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财智频道 >> 文化·品味
“篷房”里的夏季音乐会
2010-08-02   作者:  来源:东方早报
 

    柏林森林音乐会、纽约爱乐中央公园音乐会……许多西方国家每年夏季都会在户外进行露天演出,人们不用正襟危坐,可以逍遥休闲地享受古典乐,可惜的是——这在上海并非惯例。不过,8月12日至22日,由上海交响乐团举办的上海夏季音乐节将在汾阳路、淮海路口搭起的篷房里开场。上海交响乐团艺术总监余隆曾透露,“夏季音乐会”的概念也曾在上海出现过,《梁祝》的作者之一陈钢幼时就常到复兴公园去听古典音乐会,“此次虽谓首届,也算复兴夏季音乐会的传统。”
  现在,1500平方米见方、高10米的大型篷房音乐厅正在汾阳路淮海中路口搭建,老字号商铺与现代化的百货商店相呼应,上海夏季音乐节将在老洋房环绕的旧法租界安装一座颇具摩登感的篷房音乐厅,在闹市区这个“螺蛳壳”里做“道场”。整个银灰色的板房已经粗具规模,整个场地可容纳800名观众。

   上海乐界缺“夏季”品牌

    上海交响乐团团长陈光宪对记者介绍,这里原是上海音乐学院的临时停车场,因地处繁华地段,施工颇有困难,“地面上都是砾石,在这样的地方拔地而起一座四层楼高的篷房音乐厅,确实有些困难,如怎么处理砾石、怎么降温、怎么保证音响效果等一系列问题。”为了高质的保音效果,除了铺设地毯,还采用了为古典音乐而设计的专用音响器材,并使用了16对超高品质的进口扩音设备,而音乐厅的整个设计方案都交由同济大学专家组完成。
  在纽约、柏林、波士顿等地都有自己已成品牌的古典音乐节,而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在这方面一直有所欠缺。实际上,如纽约中央公园等露天古典音乐会都有一套成熟的运作系统,其他各国的夏季音乐会有敞开的也有封闭的,但都有着传统音乐厅所无法比拟的亲民性和轻松感。对于此次搭建篷房的原因,陈光宪表示还是出于天气因素,以及对上海观众欣赏习惯的一种过渡,“在西方国家,人们可能已经习惯长途驾车去郊外欣赏一场露天音乐会,在国内我们需要一步一步来。现在在市区,人们不用正襟危坐,可以穿着休闲地来听音乐会了,这是慢慢培养观众一种欣赏户外音乐会的习惯。” 陈光宪说。

  年轻群体需要“被普及”

  然而要复兴一种文化传统并不简单,特别是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他们接触更多的是流行音乐,学校在古典乐的教育方面并不重视,和国外教育也有着很大差距。“习惯形成得越早越难以改变,如国外的古典音乐教育从很小就开始抓起,所以他们对音乐的喜爱都很执著。” 陈光宪认为,即使在国内,很多地区的普及水平也参差不齐,“有一次在台湾的一个户外音乐节,我问观众如果下雨怎么办?他们很干脆地回答说‘每人发件雨衣!’——既然听音乐会,就是风雨无阻的。大人们可能热闹地领着孩子,带着食物进场,但演出的时候场下一片寂静,只有结束时才会站起来给予热烈的掌声。”听音乐会在发达地区成为良好素养的体现,也是孩子们的必修课。
  为了能借此机会向孩子们推广古典乐,此次音乐节联手上海市教委,推出了学生交响乐团和学生音乐夏令营,针对的就是学生观众,并增加了大师班、名人讲堂等教育项目。这些教育项目大都是免费的,最高票价也只有20元。“这种音乐教育与坐在教室里或上补习班学习效果相比会事半功倍。”
  据主办方透露,选在8月举行夏季音乐节还有一个重要原因,7月到9月通常是乐季空当期,因此很多乐坛和艺术家都有了自己的时间,比如迪图瓦、英国皇家爱乐等大师和乐团才可能有时间来驻节演出。
  据悉,音乐节将邀请曹秀美、沈洋、魏松、廖昌永、李云迪、基瑞尔-格尔斯坦、香特尔-朱丽叶等一大批国内外一线音乐家演出、讲座,票价一般在30至300元之间。

  借鉴国外音乐会模式

  就在夏季音乐节开幕前的一个月——美国当地时间7月13日晚,已举办45年的纽约“夏日公园交响音乐会”上,与以往不同的是,来自中国的上海交响乐团在纽约爱乐乐团之后登台献演了下半场,这是史无前例的一次合作演出。虽然是个尝试和借鉴的机会,但也显现出了两地音乐普及的差距,“现场有10万观众,连后面的小树林里都站满了人。这和我们的乐季音乐会相比普及力度高得太多了。如乐季音乐会每场上座人数达1000人,那我们得举行100场音乐会才能与之旗鼓相当,(他们)这种普及力度、普及效果是我们所要追求的。”
  饶有趣味的是,在此次赴美演出中,世博形象大使郎朗除了演奏美国人熟悉的《蓝色狂想曲》之外,还为纳斯达克敲响了开盘的钟声,《纽约时报》等媒体都全程跟踪报道。借助上海“世博”东风,这一宣传策略已经不仅仅是宣传音乐那么简单了,文化输出的确需要经济等各方面的支持。政府拨款、文化发展基金会以及演出收益一直是上交乐团的经济来源,而在2008年上海交响乐团理事会成立之后,改革开始,重新招募演奏者进行“换血”,其管理体制也参照了国际知名交响乐团运营管理模式,并纳入了企业的资金支持,而理事会将长期提供资金支持,从根本上为乐团缓解了很大的经济压力。而此次赴纽约演出的赞助商就有“九城置业”、“携程”、“佳铭房产”、“致达科技”、“复星高科技”、“凯泉泵业”等7家单位。
  同时,此次赴美演出也为回沪举办夏季音乐节积累了经验。“以前在国外的巡演几乎听不到当地主流媒体的声音,而去年在美国的巡演一直在当地被当作文化热点来报道。这种改变一方面缘于中国和上海本身实力的增强和知名度的提高,另一方面,也因为我们请了国外知名的经纪公司来参与运作,这的确使我们的演出少了很多后顾之忧。” 陈光宪说。

  “调音师”迪图瓦:从中国行到中国通

  由于2006年曾来沪演出过,上海观众对有着“调音师”美誉的指挥大师迪图瓦并不陌生。此次音乐节,指挥家夏尔-迪图瓦将执棒英国皇家爱乐乐团献演两场,届时,加拿大小提琴演奏家香特尔-朱丽叶也将登台演奏。据悉,迪图瓦将先于8月18日在篷房音乐厅与鲁宾斯坦大奖头名格尔斯坦合作柴可夫斯基的《第一钢琴曲》,8月21日,他将在上海大剧院奉献夏季音乐节的重头演出,这是在夏季音乐节中唯一一场在剧院上演的演出。
  此次来沪除了指挥外,迪图瓦还将作为首届上海夏季音乐节艺术总监与上海交响乐团进行“混搭合作”。
  激情和天才是迪图瓦音乐生涯的真实写照,人们已经将他作为继指挥大师安塞梅之后另一位天才的瑞士指挥家而列入20世纪的世界指挥艺术史册。早在上世纪80年代,迪图瓦便来到上海旅行,但那时候的上海在他最初的记忆中不过是一座“平坦的城市”,而如今,“上海发展的速度令人惊叹,高楼林立,还有今年上海的世博会定会给这座城市带来新的契机。”迪图瓦感叹。1996年,迪图瓦曾带领法国国家交响乐团首次来华演出,从此之后便与中国结下不解之缘。迪图瓦对中国的唐宋诗词、陶器等都特别喜爱,他曾从巴基斯坦一路飞来,沿路去了新疆、内蒙古、广州等地,几乎走过中国的每个省份。说起对中国音乐现状的问题,迪图瓦告诉早报记者,“十多年前我曾指挥过一支年轻的中国学生乐团,粗劣的乐器和糟糕的音色让人印象深刻,而如今,中国的音乐家活跃在世界舞台上的已有很多。”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沁聆时光CROWN皇冠音乐会举行 2009-07-10
· 杭州出现露天汽车音乐会 2009-05-27
· 谭晶近日在深圳举办独唱音乐会 2008-12-10
· 奔驰携手国家大剧院推出公益性周末音乐会 2008-11-26
· 双开幕音乐会拉开国交新乐季 2008-09-10
 
频道精选:
·[财智频道]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频道]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频道]杨涛:政府储蓄合理规模是多少·[思想频道]左晓蕾:完善市场制度是楼市调控之本
·[读书频道]《五常学经济》·[读书频道]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