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省重组如火如荼 中国烟草业“版图”重构
    2008-08-29    新华社记者:刘娟    来源:经济参考报

  在国内烟草业跨省重组如火如荼之际,近日,中国烟草业的两大巨头红云烟草(集团)与红河烟草(集团)已签订了联合重组的意向性协议。重组后的集团名称暂定为红云红河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一旦经由国家烟草专卖局审批通过后,这将是国内具有法人资格的第一大烟草工业企业,并成为世界第五大烟草集团。
  目前,广东中烟和广西中烟、浙江中烟和甘肃工业公司兰州烟厂、红云集团和山东中烟的跨省联合重组方案均已获得烟草局同意,而上海烟草集团和安徽中烟、红塔集团和川渝中烟、湖南中烟和陕西中烟等联合重组工作正在商谈推进。可以预见,中国烟草业的版图格局将发生新的变化。

做大做强重点骨干品牌

  国家烟草专卖局指出,实施跨省联合重组的目的,就是要在更大范围内、更高层次上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着力做大全国性重点骨干品牌,提高中国烟草的总体竞争实力。已达成协议的各企业对“以联合重组推动重点品牌发展”这一根本目的都取得了共识。
  2008年上半年,红云集团的云烟品牌商业销量63.3万箱,全国排名第11位,其一类烟排名第4,二类烟排名第1,一至三类烟合计排名第4;广东中烟的双喜品牌商业销量74万箱,全国排名第9位,其三类烟排名第1,一至三类烟合计排名第2;浙江中烟的利群品牌商业销量34.6万箱,全国排名第18位,其一类烟排名第5,二类烟排名第3,一至三类烟合计排名第7。可见,这些品牌都具有市场表现良好、竞争能力较强、烟草局重点培育、品牌发展潜力巨大等特性,加之品牌发展的内在需求,推动了品牌所属企业做强、做大品牌的决心。
  2008年,广东中烟在广西计划加工20万箱,红云集团在山东计划加工3万箱,浙江中烟计划在兰州烟厂加工6万箱。在此基础上,双方也达成意向,作为品牌输入方的企业将通过品牌整合和以四类烟为主的品牌调减计划,腾出更多计划资源向品牌输出方的重点品牌倾斜。
  在许可生产量逐步增加的同时,品牌输出企业也希望能通过加强工商协同实现落地销售。浙江中烟和兰州卷烟厂同时与当地商业公司协调,通过沟通将其品牌视作省产烟进行销售和推广。浙江商业公司已决定今年力争销售兰州品牌1万箱,甘肃商业公司也承诺将引进浙江品牌。红云集团、广东中烟也通过山东中烟和广西中烟,与当地商业公司进行沟通,共同推进重点品牌的落地销售。

重组的市场观成为发展命题

  烟草局在推动跨省联合重组的对象选择上进行了充分考虑,体现了市场是合作的首要基础的思路。以市场为基础,推动跨省联合重组成为中国烟草发展壮大的必然命题。
  广东和广西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广东中烟的产品在广西市场虽然历经蛰伏,还是保持良好的市场基础和品牌表现,2008年广东中烟的双喜品牌有望在广西市场完成10万箱的销售规模。许可生产加工推动了“两广”企业在管理理念、加工工艺、工艺装备、标准化程序等方面的合作,为实施跨省联合重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山东作为销大于产的省份,一直都是云南烟的传统市场,红云集团的云烟、红山茶等重点品牌在山东市场都有较为深厚的市场基础,2008年红云集团品牌在山东市场的年销售规模有望达到20万箱。
  在其他正在商谈联合的企业中,上海烟草和安徽中烟已经建立了多年的品牌许可生产关系,而且两地地域相邻,安徽也提出了参与泛长三角分工合作的要求。红塔集团与川渝中烟具有多年品牌合作的基础,红塔产品在四川市场基础深厚。湖南中烟今年在陕西中烟的许可生产计划达到34万箱。

重组将重构中国烟草版图

  卷烟工业跨省联合重组是中国烟草更高层次的战略调整,更高水平的优化资源配置,将对中国烟草的可持续发展和总体实力增强产生长远深刻的影响。
  分析人士预计,红云与红河两烟草集团的联合重组若顺利推进,将推动中国烟草工业加速整合。目前,在国内18家省级烟草工业公司中,300万箱以上规模的有4家,200万箱以上规模的有6家,100万箱以上规模的有7家。为了谋求在未来的烟草版图上占据一席之地,国内烟草工业企业都在积极酝酿以市场为基础、以品牌为支撑、以资产为纽带的联合重组。可以预见,中国烟草业的版图格局将发生新的变化。

  相关稿件
· 烟草行业上半年工商税利增长近两成 2008-07-16
· 统计显示:2007年德国烟草消费量下降 2008-01-23
· 统计显示:2007年德国烟草消费量下降 2008-01-23
· 国家烟草专卖局:去年我国查获假烟92.8万件 2008-01-17
· 3880亿烟草税利的社会代价 2008-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