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非”违规抛售频现 股市期待重典维稳
    2008-05-12    新华社记者:赵晓辉 黄庭钧 陶俊洁    来源:经济参考报
  人们所担心的“大小非”抛售压力,近期并未随着监管层指导意见的出台而得以化解,连日来不断曝光的多起违规抛售案引发了市场的更多忧虑。人们期待违规者能够得到重惩,以维护股市的稳定运行。
  分析人士认为,“大小非”之所以敢于“顶风作案”,违规抛售频现,是受到减持成本低、估值体系重建、信贷控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由于购买成本较低,在获得流通权之后,“大小非”股东有足够的动力套现获利。另外,尽管监管层对“大小非”抛售出台了明确规定,但指导意见中没有相关处罚措施,在违规成本不明确的情况下,“大小非”股东仍有冒险减持的动力。
  除成本因素外,“大小非”减持也反映了A股市场估值体系重建的过程。华富基金认为,“大小非”解禁并不会影响一个公司的基本面,其对市场的影响更多表现在估值体系的重建上。当A股市场实现全流通后,市场会更倾向于从产业角度评估上市公司。在此过程中,市场重心会下移。
  在这一背景下,新的估值体系坐标将由以机构、中小投资者为代表的“证券市场存量资本”一方和以“大小非”减持、上市公司再融资为代表的“产业资本”一方的博弈得出。从当前“大小非”较强的抛售意愿来看,这种博弈仍在继续,新的估值体系仍在构建当中。
  在“大小非”减持意愿强烈的情况下,如何处罚首例案件中的违规者将会直接影响到其他“大小非”股东的行为。
  上投摩根认为,单就制度层面而言,目前对违规减持行为的处罚还只是停留在“限制交易”的层面,而这样的处罚对于违规减持后便不再持股或者持股比例很小的原限售股股东来说,威慑力显然不够。
  在宏达股份两个违规减持的股东中,绵阳益多园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在抛掉宏达股份之后,账户里已不再持有宏达股票,致使交易所限制账户交易的处罚成为一纸空文。
  在市场急切期待监管层的后续处罚措施之时,中国证监会已对宏达股份两个涉案股东立案稽查。上海证券交易所总经理张育军也表示,将对“大小非”减持实施更加严厉的监控,出现新情况还会有严厉的查处。
  据了解,针对违规超比例减持存量股份的行为,上交所正在抓紧研究更加严格的处罚措施,包括对违规账户延长限制交易期限、增加限制交易品种,以及建议冻结资金账户、限期回购超减股份、违规收益上缴上市公司等措施。
  但也有市场人士担心,由于指导意见中没有规定相关处罚措施,后续出台的处罚细则可能对此前发生的违规行为没有追溯效力。另外,如果按照现有相关法律法规,则行政处罚力度相对较小,相对于较高的违规收益,违规成本可能仍然较低,不足以起到威慑作用。
  股市的稳定健康发展离不开良好的法治环境,这既包括完善的法律法规,也包括有效的执法手段。就当下而言,如何依法对“大小非”违规行为处以重罚,让违规者“得不偿失”应是当务之急。
  相关稿件
· [股市•5月5日-9日]涨不快跌不深成股市特征 2008-05-12
· 深沪股市14只认购权证8日全报升 升幅温和 2008-05-09
· [境外市场•2008-05-07]纽约股市大幅下跌 2008-05-09
· [股市•2008-05-08]沪深两市涨幅双双超过2% 2008-05-09
· 重罚方能抑制股市“违规冲动” 2008-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