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仰融“不简单”
2010-09-10   作者:  来源:经济参考报
 
    他既是第一个让社会主义国家的股票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的人,也曾是300亿资产的“主人”,更重要的,他还是辽宁省政府的“通缉犯”。 
  仰融出生在江苏省江阴市北国镇,籍贯安徽,兄弟4人。关于他的个人成长经历,仰融自己从来没说清楚过。一个版本是,仰融初中毕业后,先是做厨师,后来承包小商店,再后来又到江阴市外贸公司,20世纪80年代初去了深圳,几经周折,慢慢走上资本运作之路。而另外的一个版本是,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仰融曾对人讲过自己在华晨之前的经历是,在越南打过仗,1988年受了一次大伤,腿断了,头也打开了,三进手术室,奇迹般地、没有残废地活了下来,这以后便开始既珍惜又藐视生命……
  上世纪90年代初,仰融初入道时也很寒酸。他在香港注册了一家叫华博财务的公司。当时公司只有借款400万元,员工五六个,主要业务是为人拆借资金,兼做债券和股票买卖。仰融的第一桶金就是这时积累的。
  1992年10月的美国纽约交易所,华晨汽车成为第一家中国国有企业概念股,发行500万股,IPO价格16美元,筹集资金8000万美元,51%控股沈阳金杯客车,创造了中国国有企业海外融资第一的案例。接着,仰融凭借资本运作,成功打造出一个以华晨汽车为主,包括至少4家纽约、香港、上海上市公司及大量非上市公司、资产一度达到300亿元人民币。2001年度,仰融还位居《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三位,并被央视评为当年经济界的十大风云人物。
  他曾经评价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3个转折,第一个是发生在1992年10月,他操作组建的“华晨中国汽车”在美国纽约成功上市,这是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第一例;第二个是在1995年1月,华晨接管国有的“金杯客车”管理权;第三个转折是1999年收购了申华实业,更名为上海华晨。
  不过,他的风光很快就烟消云散了。2002年3月,财政部下发第5号函,认定华晨所有资产归国家所有,并直接拨给辽宁省政府,基本依据是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属国有,这也成为仰融与华晨的产权纠纷之重要因素。
  陆续经历了资产清查、职务解除,2002年5月,仰融自称受到“迫害”而出走美国;10月,他因涉嫌经济犯罪被辽宁省检察院批准逮捕。随后,他越洋起诉辽宁省政府和中国金融教育基金会资产侵权,成为新中国历史上我国地方政府首次在国外被起诉的案例。
  据说,出走海外后的仰融目前经营着投资移民项目。如果想要凭借这一规模庞大但收效缓慢的项目筹集资金造车的话,业内人士认为,短期内资金规模并不能支撑造车的庞大需求,其通过成立项目公司以股权换现金的做法也取决于投资者对这一项目的信任度,同时仰融的身份问题得不到解决,国内造车项目就不会顺利。
  去年,仰融曾带着其号称的庞大而惊人的“831111”计划回国,他给地方政府的诱惑性宣传是——未来8年,实现产能300万辆,产值1万亿,税收1000亿,提供10万人就业,人均年收入达到10万元。另外,他曾在接受某媒体专访时表示,将在美国和中国同时组建汽车公司,以新能源汽车为切入点。在中国,一期计划投入400亿至450亿元,打造300万台发动机和100万辆整车基地。2012年首款车型上市。
  据正道汽车公司官方网站的信息显示,正道汽车美国项目落户阿拉巴马州,并将于2012年完成建设,“先进的多燃料混合动力系统”将是正道汽车依仗的核心技术,其目标是成为世界技术领先的混合动力汽车研发和生产企业,在2018年达到300万辆的年产能。
  仰融的一份《汽车项目书》显示,在美国,他计划投资100亿美元,达到300万辆产能。据说已获得美国政府批准,并无偿得到3万亩土地的使用权以及多项税收减免政策;在中国,仰融的说法是投入400亿至450亿元,打造300万套发动机的动力总成和100万辆整车产能基地。仰融中国团队的一位负责人还曾透露说,仰融为此汽车项目前期已投入45亿元。
  不过,仰融的这只气球似乎吹的有点大了,有人质疑说:“对比国内几大汽车集团,仰融提出的计划,其产值相当于5个一汽集团。加之其在美国的计划,总体规模已进入全球前5名。这哪里是一个汽车计划,而更像是仰融的一种构想,怎么可能通过国家有关部门的审批”。然而仰融却不这么认为,他曾雄心勃勃的回应说,规划的第一目标就是能够进入世界十大汽车公司,不做二流、三流的汽车公司,也不做二流、三流的落后产品。
  至今,我们能看到的“仰融造车”都仅限于概念,其号称8年后的300万辆,与江淮汽车的300亿总投资如何落实、何时落实,我们只能拭目以待。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比亚迪F3汽车新车9天更换5个部件 2010-09-08
· 比亚迪F3汽车质量遭质疑 新车9天更换5个部件 2010-09-08
· 张小虞:供不应求才是汽车产业主要矛盾 2010-09-07
· 陈斌:汽车产业出现产能过剩迹象 2010-09-07
· 传统汽车工业必须消肿 2010-09-07
 
频道精选:
·[财智频道]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频道]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频道]左晓蕾:信贷此时放松调控将前功尽弃·[思想频道]谢和平:发展和掌握低碳核心技术
·[读书频道]《五常学经济》·[读书频道]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