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经济指标回升背后:政策性因素居多
    2009-05-21    本报记者:李亚彪 沈锡权 章苒    来源:经济参考报

    浙江市下控股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的生产机器正在运转生产。本报记者 王小川 摄

    统计显示,浙江今年一季度GDP增长3.4%,通过对浙江省一季度经济运行指标的分析与研判,浙江省政府有关部门、基层企业与研究机构普遍认为,当前全省经济形势仍然“严峻与机会并存”,部分经济指标回升主要是由于政策效应进入显露期,国际市场仍不明朗,仍有许多困扰经济运行的“坚冰”需要打破。

  5.6%的负增长有自我调节的因素

  据浙江省初步统计,1-2月全省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8.2%,整个一季度下降5.6%。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院长程惠芳等专家认为,其间体现出经济运行“严峻与健康”并存的现象。
  一方面,工业增加值下降对浙江省一季度的GDP提出严峻挑战。程惠芳分析,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下降5.6%,那么整个工业增加值也是下降的,经济增长中的二产几乎可以忽略。而一产在浙江省的GDP中占比例极少,三产则有增有降。
  另一方面,工业增加值的下降,说明企业的生产在市场不明朗的情况下趋于理性,没有盲目扩大。统计数字还显示,前两个月工业产销率上升,达98%,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比上年12月提高0.6个百分点。同时,不少企业有意识地停工限产消化库存,回收账款以降低经营风险。2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产成品存货与应收账款分别比去年末下降6.1%和7.2%。
  在宁波、绍兴等地,不少企业的普遍做法是以销定产,拿到订单就开工,没有订单就暂停,保证比较高的产销率和比较低的库存。象山县甬南针织公司总经理张承志说,他们与客商的沟通中,了解到客商也在尽量减少库存,因此自己进货很小心,数量会有限制,生产也会适度。浙江省政府一位研究人员认为,江苏、山东、广东等地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是增长的,浙江省却出现5.6%的负增长,说明浙江省企业有自我调节的意识,可以说是一种科学、健康的表现。
  这位研究人员说,浙江省经济不可能再下跌了,因为无论出口还是内销,现在市场中留下的大多是刚性需求。这一切说明,“浙江省经济运行是严峻的,也是稳定的。”

  市场性因素的影响并不明显

  浙江省一季度部分经济指标有所回升。有关人士指出,这种回升基本上是政策性因素的影响,而真正的市场性因素、尤其是来自国外市场的需求仍不明显,因此对这种回升要客观看待。
  记者从浙江省统计局了解到,今年以来经济运行的积极变化主要表现为:一是投资实际增幅提高,前两个月限额以上投资同比增长10.6%,实际增幅高于去年同期和全年;前两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幅同比上升5个百分点;3月上中旬全省外贸出口虽然同比下降3.9%,但比前两个月大幅回升。此外,财政收入与用电量降幅都在减小。分析人员认为,这是国家和地方政策不断落实的结果。
  基层企业中,政策效应更为明显。在绍兴,柯桥轻纺城建设管理委员会主任周如成说,前三个月,当地用电、用气和污水排放三大指标都已超过去年日平均水平,这是国家大力扶持纺织产业政策的结果。
  在全球著名的袜子生产基地诸暨市大唐镇,镇党委书记袁志刚说,今年袜业出口企业增加33家,而且对美国出口是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取消了针对袜子的出口配额。此外,杭州市政府发放的旅游消费券效果开始显现,一季度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约160亿元,同比增长12.1%。市长蔡奇认为,政策效应正在杭州市经济运行中释放出积极的信号。
  注塑机是许多加工企业开工所必须的工具。宁波海天精工机械有限公司是国内注塑机生产的龙头企业,从海天公司提供的一份今年前两个月的销售发货地及合同签订行业分布情况看,其产品主要销往家电业、民用品及汽车行业,这都是国家拉动内需政策的受益行业。总经理王焕卫说:“政策性效应并不代表真正的市场回暖,国际市场仍未见底。不少企业对政策的依赖性增强,很值得国家有关部门引起重视。”
  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综合处处长张祖民说,浙江企业家信心指数一季度出现探底回升,达97.9,比去年四季度回升9.1点,是去年大幅回落后首次出现回升。“但不能被这些指标遮住眼睛,要看到这都是国家推出的产业振兴计划、家电下乡等政策性因素使然。”

  短期内好转难度依然很大

  基层干部与企业家认为,虽然政策性效应暂时显现,但整个经济短期内好转难度相当大,尤其是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还受着各种因素制约。
  一是国家投资4万亿元实施经济刺激计划,可仅仅靠政府项目对整个经济拉动作用有限。去年,江苏、山东、浙江三省一年投资就达5万亿元。更何况国家的4万亿元不是一年的投资,这样的政府投资行为能持续多久也很难说。社会投资能否上升对整个经济的回暖有着重要意义,但社会投资没有真正热起来,尤其中小企业投资下降,说明民营企业对市场的信心没有完全恢复。
  二是在出口方面,国外的市场需求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善,而且短期内看不到复苏的迹象。富润集团董事局主席赵林中说,国内企业曾把希望寄托到新兴市场上,但现在新兴市场更不稳定,尤其金融危机传导到这些国家后,这些国家的经济反而更加脆弱,发达国家的刚性需求市场则相对稳定。此外,包括东南亚在内的发展中国家货币在贬值,出口竞争力提高,成为我国出口的对手,对我国形成压力。
  三是在内需消费上,经济形势严峻,出口下降,就业减少,提高居民整体收入水平的支撑缺失。杭州大厦集团董事长楼金炎说,百姓收入预期的下降,带来的是消费预期下降,而且主要体现在低收入阶层身上。
  研究人员建议,为经济发展“融冰”,政府需多措并举。鼓励企业多参加展会,在市场上多争取一些蛋糕,比如近日浙江省经贸委组织80多家企业到台湾设立展台,拓宽两岸经贸合作渠道;把国内的产能尽可能转移到其他国家,规避贸易壁垒,减少出口压力;面对众多政府项目如铁路项目,有关部门应该多牵线搭桥,提供通道让有实力的民营企业为他们做配套生产;农村有家电下乡政策,在城市中能否研究例如太阳能热水器等“节能产品下社区”等政策;在服务理念上,为企业减轻负担,无论从中央和地方仍有很大空间。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