能否持续至2011年的水准,”巴克莱分析师称。
现在已有一些不安迹象。许多投资人表示,他们宁愿布局在像联合利华这种拥有新兴市场事业的跨国公司,而不是直接加码新兴市场多头部位。
另一种策略则是透过澳洲债券,对冲新兴市场的风险;万一中国经济硬着陆,澳洲债券将大获提振。
(摘自12月18日路透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