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运龙:提高地价可以促进土地集约化利用
    2010-06-28    作者:记者 董时珊    来源:经济参考网
    今年6月25日是第20个全国土地日,主题是“依法管地、集约用地”。北京大学土地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土地协会副理事长蔡运龙教授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说,当前,粮食安全、城镇化和工业化建设以及生态安全都需要土地作为保证,土地需求总量冲突严峻。土地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变外延式的粗放的土地利用方式为更集约的土地利用方式,而提高地价能敦促土地使用者更加集约地利用土地,从而解决土地需求的冲突。
    蔡运龙说,人多地少是中国最基本的国情,土地供给形势严峻。首先,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在任何时候,粮食安全都必须得到保证,这也是18亿亩耕地红线提出的背景;第二,工业化、城镇化是中国发展的必然趋势,这要求占用更多的土地,主要是耕地;第三,中国当前的生态环境非常脆弱,生态退化、土地退化现象严重,国家下决心实施退耕还林、退耕还湖、退耕还草的工程,耕地面积将随之进一步减少。
    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占用了大量耕地,中国的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据统计,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平均每年减少耕地1000万亩左右;90年代,由于政府采取了控制措施,每年减少的耕地约为400万亩;进入21世纪以后,年均减少耕地面积上升到600万亩左右。而生态环境的恶化也使国家下决心进行退耕整治,据国家林业局统计,截至目前,已有1亿多亩土地实现退耕,仍有6000多万亩土地待退耕。
    一要吃饭,二要建设,三要生态安全,土地需求冲突凸显。专家指出,要解决土地总量的冲突,只能依靠改变土地的利用方式来解决,不再只强调增加土地面积,而是要更加集约地利用土地,下功夫提高土地的单位生产力。
    蔡运龙认为,为了实现农业用地的集约利用,需要在单位土地上投入更多的资本、劳动、特别是科技,从而提高土地单产,将更多的中低产田改造成高产田;农业是弱势行业,国家必须加大农业补贴、增加农业投入,帮助农民更好地实现土地的集约利用。
    而对于建设用地,蔡运龙建议,在政策引导之外,更需通过建立合理的经济机制促进土地使用者的集约用地行为。土地包含经济产出、生态服务、社会保障等多种功能,需要建立新的土地价值评估体系,在地价中体现出土地的所有功能。在这样的新的评估体系下,总体地价将会有所上升。蔡运龙认为,如果真正实现了土地的高价,在价格杠杆的作用下,土地利用将朝着更加集约的方向发展,土地需求的冲突就能得以解决。
  相关稿件
· 地价下行将引发房价普跌 2010-06-25
· 三线城市“弯道超车” 全国地价下行无悬念 2010-05-07
· 全国地价下行无悬念 2010-05-07
· 国土部:土地价格涨幅趋缓 2010-04-21
· 央企退出能否撼动“高地价” 2010-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