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质量堪忧 房子能否保值?
2010-11-24   作者:Peter Foster  来源:英国《每日电讯》报
 
【字号

  上海高楼的大火令我胆战心惊,就在不久前,我不情愿地搬进了北京一座30层的高楼,一想到我所住的房子也有可能被大火吞噬,别提多恐惧了。可以想见,中国的安全标准问题将再次遭到诟病。

  在中国,新兴城市的高楼大厦刺激了对原材料的需求。大兴土木及对钢铁、水泥和其他全球初级商品的无穷需求已引起诸多讨论。

  中国政府最近出台措施,似乎是要阻止房价上涨,但在通胀节节攀升的情况下,仍引发不少疑问:中国的“房地产热”是否能持续?万一泡沫破裂,新一批中国投机者会遭遇什么?

  我之所以说“新一批”,是因为数字显示,去年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通过抵押贷款,购买第二套、甚至第三套房子。这与中国之前的“房地产热”大不一样,此前主要是由富人刺激的,他们手上有闲钱需要投资。

  但我想说的是,现在人人当做“财富储存手段”而投入资金的房子,其实许多都是质量糟糕透顶的。它们能否储存财富是个大问题。

  近几周,我对在北京的朋友所住的房子做了一些调查,发现这些房子几乎无一例外质量都很差。惟一不同的是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外交公寓”,虽然外观难看,但至少牢固持久。

  我现在住的房子面积198平方米,虽然建成才6年,但已经开始出现问题了。我们住在这里才18个月,楼内的过道已经两次关闭修缮,因为地基下沉导致墙面出现裂缝。奇怪的是,这栋楼居然被认为是北京最好的楼房之一。在我搬进去之前,不知有多少人(都是住户,不是开发商的朋友)谈及这座楼“建筑质量很棒”,比其他楼房好很多。

  诚然,从建筑的角度讲,北京一定是世界上气候最恶劣的地方之一,冬天冷,而夏天热。大多数中国人买的是房子70年的产权,人们不禁要问,70年过后会怎样?

  这些地方要么修缮一新,要么推倒重建,经济学家说,这对中国的投资驱动型经济大有好处。但如此一来,免不了会造成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浪费。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频道精选:
·[财智]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黄祖斌:中国银行业的利差低于国际同业·[思想]财经洞察:“气荒”濒临 何以解忧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