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天水经济区能否成为西北经济"发动机"
西北10年大开发调查之三
    2010-04-07    作者:本报记者 毛海峰 武勇 赵春晖 连振祥    来源:经济参考报

    根据中央规划,去年6月份成立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将成为引领大西北发展的经济“发动机”。然而,记者近日在西北五省(区)采访时,很多企业家、经济学家和地方政府官员都对中央这一规划表示质疑,认为关中-天水经济区成为西北的经济“发动机”目前尚不具备条件,还需要国家出台强有力的政策给予扶持。

  质疑一:“小马能否拉大车”?

  兰州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高新才对记者说,毕竟天水只是甘肃的一个地市。经济总量规模偏小、竞争能力弱。小马不能拉大车。此外,关中-天水经济区主体产业是装备制造业,关中地区集中了陕西省装备制造业的97%以上,天水装备制造业占全市工业的“半壁江山”。而在天水以西、关中以北的广大西北地区,主体产业却是以能源为代表的资源类产业。在产业层面上也很难带动西北其他省(区)的发展。

  质疑二:老树能否发新芽?

  关中-天水经济区的产业主要是在“一五”及“三线”建设时期形成的,是典型的老工业基地。老工业基地要作为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动机”,首先得自己迅速发展起来。如同珠三角、长三角一样,它们之所以被全国瞩目,主要是由于它们的高成长性。那么,作为老工业基地的关中-天水经济区能否也会实现跨越式发展呢?
  质疑三:“内生性”产业能得来吗?
  关中-天水经济区是老工业基地,产业主要通过国家布局形成,产业的“嵌入性”强,“内生性”先天不足。加上关中-天水经济区各城市产业之间没有明确分工,经济联系松散,产业结构整体趋同化严重,关联效应不强,主导产业产品链条短,使得很多人对关中-天水经济区“内生性”产业能否发展起来信心明显不足。
  由于“内生性”条件不足,关中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电讯、IT、动漫、太阳能、LED等新兴产业也出现了后劲不足的问题。从事电讯行业的西安海天天线副总经理潘志清对记者说,整个关中的大产业链没有形成气候,沿海的珠三角、长三角都形成了大的产业区,规模大了以后,企业在当地生存就感觉像龙进了大海一样,而在关中却没有这种感觉。

  还需政策给予扶持

  针对关中一天水经济区存在的问题,一些西北知名经济学家建议,国家应出台强有力的政策对大西北给予扶持:
  第一,可在大西北增加1-2个新的经济“发动机”。介于天水以西、关中以北的广大西北地区,主体产业是以能源为代表的资源类产业,与关中—天水经济区的主体产业完全不同,因而可以在这个广大区域内设立一个以能源为主的国家级经济区,以充分发挥甘肃风能、青海水能、新疆煤、油,以及宁夏、陕北煤炭资源丰富的优势。
  第二,从全国层面上,国家对于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扶持政策要与其他经济区有所区别。尤其要给关中-天水经济区内新的财税优惠政策。 
  第三,中央和地方政府要在关中-天水经济区扶持建立起若干个区域甚至是全国的中心市场来,要尽量完善该经济区的产业链,给企业“内生性”发展创造良好的产业环境。

  相关稿件
· 国家追加20余亿元用于广西北部湾交通建设 2009-10-21
· 广西北部湾货物压港显“消化难题” 2009-08-26
· 西北用电量今年首次正增长 2009-08-10
· 西北政法回应“被就业”:学生签协议前知情 2009-08-06
· 陕西安康打造西北水电能源基地 2009-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