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渐行渐远的饥饿记忆
    2009-09-30    作者:本报记者 朱国亮    来源:经济参考报

    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作人员在研究室培育马铃薯脱毒薯苗。本报记者 梁强 摄

    改革开放30周年,当定西成为18个改革开放典型地区时,许多人都有些诧异:这样一个贫困地区怎么还能成为“典型”?
    但如果来到定西,了解定西的过去,了解定西的恶劣环境,了解定西的发展历程,这种诧异或许会变成惊叹:在这样的地方生存下去,还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产业,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作为中国扶贫的始发地,在定西人心中渐行渐远的饥饿记忆、越做越强的马铃薯产业以及越来越近的引洮梦想,是对中国扶贫事业发展的最好诠释。

    农民敢卖粮了

    对甘肃定西市通渭县李店乡祁咀村的祁俊清老人来说,2009年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年份。
    “活了66岁,今年我第一次卖粮了。”祁俊清说。老人跷着二郎腿,夹着纸烟,清瘦、黝黑的脸上是藏不住的笑容。
    “今年4月份卖的,玉米,分两次,第一次3000斤,每斤0.65元;第二次是6000斤,每斤0.68元。”祁俊清说,“家中还存着约6000斤粮食,主要是小麦、荞麦、玉米。”
    卖粮对于我国其他许多地方农民而言是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但在定西,这其中蕴含的却是一种质的变化:深藏于定西人心中的饥饿记忆正渐行渐远。
    “过去饿怕了,粮再多也不敢卖。”祁俊清说:“本来一亩地就打不了两三百斤粮,又是十年九旱,有粮都得藏着,以备灾年。”
    位于甘肃中部的定西市是一个以干旱、贫苦著称的地方,大部分地区年降雨量只有350毫米左右。早年,这里的山是光秃秃的山,地是斜坡上垦出的山旱地,放眼望去满是黄土坡。
    1982年,联合国有关专家考察定西后得出的结论竟是,这里“不具备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
    十年九旱、水资源短缺、生态恶化、山大沟深……这一切最后都化成饥饿记忆,深深刻在定西许多老人心中。“(上世纪)60年代,榆树皮被剥得一干二净,还是饿死了不少人;七八十年代中期,稍微好些,但也是靠红薯、豆饼这些杂粮维系。”祁俊清回忆说。事实上,直到1999年,定西市才宣告全市整体基本解决温饱。
    从饥饿到温饱,再到卖粮,而且一卖就是9000斤,这不能不让祁俊清老人为定西走过的扶贫路而感慨万千。
    为了吃粮,定西人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硬是将500多万亩跑水、跑土、跑肥的坡耕地“推”成保水、保土、保肥的水平梯田。之后,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以适应干旱气候,探索、实验多种旱作农业技术。如今,让定西人有粮可卖的是一项正在甘肃全省推广的旱作农业技术--全膜双垄沟播玉米。这一技术的要点是在雨季过后,用地膜将土地全覆盖,不让水分蒸发,并利用光滑的膜面尽可能收集每一滴雨水。
    为了喝水,定西人从上世纪90年代起,又大规模挖水窖,将秋天的雨水收集封存起来,留作全家一年甚至两年用。如今,定西农户几乎户户有水窖,有的甚至有两三眼,不仅人的吃水问题解决了,还能适当发展养殖,在春旱时对庄稼进行点浇补灌。
    今年,定西再次遭遇旱灾,但农民已不再心慌。“别说家中存有粮食,就是家中不存粮也不怕。”祁俊清感叹地说:“外出打工能挣钱买粮,退耕还林补助钱粮,再者全膜玉米、马铃薯耐旱,多少能收些粮。现在的年轻人已体会不到那种饿的感觉了。”

    小土豆做成大产业

    “以前,年年种粮不见粮;现在,不种麦子种土豆,反倒有粮吃。”说到土豆,定西市安定区鲁家沟镇花岔村村民寇文才不禁感叹。过去被当做杂粮的土豆,现在反成了当地特色产业、支柱产业。寇文才今年就种植了20多亩的土豆,而在定西,象寇文才这样的土豆种植大户一捞一把。
    土豆即马铃薯,在定西也称洋芋。目前,定西市已成为全国三大马铃薯集中产区之一,种植面积达300多万亩,其中安定区是全国最大的马铃薯种植县、区,面积达100万亩。
    1995年,定西再次遭遇大旱,粮食大都绝收,唯有秋粮马铃薯收成不错。定西人研究发现,马铃薯耐旱、耐寒,需水季节刚好与当地主汛期相吻合,而且黄土地里种出的马铃薯个大、形状好、品质高。第二年,定西市“顺应天时,遵循自然规律”,在开展扶贫攻坚过程中提出了“洋芋工程”。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和许多地区农业产业发展的遭遇相似,受小农经济限制,“多收了三五斗”现象在定西马铃薯产业发展过程中也是反复出现。到2002年,当地政府再也坐不住了。定西市安定区政府率先派人前往马铃薯终端市场调查,算成本账,发现马铃薯并不愁销,价格也不应该这么低,只是外地客商利用了农产品季节性集中上市的特点,故意压级压价。
    从2003年起,安定区率先成立马铃薯经销协会,着手培养本地的营销队伍。不仅如此,安定区政府还通过成本倒推法,在随时掌控终端市场价格的基础上,向农民提出马铃薯收购指导价,控制马铃薯商贩的利润。同时与铁路部门搞“路地合作”,掌握车皮配载权;与金融部门合作,掌握贷款推荐、审核权。这一方面可以解决当地运力不足、流动资金短缺问题;另一方面又可通过这两种手段控制马铃薯经销商。“谁肆意压级压价坑农,就将谁‘踢’出市场”。
    依靠这样一套有效的机制,2003年以来,安定区马铃薯价格一年比一年高,从每市斤一两角钱涨到四五角,并带动了整个定西市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农民积极性被激发,种植规模不断扩大,马铃薯加工业、销售业也逐渐兴起。现在的定西已经成为西北地区最重要的马铃薯集散地和价格形成地,马铃薯的重要加工、研发基地,国内最大的脱毒马铃薯种薯生产基地。
    目前,定西市马铃薯产业已进入稳步发展的状态。在定西,农民人均从马铃薯产业中获益达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0%左右。

    渐近的“水声”带来新希望

    2006年11月22日,甘肃省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水利工程———“引洮工程”一期正式开工建设。这一工程为定西引来的不仅仅是水,更是城市建设和工业大发展的希望。
    “希望我能活到洮河水来的那一天。”安定区鲁家沟镇南川村74岁的鲁世雄说。半个多世纪前,定西人就梦想将洮河水引到定西。1958年,鲁世雄老人亲身经历了那段难忘的岁月。
    “我们走了三天三夜,到洮河上游的岷县,开山炸石,挖掘了半年,最后大概是因工程量太大,技术手段不够,不得不放弃。”鲁世雄说:“没想到半个世纪后,国家会再次启动‘引洮工程’。引来洮河水,定西就有希望了!”
    只要有水,就有发展的希望。因此,在定西人眼中,“引洮工程”不仅是扶贫工程,更是希望工程。这一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是在黄河一级支流洮河中游九甸峡峡谷进口段建立水利枢纽抬高水位,从这一枢纽引水自流到甘肃中部以定西为代表的干旱区。工程以解决城镇生活及工业用水、生态环境用水为主,兼有发电、灌溉、防洪等综合功能。
    工程分两期实施,一期总投资达62亿元,包括九甸峡水利枢纽和引洮供水一期工程两部分建设。目前,工程建设进展顺利。按照规划,到2012年,一期工程可实现通水,到时每年可从洮河向以定西为主的甘肃中部干旱区调水2.19亿立方米。
    据介绍,按照甘肃省“引洮工程”总体规划,“引洮工程”总调水规模为5.5亿立方米,可惠及定西市及周边地区共11个国家扶贫重点县的115个乡镇近300万人口。
    随着洮河“水声”越流越近,定西人对未来的憧憬也多起来,这个曾经被视为“苦瘠甲于天下”的地方,有望在国家和全社会的帮扶下,通过自身努力,彻底摘掉贫困的帽子,奔向小康。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