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欠发达地区创新发展的新路子
    2009-09-30    作者:张泽远    来源:经济参考报
    在中国的经济地图上,位于西北的甘肃有点独特,独特在于面对发展她不得不同时完成两个重大历史任务:一个是要坚持不懈地改善生存环境,不断创造发展的基本条件;另一个是要大力推进现代化建设,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两任在肩何其难!
    甘肃地处三大高原交汇处,地形狭长,东西长1655公里,总面积42.58万平方公里。全省人均水资源不到全国一半,具有灌溉条件的耕地不到1/3,自然环境十分严酷。与此同时,甘肃自然资源比较丰富,但结构不够合理。甘肃的矿产资源保有储量有6种居全国第1位,32种居全国前5位。依托资源开发,甘肃的工业起步较早,经过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石化、有色、冶金、能源、装备制造、电子轻纺、食品、现代农业和服务业形成了一定的优势。但城乡二元结构特征明显,经济结构不合理、总量偏小,人均水平偏低,总体属于经济欠发达省份。
    新中国成立60年来,甘肃一直在努力推进两个历史任务的完成步伐,努力走出一条西部欠发达地区创新发展的新路子。
    进入新世纪以来,甘肃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工业强省战略,工作重点实现了由解决温饱为主向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工业化进程的转变,终于迎来了甘肃经济社会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2008年相比2002年,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3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19%,大口径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0.96%;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3.07%;全省粮食总产量由782.7万吨增加到888.5万吨,最近5年都超过800万吨,基本实现了省内粮食的自求平衡;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15%,利润年均增长22.0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12%,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9.38%。
    走出西部欠发达地区创新发展新路,就要实现优势项目的强势推进。
    2007年4月甘肃提出今后五年的主要奋斗目标,就是要在“十五”末的基础上使全省生产总值翻一番。总体思路是: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这条主线,坚持发展抓项目、改革抓创新、和谐抓民生、保证抓党建,全力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优势产业培育、人力资源开发三大支撑,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工业强省战略的深入实施,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开创西部欠发达地区创新发展新路,甘肃必须回答好三大考题,即:坚持不懈地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全力推进人力资源开发。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兰青铁路二线、兰渝铁路、西平铁路、天平铁路、兰州至西安、兰州至乌鲁木齐客运专线等一批重点工程成为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的重点,引洮供水工程、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祁连山冰川与涵养林生态保护区等重点治理工程的实施,成为甘肃进一步改善生存发展的基础条件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强势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目前甘肃已提出以新能源建设为突破口,着力打造能源大省。河西风电基地到“十一五”末,可力争实现500万千瓦装机容量。陇东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甘肃将建设陇东亿吨级大型煤炭基地、千万千瓦级煤电基地,走输煤与送电并举的良性发展道路。
    推进人力资源的开发,不仅能确保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更是破解社会经济二元结构难题的重要抓手,朝着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迈进,就必须重视社会事业发展,把人的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甘肃将把职业教育作为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要手段,努力提高劳动者的就业、创业能力,下功夫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
  相关稿件
· 欠发达地区照样能办好农保 2009-06-30
· 重庆市:创新融资方式 支持欠发达地区发展 2009-02-05
· 我如何在欠发达地区卖保险? 2008-09-10
· 欠发达地区“土地财政”将难以为继 2008-06-19
· 山东“东园西进”力破西部“欠发达综合征” 2007-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