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热议是否增设“危险驾驶罪”
    2009-10-27    作者:记者 隋笑飞 邹伟    来源:经济参考报
    本报讯  近日,公安部邀请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的数位知名法学专家召开了危险驾驶相关法律修改专家论证会议,就如何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酒后驾车行为的惩处、是否要在刑法中增设危险驾驶罪等展开了探讨。
    值得注意的是,公安部决定将原定10月15日结束的整治酒后驾驶专项行动延续至今年12月底。据了解,自8月15日公安部部署在全国开展严厉整治酒后驾驶交通违法行为专项行动以来,专项行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仍有一部分驾驶人无视法律法规“顶风作案”,酒后驾驶导致交通事故仍时有发生。
    酒后驾驶仍然屡禁不止,是否因现有处罚措施过轻?现有法律规定又是否有需要完善之处?专家们认为,当前在追究酒后驾驶行为法律责任方面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法律责任过轻。
    我国现行法律对酒后、醉酒驾驶行为仅是罚款、暂扣驾驶证和行政拘留等行政处罚,酒后驾驶造成交通事故后构成犯罪的起刑点,也未与其他一般情节的交通肇事犯罪明确区分。
    ——法律适用不统一。
    酒后驾驶违法行为应当如何定性归罪,实践中争议较大。对醉酒驾驶肇事后造成重大伤亡的,有的地方定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有的地方定为交通肇事罪“同案不同罪”、“同罪不同刑”的现象时有发生。
    ——法律规定不完善。
    有关法律专家学者认为,现行法律对酒后驾驶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规定不完善。按照我国刑法规定,酒后甚至醉酒驾驶尚未造成交通事故的,不构成犯罪。此外,按照最高法《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于酒后驾驶导致交通事故的,仅将其作为构成犯罪的客观要件之一加以考虑,未将其列入刑法第133条规定的“有其它特别恶劣情形”范畴来量刑从重处罚。
    多数专家认为,鉴于酒后驾驶对道路交通安全危害严重,酒后驾驶造成交通事故的社会影响恶劣,有必要对现行酒后驾驶的有关法律规定进行修改,加大惩处力度,从法律制度层面建立遏制酒后驾驶违法行为的长效机制。专家们从不同角度对新增危险驾驶机动车罪的必要性进行了阐释。
    有学者指出现行法律的威慑力不强,增设危险驾驶罪有利于加大酒后驾车行为的违法成本,增强对酒后驾车人的威慑力。
    有学者认为近几个月社会公众对酒后驾驶违法行为关注度较高,社会普遍呼吁加强对酒后驾驶的处罚,应该通过立法增设危险驾驶机动车罪来回应公众的呼声,这也反映了立法的民主化。
    还有专家分析,我国的刑法理念与西方不同,国外的处罚是以行为犯为主,对即使没造成危害结果的酒后驾驶行为也定罪处罚,但中国的刑罚处罚是以结果犯为主,这样有利于缩小打击面,但不利于刑法预防功能的发挥。
    但也有专家认为,修改刑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周期较长、难度较大,相对而言修改司法解释则简便易行。专家普遍建议适当修改饮酒驾驶和醉酒驾驶的认定标准,加大对酒后驾驶的处罚力度。
  相关稿件
· 孙伟铭醉驾案二审与争议:人情与理性的权衡 2009-09-08
· 醉驾入“黑名单”须经正当程序 2009-08-18
· [议事坛]严防醉驾先从官员做起 2009-08-11
· [议事坛]领导醉驾凭啥企业吃药 2009-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