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骗高考落榜生 招生潜规则忽悠500多名学生
    2008-11-24    本报记者:周立权 马扬    来源:经济参考报

  涉案的不法分子犯罪手法并不高明,却为何能在短短几个月时间里顺利取得众多家长的信任,使这么多的家长上当受骗?长春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支队长徐为民说,这起案件的发生说明,多年来,低分升学的招生“潜规则”在学生及家长中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市场。

  吉林省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日前对吉林省龙凤阳光教育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凤公司)诈骗案件作出了一审判决:公司法人代表张泽柱和另一名主犯孙靖国因诈骗罪都被判处无期徒刑,其余11名案犯分别被判处15年至3年不等的有期徒刑。
  龙凤公司在社会上宣称,能在交钱的基础上,将高考低分的学生办入正规本科院校学习,致使大量学生和家长上当受骗,而这场骗局的“导演”竟是高考落榜生孙靖国,他和张泽柱等人合谋,为了骗得更多的钱财,还发展了20多名中间人。
  经警方核实被骗学生500多人,涉案金额高达3600多万元。

涉案金额大、人员多,全国罕见

  2005年3月,张泽柱租赁长春市的国际大厦B座7层作为公司的办公地点,成立了龙凤公司。龙凤公司业务范围为求学咨询与服务和招生宣传及代理。
  龙凤公司系民办公司,而非张泽柱等人宣称的是吉林省教委下属公司,专门给学生办上大学的。
  孙靖国在2005年高考落榜,通过他人介绍找到张泽柱,交给张泽柱11万元后由张泽柱为其以委培生的身份办到大连一所学院上学。孙靖国在2005年11月退学。
  孙靖国说:“我高考落榜,通过张泽柱办上了学,通过这件事我感觉办学很挣钱。我找张泽柱要钱,说认识吉林省招生办的领导,还说了一些从招生办打听出来的招生计划。张泽柱说他能找到生源,如果我能与招生办的人沟通,我俩就用这个办法挣考生钱。我想这个办法行,就和张泽柱合作,由我负责联系招生办,他负责联系学生。”
  孙靖国谎称手中有北京理工、大连海事、长春税务学院等一批院校的名额,能办理高考落榜生按正常手续录取上学,为此张泽柱与孙靖国经预谋决定,2006年两人联合为高考落榜生联系办学,商定由孙靖国负责联系招生办及提供所办院校名单,张泽柱负责提供生源,并对每所学校的收费标准及如何提成达成一致。后张泽柱、孙靖国按各自分工,开始运作办学事宜。
  收款后,孙靖国和张泽柱为蒙蔽学生和家长,使用孙靖国私刻的北京理工大学公章、北京理工大学招生办公章及北京理工大学校长的个人名章,伪造北京理工的“点录单”、“通知”等报到材料,让办到北京理工大学的学生多次到北京报到;并将孙靖国伪造的“缴费卡”通过中间人发给办长春税务学院的学生,让到学校去报到;另外他们还使用孙靖国伪造的大连海事和东北财经的“电子扫描表”带领学生到大连参加体检和报到。
  2006年10月28日,张泽柱、孙靖国等人组织大量学生持假报到证到长春税务学院报到,被学校拒绝,部分学生及家长到公安机关报案,张泽柱、孙靖国等人纷纷出逃。  此起诈骗案涉案金额大、涉案人员多,敛财手段恶劣,影响范围之广,在全国实属罕见。

一些中小学校的校长竟也受骗

  经公安机关调查,2006年以来,孙靖国伙同龙凤公司经理张泽柱、副经理刘焕杰等人谎称能通过在教育部、吉林省招生考试办公室的熟人,以点招、扩招等方式,将高考低分或认为录取学校不理想的学生办入北京、大连、长春等地的高校,学校不同需缴纳不等费用。如大连的学院需16万元至18万元,北京的大学需14万元,长春的大学需7万元等,并承诺缴费时签订协议,办不成全额退款。
  为了骗得更多的钱财,孙靖国、张泽柱等人还发展了多名中间人。这些中间人在张泽柱报价的基础上再加价5000元至5万元不等,从中牟取私利。已核实被骗学生500多人,涉案金额高达3600余万元。
  吉林省德惠市市民辛某告诉记者,40多岁的她平日靠做小生意维持家庭生活,日子过得并不宽裕。2006年7月,她的儿子在高考中得了475分,这个成绩比吉林省本科录取分数线少5分。正当她一筹莫展之际,她偶然听说龙凤公司可以帮助办理低分考生进入本科院校学习。得知这一消息后,她拿出了多年的存款,通过中间人找到该公司,缴纳了7万元钱后,提出让儿子进入长春市一所本科院校学习。然而,半年过去了,她的儿子不仅没有上成学,自己的钱也不见了踪影,望着每天以泪洗面的孩子,辛某追悔莫及。
  而此起案件的主要策划人之一孙靖国,竟是一名现年22岁的高考落榜生。
  记者见到了制作并不精致的“缴费报到卡”,上面印着缴费学生的照片、姓名及报到编号。就是这张小小的卡片,蒙住了很多家长。据了解,这些受骗的家庭大多来自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德惠市和山东省、河北省的多个城市,其中多数家庭经济条件并不宽裕,有的家长为了孩子上学,甚至是借高利贷给孩子交的钱。
  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受骗者中也有部分在政府机关工作的人员,有的甚至就是一些中小学校的校长。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学副校长告诉记者,她这次一共被骗了19万元,其中7万元是她为自己的孩子办学花的,另外12万是帮她外甥办学花的。她说:“一直在教育系统工作,没想到自己却因为这种事被骗了钱。”
  据吉林省招生考试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次受骗的500多名学生中,不少人都考了400多分,不仅能正常上大学,而且如果填报志愿得当的话,还可以进入不错的大学读书。

招生“潜规则”再次敲响警钟

  很多家长不约而同地向记者谈到了自己身边一些低分考生成功进入高校学习的例子。辛某说: “就有活生生例子在那摆着呢,所以我想都没想就交钱了。”据长春警方调查,犯罪嫌疑人张泽柱在2004年和2005年两年间,确实每年都通过关系成功帮助多名低分考生顺利进入正规大学学习,这使他在家长中间增加了可信度,形成了一定的市场。
  长春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支队长徐为民说,这起案件的发生说明,多年来,低分升学现象在学生及家长中已经形成了潜在的市场。对此,国家有关管理部门,应该出台更严密清晰的制度和规定,让高考录取更加透明。
  一些来自教育系统和政府部门的“中间人”的积极牵线搭桥,从另一个角度也加强了家长们对不法分子的信任。来自吉林省德惠市教育系统的“中间人”王峰告诉记者,她的宣传很多人都深信不疑,有些人一听到她在教育局工作的身份,甚至主动找她帮忙。
  事实上,不良的社会风气也是导致这一诈骗案件没有很快暴露的重要原因。徐为民认为,这起并不高明的骗局之所以得手,不法分子正是利用了当前这种社会土壤,利用了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
  据家长们反映,开始他们也是怀着忐忑不安的心理去交钱的,但看了协议书后,一些人反倒增加了对事件的信任。后来有的家长去咨询,结果得到的回答是“不能问,不能查,我们办的是非正常的事,如果因为你询问露了底细造成事情失败,交的钱将一分不退。”不正常的回答,在家长中却形成了良好的反响:“听他们这么一说,反倒放心了,这事就是不能通过正常途径办,不让问就对了。”
  正是出于这样的心理,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居然没有一名家长向有关部门咨询此事,吉林省招生考试办公室和相关学校也没有得到过任何信息。对此,吉林省招办的一位负责人显得痛心疾首:“哪怕有一个人问问我们,也不会造成这么多人被骗。”
  国家工商和教育主管部门明确规定,教育咨询机构不能办理中介服务,但多数家长并不清楚也不相信这些规定。
  对此,吉林法序律师事务所律师张维平建议,有关部门在加大对高考录取工作公开、公平宣传的同时,也应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使家长们清楚哪些是合法的,哪些是违法的,使他们在遇到具体问题时,能够作出正确的判断。

  相关稿件
· 扩大招生自主权不能超越高考分数限制 2008-11-07
· 复读经济火爆高考高地 2008-08-01
· “高考移民”损人害己 2008-07-23
· 专家:高考落榜不是末日 2008-07-07
· 近2000名考生板房里演练高考 2008-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