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建言:开辟国家外汇多元化投资渠道
    2009-03-10    本报记者:张莫 刘璐璐    来源:经济参考报

  至少应该把外汇储备部分地从传统的投资渠道转出来,投资一些资源和技术,包括与此相关的企业的股权。
  缺乏战略资源储备使得国内企业不得不在“自相残杀式”的竞价过程中推高能源和矿产品的进口价格,尽快建立我国的战略资源储备制度势在必行。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要采取措施“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结售汇制度,加强跨境资本流动监管,稳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拓展外汇储备使用渠道和方式。”
  虽然每年“外汇资产使用”问题都是两会期间公众议论的焦点,但是随着金融危机的加深和外汇储备日益增多,这一问题更加凸显出它的紧迫性。一些代表委员建议,当前应抓住良机,实现外汇资产的投资转向,提高外汇投资效益。

投资方向可转向实物领域

  目前,我国外汇资产的投资“大头”仍然在美国国债上。最近一次的美国财政部公布的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报告)显示,2008年12月末,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较上月增加143亿美元,总量达到6962亿美元,居各国持有美国国债总量首位。这6962亿美元包括国家外汇储备和各家金融机构持有的外汇资产。但随着金融危机的纵深发展,这一资产的安全性和收益性都大打折扣。
  全国政协委员、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国宝表示,可以用外汇进行一些战略性的投资,使一部分纸币外汇变成实物外汇。由于这些物资是稀缺的,风险不是很大,在操作上,可将这些物质的所有权放在国家外汇局、央行或财政部名下。
  “至少应该把外汇储备部分地从传统的投资渠道转出来,投资一些资源和技术,包括与此相关的企业的股权。”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说。
  据了解,国家外汇投资方向已经出现了向实物领域转移的迹象。此前有消息称,中投已与多家澳大利亚资源类企业进行会谈,并正在评估,可能将对陷入财务困境的澳大利亚第三大铁矿石生产商Fortescue Metals Group Ltd(FMG)进行注资。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汪建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资源性资产在中投的考虑范围之内,虽然短期内有可能出现浮亏,但长期看是值得投资的。

建立战略资源储备制度势在必行

  全国政协委员、德意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红力在其提交的提案中建议,政府划拨一部分外汇储备设立海外能源勘探开发专项基金,用于石油、黄金等重要战略资源的储备。
  他表示,缺乏战略资源储备使得国内企业不得不在“自相残杀式”的竞价过程中推高能源和矿产品的进口价格,而且大量进口也极易受到国际政治、经济、军事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制约国民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因此,尽快建立我国的战略资源储备制度势在必行。其战略意义在于:在大宗商品价格下跌时大量进口战略资源,以较低的成本缓解制约经济发展的能源和资源瓶颈问题;为国家外汇储备开辟多元化的投资渠道,减少购买美国国债的数量,避免在可预见的未来美元贬值所造成的汇率损失,有利于外汇储备的保值增值。
  全国政协委员、河北省建设投资公司总经理王永忠建议,国家应尽快明确动用外汇储备支持企业境外资源开发的具体方式和措施。在支持方面可以考虑:一、国家将外汇储备注入从事境外资源开放的国有企业,提高这类企业境外资源开发的能力;二、国家将外汇储备注入各级国有投资公司,再由国有投资公司投资入股境外矿产资源项目,增加项目的资金,实现境外资源的顺利开发;三是国家安排一定数额的外汇储备,通过贷款方式支持境外的中资企业,加速项目开发。

发行外汇消费券不合理

  有政协委员建议,在国内需求低迷的情况下,可尝试动用一部分外汇储备,以发放等额特种外汇消费券形式,惠及国民。“具体实施时,可规定此券只能用于国内商品消费,并限时限地消费。这也是人民群众分享国际经济发展成果的一种方式。”但是,很多业内人士表示,这项建议是不合理的。
  “外汇储备在人民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是资产,但对应的是商业银行在人民银行的存款和购买的中央银行的票据,间接体现的是企业和居民在商业银行的人民币存款。外汇储备是不能分的,也不能用于社会保障。”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说。

  相关稿件
· 中创永信开辟传统美食现代发展新模式 2008-12-24
· 欲增加盈利 纺织类公司纷纷开辟“副业” 2008-12-03
· 黔南州为农民工返乡创业开辟“绿色通道” 2008-12-02
· 尽快开辟培养新竞争优势的道路 2008-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