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观察]寒流袭来 重庆化工行业负重前行
    2008-11-10    本报记者:陈伟    来源:经济参考报

  这个冬天有点冷。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的西南经济强市重庆市化工行业迎来了一股寒流。由于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和总体需求下降,化工产品价格大幅下跌,化工企业效益随之下滑,很多企业不得不削减产能,停产整顿,甚至倒闭。

“需求一下子就萎缩了”

  “原来以为美国的经济危机跟中国内地没什么关系,现在看来是我错了。”重庆长寿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黄自力说。
  今年1、2月份的时候,他们公司的产品还供不应求,但到了8、9、10月份,他们公司的产品开始卖不动了,用黄自力的话来说就是“急转直下”。他透露,原来他们公司的一款产品每个月有1200万元的销售额,但现在已经急剧下滑至四五百万元。
  该公司的主打产品氯丁橡胶用于生产黏合剂,供箱包和鞋类使用。今年以来,由于沿海地区生产箱包和鞋的中小企业大量倒闭,对于氯丁橡胶的需求迅速下降;与此同时,由于原材料价格大幅下降,氯丁橡胶的价格也开始下跌,由原来的32000元一吨下降为现在的31000元一吨,甚至有可能再下降到30000元一吨。

“未来形势怎样说不清楚”

  “金融危机已经危及实体经济”——这是重庆宜化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元海的判断。这家公司生产的纯碱是制造玻璃的主要原料,由于今年以来国内外房地产市场的不景气,玻璃难卖,纯碱和附加产品氯化铵的需求出现了严重下降,价格也大幅回落,从每吨3300元跌到每吨2200元。
  此外,该公司原来有20%的产品出口到美国和欧洲,但由于外国市场也在萎缩以及产品出口关税的提高,现在他们公司的出口份额已经下降到了百分之十几。“我们公司的产品原来利润可观,但现在利润变得微薄,如果产品价格再降的话,就很有可能亏损。”
  “未来的形势会怎么样暂时还说不清楚,要看国家刺激房地产行业的效果好不好,能不能拉动房地产商对玻璃的需求。”李元海表示,他们公司原来准备把产能从每年60万吨扩大到每年100万吨,但现在还必须看经济形势如何发展。

“总得要面对现实”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企业也是一样。与其他企业受到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不同,同处化工行业的化肥企业更多的是受到了国内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即使享受到了国家的优惠政策,这些化肥企业的生存状况也不太理想。
  “化肥价格上涨的时候有人管,化肥价格下跌的时候没人问。”重庆建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曾中全说,今年上半年尿素价格一路走高的时候,国家对其实施了1725元一吨的限价,可是当尿素价格下跌至1600元一吨的时候,却未见国家相关部门有什么行动。
  曾中全透露,上半年企业有35%的产品供出口,但随着尿素出口征收的关税提高到185%以后,就基本上不出口了。上半年厂里赚了1亿元,但后面几个月只能实现保本微利。虽然这家上市公司的基本面还好,不过其股价已经从20多块的历史高位跌到目前的6块多。

“不赚钱也要守住市场”

  在整个化工行业都呈现“谨慎乐观”的情况下,一些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却在不遗余力地准备“抄底”。虽然也受到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但中石化四川维尼纶厂的情况看起来并没有那么糟。
  “我们厂的订单还是有的,销售量方面也没有太大的影响。”该厂副厂长许毅表示,他们厂现金流充足,资产负债率也不高,只有17%,而且没有向银行借过一分钱。这家工厂生产的甲醇和醋酸等产品主要销往华东和华南,也有10%出口到国外。
  据了解,今年6月份以来,化工产品出现了需求和价格双降的情况,其中,最近两个月内甲醇的价格从4300元一吨降到2000元一吨,而醋酸从7300元一吨降到了2800元一吨,创下了十年来的最大跌幅。
  “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还没有真正显现出来,明年会更加明显。不过,这一轮危机有弊也有利,如果能够规范整个市场,让化工行业洗洗牌也不错。”许毅告诉记者。
  许毅认为,市场处于低谷的时候正是最佳建设期,他们厂准备投入50亿元进行装置扩容,加快建设步伐。“现在原材料供应充足,价格也低,因此投资成本最小。等市场复苏和需求上来的时候,再生产的产品也出来了,投资的预期收益也就不难达到了。”

  相关稿件
· [聚焦武汉城市圈]重化工聚集区的山湖变迁 2008-11-07
· 中国将开展全国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检查 2008-10-21
· 拓展布局 三峡总公司介入新型煤化工领域 2008-10-17
·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焦化工程近日开工建设 2008-10-08
· 中国化工集团位列全球化工公司第19位 2008-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