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林产业第一县”发展路径分析
缺林地区到林业大县
    2009-12-08    作者:本报记者 孙彬    来源:经济参考网

  江苏邳州,曾经是一个缺林少绿、洪涝灾害频发的地区,现在,这里成为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全国最大的优质人造板加工基地,实现了从少林地区到林业大县、产业强县、生态强县的科学转变。作为江苏省“林产业第一县”,目前,邳州拥有林地72万亩,森林覆盖率超过31%,高出全国平均数13个百分点。全市林产业年产值220多亿元,实现了大地增绿、农民增收、企业增效、政府增税,走出了一条生态与产业、兴林与富民有机结合的成功之路,创造了闻名全国的“邳州现象”。

立体化种植:由少林地区向林业大县转变

  过去,邳州“风吹飘黄土,日照晒地皮”,是一个缺林少绿、洪涝灾害频发的地区,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这里以“绿色邳州、生态邳州“为目标,大力实施灭荒造林、林业富民工程,以规模种植、连片种植、特色种植为重点,全力打造国家平原林业种植示范基地。
  统筹规划,科学引导林业发展。邳州聘请南林大等院所专家,先后制定了《人造板家具产业发展规划》、《银杏产业发展规划》、《生态旅游开发规划》,加快发展平原林业。在林网布局上,推行农田林网立体种植、连片种植和丘陵山区绿化造林相结合,形成南意杨、北银杏的林业基地建设格局。同时,着力发挥经济林双重功能,合理安排粮经作物种植比例,推行防护林、果树和粮食作物套种,实现林业、粮食双丰收。
  突出特色,不断优化林业结构。根据当地土壤结构和农民意愿,优选品种、调优结构,重点抓好银杏、意杨、干鲜果三大林业生产基地,建成银杏、意杨、油桃、油栗4个标准化示范区。创立银杏科学研究所,建设全国首家银杏种子资源圃和银杏良种繁育圃,积极推广新技术、培育新品种,全市干鲜果面积突破32万亩。大力发展银杏结果、培苗、采叶综合工程,采用银杏与桑、果等经济作物间作套植技术,拓植银杏高效经济复合林8万亩,探索出了一条高效林业发展的路子。
    多元投入,持续扩张林业规模。积极探索平原林业投入的新路径、新渠道,通过承包经营、招商引资、综合开发等途径,重点推广大户承包、股份合作、“公司+基地、基地+农户”、“统一栽植,分户管理”等做法,广泛吸纳民资外资投入经济林建设。在苏北率先成立经济信用担保商会,组建民间银行,成立“邳州民企资金互助合作社”,多渠道解决资金难题,2008年以来,累计为林业企业协调贷款超过15亿元。将三大河220公里河堤承包给造林大户种植意杨,激活民资1200万元;投入1.8亿元,建设和完善高标准农田林网建设121万亩;鼓励“三资”开发林业,引进台湾新联福有限公司,投资9000万元建设1万亩日本油栗园;集聚民资1.6亿元创办3万亩民营农场果园。

滚动式扩张:由农业种植向工业加工转变

  发展深加工,调优林业产业结构。邳州市分析木材行业发展趋势,围绕林产品深加工和增值加工,超前决策、及时引导,确立了“大力发展木材加工,快速实现工业兴林”的思路,提出“向能人要厂子,向深加工要效益”,从板皮加工做起,大力发展胶合板、细木工板、多层板等深加工产品,实现了从“卖原料”到“卖产品”的根本性转变。滚动实施“人造板千线扩张”和“村级投入超千万工程”,用不到10年时间,人造板生产企业达到三千多家,深加工生产线达到2100多条。
  以林养板,实施“板林一体化”工程。随着林业深加工产业的快速发展,林业资源日渐紧缺,为增强板材家具产业发展后劲,邳州一方面把苏鲁豫皖地区作为全市林业发展的大林业基地,引导辐射周边地区发展林业种植,积极构建“板林一体化”产业格局。目前,全市现有杨树成片林面积25万亩,杨树活立木蓄积量280万立方米以上,为人造板深加工产业发展建造了巨大的木材储备库。
  培大育强,引领带动林业发展。在加快实施林业深加工扩张的同时,把做强做大林业龙头骨干企业作为推进林业产业发展、提升竞争能力的重要抓手,在用地、用工、信贷等方面大力扶持骨干企业发展,涌现出盛和、富祥、天德等一批全国有影响的人造板深加工企业。目前,全市规模以上林业企业300多家,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有38家。
  搭建平台,拓展产业发展空间。面对家具产业梯次转移的历史机遇,积极延伸产业链条,规划建设了“中国第一、世界第一”的国际环保家具城,大力发展板式家具、酒店家具、高档家具等家具产业,通过节会扩大影响、集聚要素,促进产业发展。板材产品成功打入长江三峡、黄河小浪底、奥运场馆“鸟巢”等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工地,其中盛和木业成为“鸟巢”建设唯一指定胶合板供应商。

高端化发展:由粗放加工向精细制造转变

  为进一步提升林业产业附加值,增强林产业的国内外竞争能力,邳州市在强化产业扩张的同时,按照“转型一批,升级一批,技术改造一批”的思路,加快推进林产品转型升级步伐,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实现由“数量经济”到“质量经济”、“品牌经济”的战略性转变。
    瞄准高端,积极实施转型升级战略。面对全国、全球胶合板供过于求的挑战,邳州通过“政府搭台,企业联姻,合作发展”,依托国家木制家具和人造板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与南林大、国家人造板标准化委员会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定期开展“产业会诊”,全力支持重点林企开展产品升级和质量达标,向创新要效益,人造板产业重点发展家具、木地板、集装箱底板、木质别墅板等高附加值产品,银杏产业重点发展食品、保健品、制药,做到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
    创优夺牌,引领产业向品牌化提升。“以质取胜”是邳州板材产业领先全国、走向世界的真正法宝。向质量要市场,鼓励企业争创国内外知名品牌,帮助规模企业全部建立了质量管理、检测检验和执行标准三大技术体系,对产品生产实行全过程监控,实现规范化生产,严格执行国家标准的技术条件;在全国率先实行人造板质量专项整治,对不达标的企业坚决改造或关闭;争取国家质监局支持,投入1亿多元建成“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国家木制家具及人造板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目前,邳州有23家企业通过了CE认证,29家企业通过了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56家企业通过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眼光向内,全力开拓国内外两个市场。面对金融风暴的侵袭,林业发展受到严峻挑战,为将危机的影响降到最低点,邳州市采取多项措施帮助林业企业渡难关,坚持国际、国内市场双提升、双拓展,在成都、上海等地新设立120多个板材直销处,实现了外销不足内销补。全市有192家林产品加工企业获得自营出口权,产品畅销欧洲、中东、美国、韩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林产品自营出口9亿美元,连续四年位居全省第一名。

全方位经营:由单纯林业发展向综合效益提升转变

  林业产业不仅是一项富民产业,更是一项生态产业、惠民产业。为放大林业产业的综合效应,邳州市坚持农工游一体,着力发展林业观光、生态旅游和林业配套产品,延长、加粗产业链条,林业产业综合效益和社会效益大幅提升。
  以林造景,做大做强生态旅游。以发展繁荣森林文化为载体,努力构建主题突出、内容丰富、富有感染力的森林旅游观光体系。邳州境内林果树种共有50科171种,其中水杉和银杏被称为活化石,国家级银杏博览园是全国首家单树种森林公园,面积达30万亩,被誉为“天下银杏第一园”;水杉路全长超过80华里,被称为“天下水杉第一路”;银杏姊妹园、银杏展览馆、艾山省级森林公园三大景区建成开放,形成一条独具特色的森林旅游观光带,成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以林增绿,扮美扮靓城乡环境。按照“城市园林化、郊区森林化、道路林荫化、庭院花园化”的要求,依托城乡建设载体,统筹抓好城乡绿化造林,推动城市生态建设由单一绿化型向生态绿化型转变,彰显诗意田园风格;积极引导农民在家前屋后、河边地头栽植速生杨、银杏树,不仅提高了农民收入,而且改善了人居环境,形成“美在村中、绿在院中、人在景中”的生态景观,新增林地面积10万亩,全市村庄绿化覆盖率60%。
    以林增收,增强产业富民效应。围绕产业配套和群众增收,大力发展林业配套产业。近年来,全市新上板材机械、制胶等配套企业50多家,每年可新增产值20亿元;林业发展也有力地促进了全市交通运输业和餐饮服务业的发展,仅官湖镇就拥有大型运输车辆1000多辆,运输路线串起全国20个省、240多个大中城市。全市林业增加值占民营经济增加值比例提高到30%以上,企业共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镇下岗职工30多万人,有5万余人的经纪人队伍活跃在国内外林产品购销市场,业务范围覆盖全国。
    现在,邳州年产优质人造板800万立方米,出口450万立方米,被国家质检总局授予“全国优质人造板生产基地”;全市成片银杏园达到28万亩,年产银杏果1600多吨、银杏叶1.5万吨、银杏产品20多种、银杏黄酮250吨,实现了科研、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银杏产业年产值达到15亿元,先后被评为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全国生态示范区、全国经济林产业示范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首批绿色小康县。

  相关稿件
· 林业产业振兴规划重点扶持10大产业集群 2009-11-09
· 我国林业创新面临八大热点问题 2009-11-09
· 华电与牡丹江林业局签风电合作协议 2009-11-06
· 10万海内外采购商参加亚洲最大林业专业展会 2009-11-04
· 中国借助外资提升林业发展
2009-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