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均贫”式改革或将引发提前退休潮
    2009-02-27    本报记者:陈圣莉    来源:经济参考报

  林老师是北京某高校教授,再过两年就要退休了。近日他不时就去学校人事部门咨询提前退休的事宜。“我担心未来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后,退休金会缩水很多。”
  根据人保部日前下发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广东、山西、上海、浙江、重庆等5个省市将于今年正式启动这一改革。此后,事业单位的养老金将按照企业模式计发,这意味着长期与公务员挂钩、处于较高水平的大部分事业单位人员的退休金将大幅降低。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一改革引起社会强烈关注。

退休金“缩水”,学校医院或现“提前退休潮”

  “虽然此次改革试点不包括北京,但实际上很多老师为避免未来政策调整会对自己产生不利影响,都在衡量是否要提前退休。”林老师直言不讳地说。
  而首批试点的广东省在日前发出《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更是在省内引起了轩然大波,尤其是不少处在退休年龄前期的高校教师、医务人员都表示非常担忧。“我们学校的中层干部和骨干教师日前开座谈会,500多人里有280人要求提前退休。”广东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康模说。
  据了解,此次改革之所以如此牵动人心,主要还是由于我国目前实行的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养老保险,在退休金待遇上的天壤之别。举例来说,一个正厅级企业干部退休后每月社保养老金约为3000元左右,这只相当于正科级公务员的退休金标准。
  “当初制度设计时,机关事业单位员工每月退休金的替代率(即占最后工资的比例)约为80%,若工龄满35年者,替代率可高达90%;但如果与企业并轨,这个数字立刻就骤降到了58.5%。”首都经贸大学金融学院保险系教授庹国柱说。“而且,由于收益率太低等多种因素影响,事实上企业职工的退休金替代率一直在逐年下降,目前平均已经不到50%。”
  “经济增长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满足不断增长的物质生活水平,让更多人共享改革的成果。因此,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合理方向,是建立健全城乡统筹的养老保险制度,从‘全国一盘棋’考虑,逐步提高企业职工的养老标准,向更高的标准取齐,而不是降低事业单位的退休金。尤其是在当前提振经济、鼓励消费、拉动内需的情况下,对事业单位的员工减薪,无异于进一步增加这一群体的后顾之忧。这不是让更多人共享改革成果的‘均富’,而是向更低生活水平看齐的‘均贫’。”庹国柱说。

职业年金谁出钱不明确,或加重“上学贵(难)”“看病贵(难)”

  我国企业现行的养老保险费分为个人账户基金和统筹基金。个人和企业分别按职工本人上年工资总额(保底数为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的60%,封顶数为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的300%,下同)的8%和20%缴纳保险费,并分别计入个人账户和社会统筹账户。
  据了解,此次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包括五方面内容,其中,建立职业年金制度尤为重要。专家指出,它将决定事业单位人员最终的退休金数额。“以往事业单位人员的退休金仅仅来自于基本养老金,职业年金的建立可以使退休金来源多元化,用市场化运作的途径把基本养老金降低的这一块收入给补回来,事业单位人员退休金也就不会因此出现大幅下降的现象。”中国社科院拉美研究所所长郑秉文教授说。
  “但实践总是比理论复杂得多!现在的关键是职业年金,以及基本养老金中社会统筹的20%部分由谁来承担?”据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副教授朱俊生介绍,职业年金类似于企业年金,其在设计上并不复杂。即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收入分别按两种退休制度来计算,只要通过精算将其中的差额补齐,那么最后的退休水平就不会下降。“但这部分差额到底由谁来补?如果按照企业年金那种单位、个人各缴一部分的模式,改革后事业单位员工的实际福利肯定是下降了,这还不算在基本养老金那块,个人必须缴纳的8%;另外,单位的负担也由原先的零支出,变成承担基本养老的社会统筹部分,以及部分职业年金。”朱俊生说。
  据了解,在目前3000多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里面,大概有2000万左右的教职员工和医护人员。“如果让学校交,就意味着学校要通过‘创收’来解决福利待遇,按历史的经验,这个口子一开就很难控制,‘上学贵’、‘上学难’将进一步加剧。医护人员也一样。医改方案刚刚出来,其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医护人员的劳动报酬或曰人工费用从哪里出。但在医改方案中,这个问题依然明显存在。如果再往上加养老金的费用,看病怎能不贵、不难?”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唐钧坦白地说。

作为改革的决策群体和执行者,公务员不应排除在改革之外

  此次改革将公务员排除在外,也是颇为人所诟病的一点。
  “且不论当初将机关事业单位另立一套制度是否合理,至少现如今在国家持续促进转型升级,并进行一系列配套改革之际,将公务员排除在改革之外,更加难以服众,也在出发点上就丧失了合法性。”朱俊生指出,养老保险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财富再分配方式,和基本的保障制度,应最大限度的体现公平、公正和共享,对其进行任何改革,都应围绕这一主旨。公务员作为改革的决策者,更不应排除在改革之外。即使改革必须始于事业单位,最终要把公务员纳入,也应有一个详细的改革时间表。
  有人则表示,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包括法国、德国在内的许多西方国家公务员与企业职员的养老保险确实沿用的是“双轨制”,这样一来,似乎单独为公务员制订一套制度也无可厚非。
  但复旦大学教授王克忠认为,值得注意的是,世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出现一些新的潮流和方向,值得中国借鉴。“比如,为了充分促进人才的流动性、社会的稳定性与利益的公平性,以美国、智利、爱尔兰、卢森堡为代表的一些国家,已经开始实行了社会养老保险‘并轨’。这不仅促进了社会公平,也打开了公务员退出机制的‘绿色通道’。”

  相关稿件
· 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关键三个“联动” 2009-02-23
·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试点启动 2009-02-17
·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铁饭碗”的晚年生活还牢靠吗? 2009-02-16
· 一刀切模式不会出现 事业单位养老金或不降反升 2009-02-12
· 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引热议 2009-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