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资入台”将促进两岸产业优势互补
    2009-05-20    本报记者:胡苏    来源:经济参考报
    明确大陆企业入岛投资的办理程序,组织一些行业的骨干企业赴台投资考察,在台湾举办培训会、洽谈会等活动……5月17日,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王毅在首届海峡论坛上公布了推动大陆企业赴台投资的落实方案。
  两岸经济界专业人士指出,此方案明确、具体细致,如能在台方配合下真正落实,将推动陆资入岛取得实际进展,有助于两岸共同抵御金融危机,并为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奠定基础。
  由于台湾当局的政策限制,目前两岸交流、交往基本上仍处于单向或有限的双向状态,尤其是在投资领域,一直呈现只有台商到大陆投资而大陆企业不能赴台投资的单向投资格局。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副主任李非教授认为,资本的单向流动,既不利于两岸经贸关系的正常推进,更不利于台湾经济的健康发展。当前,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经济背景下,台湾岛内出现投资减缓、失业率攀升等一系列问题,需要新的投资动力注入岛内,以缓解经济困境。
  在此关键时刻,今年4月26日第三次“陈江会谈”,两岸达成了“大陆企业赴台投资事宜的原则共识”,为两岸经济界带来了新的希望。5月17日,商务部、国台办正式发布《关于大陆企业赴台湾地区投资或设立非企业法人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了大陆企业赴台湾地区投资的办理程序。
  大陆公布的落实方案中提到,大陆主管部门近期将有序组织电子、通讯、生物医药、海洋运输、公共建设、商贸流通、纺织、机械、汽车制造业等行业的骨干企业赴台投资考察。
  李文溥教授认为,大陆选择让这些行业首批入岛投资,显然经过了深思熟虑和具体研究,“因为这些正是两岸经济互补性较强的领域,也是两岸目前可能率先实现产业对接的领域”。
  台湾是全球制造中心之一,在电子、通讯、海洋运输等行业具备世界先进水平;而大陆在公共建设、商贸流通、纺织等行业拥有较强实力和丰富发展经验。
  同时,这些也是两岸一直以来合作较为密切的行业。福建省纺织行业协会会长王启明说,比如纺织服装行业,在承接台湾产业转移的基础上,大陆已发展出强劲的生产制造能力,而台湾则在研发、设计领域保持了世界一流水平。
  “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形势下,组织相关行业企业赴岛考察、投资,有利于两岸企业在更广泛的领域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李文溥说。
  实际上,在两岸达成共识后,已有大陆企业陆续赴台投资考察或与台湾企业接洽合作事宜。4月29日,中国移动宣布斥资40.8亿元港币入股台湾远传电信,带动台湾股市第二天暴涨6%。这是第三次“陈江会谈”后两岸经济领域合作的第一个大手笔。
  不久前,中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天文在高雄宣布,公司将在台北开设办事处,为中钢所属企业与台企的直接业务提供服务,并通过与当地企业沟通、联系寻找岛内合作伙伴。
  对于大陆宣布的“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大陆机构、企业单独或与台资企业合作,在台湾举办培训会、洽谈会、展览展销会、商务合作等活动”,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经济所副所长唐永红等人认为,这些是推动陆资入岛的配套措施,目的是“使大陆企业与台湾业界加深了解”。
  唐永红说:“大陆企业对台湾的市场情况并不清楚,因此需要在相关人员培训和与台企沟通等方面下工夫,这样会有助于投资顺利进行。”业界人士普遍认为,台湾在人才培养、企业管理等方面比大陆有优势,吸收台湾的长处将有助于大陆企业避免在台湾岛内“水土不服”。
  两岸积极考虑推动协商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最终目标将是推动两岸经贸关系实现正常化和制度化。“希望台湾方面也加快出台相关实施方案,尽快实现陆资入台,为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奠定基础。”李文溥说。
  相关稿件
· 台湾拟开放首批陆资投资三大类产业 2009-05-14
· 台将向陆资开放近百项目 2009-05-14
· 今起陆资可登台开户 2009-05-04
· 希望台方为陆资赴台投资营造好环境 2009-04-30
· 金融开放新政频出 宝岛热盼陆资入台 2008-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