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体看台:传统报业面临数字化生存的考验
    2007-06-29    本报记者:曹滢 实习生:刘蓉    来源:经济参考报

  手机报等新的数字化传播手段正逐步走进公众的视线。(本报资料照片)

  随着新技术、新媒体的发展,利用新技术发展数字报业已成为报业共识。当手机报、电子纸、二维码、阅读器等新的数字化传播手段逐步走进公众的视线,一系列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从传统报业到现代传媒产业链的转变,还有待这些问题的解决。

数字化带动传统报业升级

  在日前召开的“数字报业新技术现状与应用前景研讨会”上,“中国数字报业实验室计划”公布了2007年数字报业的九大实验方向和第一批45个“中国数字报业创新项目”名单。数字报业实验室有关负责人介绍,设置创新项目和实验方向,正是为了集中力量解决共性技术难题,探索数字报业发展的商业模式。
  2007年数字报业的九大实验方向是:报业数字化平台、报纸网站、电子商务、电子阅读器、多媒体数字报刊、户外数字媒体、手机报、手机二维码、移动采编系统。第一批“中国数字报业创新项目”共45个,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的“数字报刊广告与发行管理系统”、烟台日报传媒集团的“城市多媒体报纸联播”、中国电力报社的“中国电力新闻网”等项目榜上有名。
  在“数字”的带动下,中国报业跨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发展新媒体,寻找新的传播途径和盈利模式,带领传统报业走出“寒冬”,已不只是纸上谈兵,而被许多报纸媒体倾注巨额资金付诸行动。解放日报报业集团经过几年的摸索,目前已制订了完整的以i-news(手机报)、i-mook(电子杂志)、i-paper(电子报纸)、i-street(公共新闻视屏)为内容的“4-i”新媒体战略;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建立了3G门户并开发供读者下载更新内容的微波覆盖手段,积极探索新的传播途径;还有的大力拓展新媒体市场,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的《浙江手机报》创刊两年,收费用户已达25万人的规模……

数字报业还没赚到钱

  内容、商业模式和技术是未来数字报业的几大要素。信息产业部科学技术司司长韩俊认为,商业模式是数字报业的核心问题。“互联网经济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满足人们个性化及服务的需求,从数字报业来说,要求我们商业模式也应该是灵活多样。”
  记者采访了解到,在各种数字技术进入报业的“新鲜劲儿”过去后,如何确立合理的商业模式仍然是困扰各报业集团老总们的最大问题。受到技术、标准、产业之间的隔阂等因素影响,传统报业向数字新媒体领域拓展,原来期待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取得较大经济收益的局面并未到来。有些项目技术手段固然可以实现,但内容增值的效果一时并不明显。
  以近几年颇为热闹的手机报为例。中国妇女报手机报主编姚鹏说:“在手机报方面,中国妇女报虽然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但是坦率地说,几年下来,这只螃蟹还没有吃出味道。”
  姚鹏认为,手机报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上游环节完全掌握在无线运营商手里,无线运营商的政策决定了手机报的价格、发行是否通畅。“运营商究竟有多大的诚意和兴趣来跟我们这些传统媒体一块分享手机传媒的蛋糕,从我个人的判断而言,目前形势不是特别乐观。”
  在做电子杂志方面先行一步的《精品购物指南》报社总编辑张书新也深感道路艰难。这份面向时尚人群的报纸从1997年就开始进行互联网的尝试,最近一两年推出七八本电子杂志。由于技术上还不是特别成熟,下载比较慢,比较麻烦,难以让读者方便、快捷地阅读,还没有成为挣钱的项目。
  “我们在报纸数字化方面每年都投入不少钱,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挣到什么钱,也没有找到合适的盈利模式。”张书新说。但同时他也提出,从另外一个角度考虑问题,电子杂志、网站和手机应用,使得报纸的影响能够尽可能地放大。
  相比报业老总们的茫然,关联产业却显示出进军数字报业的勃勃雄心。Xplus是一种在网上阅读杂志报纸的软件,自2003年问世以来,会员总量达到1100万人,单月杂志阅读量890万本。现在xplus已与22个报业集团和193份报纸签约,被视为互联网产业与传媒产业结合的典范。
  Xplus数字媒体发行平台副总裁夏鸿认为,传统媒体数字化经营一般是四部曲:首先是“克隆寄生”,其次是“红杏出墙”,继而是用新手段演绎旧内容,弥补传统媒体突出的某个弱项,达到形式出新的效果,然后是嫁接补弱、基因突变,最终变成一个真正的数字媒体。

数字报业明年收入目标15亿元

  记者从中国数字报业实验室了解到,从去年11月开展项目征集活动以来,全国共有50多家报纸出版单位和关联产业机构提交了近百个创新项目。最终进入“创新”名单的项目,来自于各地领先的报业机构,以及全国性行业专业类报纸出版机构,代表了我国报纸出版单位和关联产业在数字报业领域的创新水平。今后一段时间,数字报业实验室将在对第一批项目进行成果评估、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开展中国数字报业示范项目的孵化推广工作。
  新闻出版总署报纸期刊管理司副司长林江认为,九大创新方向的公布,目的绝非引导全国报业探索数字化使用技术,而是要鼓励报纸出版单位结合自身条件和发展目标,在报业战略规划、内容产品开发、业务流程再造、商业模式创新、资本市场运作、适用技术研发、人力资源优化等关键领域,推动传统报业实现向现代报业的全面转型。
  从全球范围看,传统报业利用新的传播技术、新的传播介质和新的传播终端努力转变运营模式,积极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已成为一种趋势。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引发多元传播格局下国内外各类媒体的激烈竞争,我国报纸出版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将在这场空前的媒体较量中受到检验。
  “绝不能忽视从战略高度评估08奥运对我国传媒市场格局变迁的深远影响。”林江说,“报业能否掌握新闻舆论和传媒市场竞争的主导权,在很大程度上要取决08奥运会前能否全面实施转型战略,取决于数字报业能否取得突破性进展,并且形成必要的竞争规模。”
  根据数字报业实验室计划,以奥运会为时间点,数字报业第二阶段将要实现第一时间发布和第一时间互动,实现对本地新闻资讯和消费服务需求的全面供给,实现各类数字内容产品全面发展。力争各类数字报业的经营收入要占到报业总收入的3%,也就是大约在15亿到20亿元左右的规模。
  为此,中国报业将进一步加大对数字化的投资力度,数字报业实验室第二阶段提出的另一任务,就是在奥运会前全行业数字报业投资总额不少于10亿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