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挂钩与股票挂钩收益差8倍
2010-10-19   作者:  来源:投资者报
 

    让结构性理财产品成为关注的焦点,是一些令人尴尬的“零收益事件”,最令投资者不解的是购买的仅是类似存款的银行理财产品,这样的存款不但没有利息,扣除管理费后竟然还会出现本金亏损。
  结构性产品挂钩不同指标,投资不同金融市场,所呈现的风险和收益相差较大,对于波动较大的投资市场,对于投资品价格走势的判断难度相对越大,最终该银行理财产品获得预期最高收益的可能性越小。如同镜子的两面,风险较大的市场,最终获得的收益也是可观的。
    结构性产品所呈现的是金融衍生品性质,而经历金融危机之后,投资者对于“金融衍生品”普遍有所顾忌。事实上,结构性产品只是运用金融衍生品工具的固定收益型产品,收益范围固定也属于固定之列。因此它并不会像直接购买金融衍生品那样,可能血本无归。
  也正是因为本金损失可控,收益可观,结构性产品才引起投资者关注。数据分析显示,2009年前三季度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占比为10%,今年前三个季度以来,这个占比已增到了16.33%。
  近几年,银行推出不同风险级别的结构性理财产品,以满足不同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而风险最终会反映在收益上。

  挂钩标的不同收益相差8倍

  普益财富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到期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共339只,其中,外资银行共发行286只,中资银行发行113只。外资银行的平均到期收益率(3.30%)是中资银行的一倍以上。
  事实上,平均收益率无法完全展示出外资银行与中资银行之间的差距。中资银行结构性产品最高收益的产品是光大银行的阳光理财A+计划2009年第一期产品1,这款产品挂钩现货黄金价格,最终实际收益率为7.5%。外资银行到期的产品中,22款产品最终实际收益率超过7.5%。
  外资银行平均到期收益率高,取决于结构性产品挂钩指标的不同。一般来讲,现在市场上的结构性产品,中资银行和外资银行差异不大,挂钩标的均是股票、基金、现货、期货、指数、利率、汇率六大类,个别产品会有挂钩两个标的的情况,更为复杂。
  数据结果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到期的结构性理财产品中,中资银行的结构性产品挂钩汇率产品占比为36.04%,外资银行的结构性产品挂钩利率产品占比为47.02%。中资银行挂钩占比前三位的分别为汇率、利率和现货。外资银行挂钩指标占比前三位的分别为利率、汇率和股票。造成中外资银行到期平均收益差距的主要原因,就是外资银行挂钩股票的比例高于中资银行,而且外资银行的此类产品最终实际收益达标率较高。
  挂钩不同产品的实际到期收益率差异较大。同样为3个月理财期限结构性产品。恒生银行的(股票挂钩部分保本投资产品)—“连连盈”(OTZR75),最终实际到期收益达到17.4%。
  同为外资银行发行的,相同理财期限,并且达到预期最高收益率的“动态回报投资利率挂钩投资账户MALI09156R”,最终到期收益率仅为2%,可见同样为结构性产品,挂钩指标不同,与股票挂钩和利率挂钩最终到期收益相差可达8倍以上。

  中资银行六款产品零收益

  数据显示,中资银行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为1.55%,113只产品中仅35只产品超过平均收益率,仅占三成,其中六只产品零收益。分别是招行、农行(601288)和华夏发行。农行占3只,华夏占2只。
  农行的2009年第4期“金钥匙汇利丰”人民币理财C、D、E款,均为人民币理财产品,理财期限分别为1个月、2个月和3个月。该产品设定欧元兑美元汇率区间,假定欧元兑美元汇率在区间内运行,则产品到期日,投资者可以获得最高预期收益率2.5%,否则,无论突破上限或者下限,投资者最终获得零收益。
  然而自2009年12月起,受希腊债务危机和欧元整体经济增长疲软影响,欧元兑美元汇率自1.50上方一路下跌,直至2010年6月达到1.19的最低点才开始有所反弹。
  农行这三款产品,是2009年11月30日推出的,自发行起始至2010年2月,三款产品陆续跌破设定区间下限,获得零收益。

  荷兰银行两款产品收益为负

  荷兰银行的两款产品,优化商品组合挂钩结构性投资第二期澳元款和美元款,是今年前三季度到期的结构性产品中,唯一的两只负收益产品,亏损达4%。产品给予的预期最高收益率分别为26%和18%,在产品销售之际,这样的高收益颇为诱人。
  然而,仔细阅读该产品的产品说明书就会发现,在未购买这款产品之前,就该有所断定,该产品可以达到预期收益率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该产品挂钩现货价格,分别为石油、大豆和铜的现货价格,设定的条件是一篮子现货价格上涨10%,就可以获得预期最高收益。
  这款产品是2009年7月3日推出的,对于这三款现货商品来讲,属于消费淡季,价格上涨可能性不大。更进一步来讲,这款产品说明书中表明,需要这三款现货商品价格均上涨10%,才可以获得预期最高收益,有任何一种现货商品价格未上涨达到10%,就将最终获得负收益。
  单讲一种现货商品的价格上涨10%的可能,需要选取恰当的投资时机,最终才能得到正确的价格判断,然而要三只现货产品价格同时上涨10%,这样的概率几乎为零。
  荷兰银行设计的这款产品,条件过于苛刻,并且不太符合市场规律。不禁让人质疑做为外资银行一员的荷兰银行的产品设计和市场研判能力。

【字号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前三季度76只银行理财产品产品未达预期 2010-10-19
· 在售银行理财产品[2010--10-15] 2010-10-15
· 七款银行理财产品未达预期收益 2010-10-15
· 金银上涨 黄金题材理财产品受捧 2010-10-14
· 理财产品频频零收益负收益 银行理财痛在何处 2010-10-14
 
频道精选:
·[财智频道]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频道]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频道]胡培兆:扩大内需应有新思路·[思想频道]石建勋:普通民众为何不敢花钱
·[读书频道]《五常学经济》·[读书频道]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