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财智频道 >> 银行·保险
四套人民币网上火热叫卖
2010-07-27   作者:  来源:中国新闻网
 

    “第三套人民币大全套带高档收藏册”“第四套人民币豹子号”“第五套人民币豹子号、顺子号珍藏册”……网上人民币收藏市场的热闹程度丝毫不逊色于实体的收藏品市场。不过,记者发现,网上人民币收藏市场中鱼龙混杂,不是收藏“老法师”,很容易被蒙蔽。

    鱼龙混杂1 四套人民币网上火热叫卖

  【网上收藏现状】
  记者在不少收藏网站看到,第三套人民币是网上热卖的主力,但仍在流通中的第四套人民币甚至第五套人民币也被一些卖主热力吆喝叫卖。被叫卖的第四套、第五套人民币不仅有专门用于收藏的连体钞,更多的是单张人民币组成的“大全套”。因为仍在流通中,市场流通量较大,所以“大全套”本身并不稀奇,大多数卖家都在号码上做文章。在一家收藏网站上,“第四套人民币大全套全同号”面值只有324.48元,标价却高达8200元,是原面值的二十多倍;另一家网站的“第五套人民币大全套豹子号”面值371元,售价1200元。
  此外,卖家对第四套人民币往往炒作其“即将退市”的概念,对第五套人民币则炒作其“首次完全由中国人民银行独立设计与印刷”“印制生产工艺、防伪措施方面进行了改进和提高”等概念。

  老法师解说 炒卖流通人民币违法
  《钱币报》主编、中国集币在线CEO殷敏告诉记者,炒卖流通人民币是非法的。虽然目前市场上有传言说第四套人民币将退出流通,但只要中国人民银行没有宣布,炒作和买卖仍在流通中的第四套人民币就存在很大的政策风险。前一段时间人民银行就和工商部门进行了联合检查,对所查到的非法炒作流通中的人民币的情况,都进行了相关的处罚。
  记者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明确规定,“禁止非法买卖流通人民币。纪念币的买卖,应当遵守中国人民银行的有关规定。”


  鱼龙混杂2 “大全套”价格相差10倍

  【网上收藏现状】
  记者在某网站几个不同的卖家的网上商店看到,虽然同是“第三套人民币大全套”,其中包括的纸币枚数却不尽相同,有24枚,有25枚,还有26枚,价格也相差极大,上下相差十倍以上。
  一位卖家的“全品三版大全套25张”,号称“全新挺版”,并且纸币的后三位号码相同,但因为其中不包括红一角、背绿和背绿水印一角“三剑客”,因此,售价只有6800元;另一位卖家的“第三套人民币大全套全新27张带豪华珍藏册”,其中不包含背绿水印一角,售价9288元;而另一位卖家同样的大全套,“三剑客”齐全,并且三位尾号相同,售价就高达58000元。

    老法师解说 影响价格因素多
  对于“大全套”价格差距巨大,殷敏解释说,影响人民币收藏产品价格的因素很多。一方面要考虑品相,也就是纸币的新旧程度、有没有折痕、污损等等;另一方面,要看其中包括的品种是否齐全,而不少所谓“大全套”中缺少的一两张,就是最最值钱的那一两张。例如前文提到的“背绿水印一角”,现在的市价大约在2万-2.8万元,一枚的价格就可以抵过其他几枚甚至十几枚纸币的价格。

    鱼龙混杂3 豹子号、顺子号真假难辨

  【网上收藏现状】
  记者在网上看到,除了品相和品种,影响人民币收藏产品价格的因素还包括人民币的编号。“豹子号”“顺子号”都是卖家提高价码的重要理由。
  所谓“豹子号”,就是同一种面值的纸币后三位号码相同;所谓“顺子号”,就是每一种面值的10张纸币尾数从0到9依次排下,就像扑克牌的“同花顺”。
  虽然许多卖家都声称:“豹子号是百年难觅的钞中精品”“顺子号是中外藏家奋力追寻的稀世珍宝”,但记者却发现,“豹子号”“顺子号”似乎广泛存在于网上的诸多卖家手中,并不“难觅”也不“稀少”,输入关键词,随便一搜就是一大把。不仅是第四套、第五套人民币,就连已经退市的第三套人民的“豹子号”也不少见,还有“十连号”“百连号”等等。

  老法师解说 有人“加工”人民币号码
  殷敏告诉记者,“豹子号”“顺子号”等的产生存在两种可能。一种是从币商手上买来的,慢慢收集而成;另一种则是变造人民币,通过“人为加工”人民币的号码而成。在市场上也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有些人会拿小刀轻轻地刮掉原来的号码的一部分,然后用笔把号码加工成自己需要的数字。在放大镜下仔细观察,就能看出号码是印上去的还是写上去的。不过,因为网上交易很难事先仔细观察清楚,所以存在一定鉴定风险。
  殷敏表示,这种变造人民币的做法也是违法的。记者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禁止伪造、变造人民币。禁止出售、购买伪造、变造的人民币。禁止走私、运输、持有、使用伪造、变造的人民币。


  鱼龙混杂4 收藏证书”全部是假

  【网上收藏现状】
  网上卖家出售的人民币收藏品往往都配有“豪华收藏册”“高档定位册”等,甚至配以皮箱等,装帧精美。还有不少“大全套”配有用以证明自己身份的“身份证”——收藏证书。这些“收藏证书”大都冠以“中国人民银行”的名义进行推介,形式制作看上去很“官方”,并注明限量发行××××册,以显示其稀缺性。还有的“收藏证书”以“中国钱币收藏家协会”的名义出具,内容和“人行版”的收藏证书大同小异。

  老法师解说 央行从不出具收藏证书
  殷敏十分肯定地告诉记者,这些所谓的“收藏证书”都是假的,因为中国人民银行从来不会出具这种证书。人民银行只出具针对金银币的“鉴定证书”,并由中国人民银行行长签字。至于“中国钱币收藏家协会”,殷敏表示自己从未听说过这样一个协会。即使有这样的协会,其出具的“收藏证书”含金量几何也值得怀疑。
  此外,对于形形色色的“收藏册”,殷敏表示也存在违法嫌疑。因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装帧流通人民币和经营流通人民币,应当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而且,一个批文只能制作一个产品,网上这么多形形色色的收藏册,显然存在未经授权违法装帧流通人民币的可能。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频道精选:
·[财智频道]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频道]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频道]欧洲银行压力测试有点儿不靠谱·[思想频道]英、日、德、美节能减排机制启示
·[读书频道]《五常学经济》·[读书频道]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