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驾“金融马车”拉动农村经济发展
山东胶南市强壮支农“金”骨
    2009-02-06    记者:修国华    来源:经济参考报

  本报讯 如同给一辆正在行驶的列车安装上“强力引擎”,山东省胶南市紧紧抓住农村金融这一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加快建立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相结合,资本充足、功能健全、服务完善、运行安全的农村金融体系,农村经济发展因此呈现出新景象。
  商业性金融抢滩胶南。2008年12月30日上午,青岛胶南海汇村镇银行开业,成为胶南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又一生力军。早在胶南村镇银行开业之前,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小额贷款业务已正式启动,而捷足先登的国家开发银行更是硕果显现。2008年3月10日,琅琊镇西杨家洼村136户渔民获得国家开发银行贷款1000万元,深水网箱由10多个扩大到78个,海珍品养殖规模扩大到10多户,育苗规模达1万多立方米水体,码头建设由停靠200艘船只提升到500艘,渔船总马力较去年翻了两番。“2008年我们村可增加纯收入200万元,这可是1000万元贷款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西杨家洼村党支部副书记杨德森说。
  西杨家洼村有1/2的农户从事海上捕捞,1/3的农户从事海水养殖,一村一品特色明显。胶南把政府为全资企业法人的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作为借款人,成功引进国家开发银行青岛分行1000万元信贷支农项目。正是这一项目,为该村136户农民解决了资金难题,让这个典型的渔业生产专业村旧貌换新颜。
  合作性金融初露端倪。为解决社员融资难题,青岛鲁生花生专业合作社在合作社内部成立了资金互助社,针对入社社员开展资金互助,在合作性金融上迈出了探索性的一步。去年冬天至今年春天收购花生期间,花生购销大户李文杰一下就贷了100万元,正是这100万元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目前,资金互助社已吸收入社社员资金364万元,为入社社员提供互助资金351.7万元,受惠社员已达30户。
  “资金互助,最重要的就是起到了‘活血’作用。把社员的闲置资金集中起来,开展互助合作,既提高了这部分资金的收益,又为部分社员解决了资金瓶颈,真正达到了互惠双赢的目的。”合作社主要发起人之一、王台供销社主任王文武说。
  与此同时,在胶南广大农村,政策性金融早已硕果累累。早在2006年,胶南市就设立了1000万元的农民创业扶持基金,2007年和2008年分别增加到2000万元,对农民创业贷款进行贴息补助。宝山镇李家沟村蔬菜种植户刘坤贷款5万元,自己只负担了500元利息,剩下的4500多元利息全由政府买了单。最重要的是,贴息贷款圆了他多年的“蔬菜大棚梦”。如今,刘坤的四个蔬菜大棚一年就给他增加纯收入6万多元。
  金融活水激活了胶南农村经济发展大潮,昔日传统农业开始向现代农业锐步迈进。目前全市已培植起食用菌、蓝莓、茶叶、花生四大优势产业,一村一品专业村达到252个,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6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达186家。全市通过认证的无公害农(水)产品基地达8万亩、无公害农(水)产品37个、绿色食品27个、有机食品15个。

  相关稿件
· 坚定信心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发展 2008-12-30
· 土地流转进一步激活农村经济体制 2008-10-21
· 农村经济金融改革事关重大 2008-10-15
· 农村经济和社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2007-09-19
· 提高农村经济的货币化程度 2007-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