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虎渠:区域协作全面助力我国农业科技发展
    2007-01-26    记者:王一娟    来源:经济参考报
    本报讯 农业生产区域性的特点,决定了农业科研上的重大成就和重大突破都需要全国性的大联合、大协作。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翟虎渠近日表示,2007年,农业科研要以项目为纽带,切实推进全国农业科研单位之间的合作,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攻关、全面协作的农业科技发展新局面。
    区域协作使我国农业科研成果频出。翟虎渠在全国农业科研机构联谊活动暨中国农科院2007年工作会议上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中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评价与利用”,是全国313个单位的1125名科技人员历经20年跨地区、跨部门、多学科的协作攻关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航天育种是我国科学工作者开创的一项农作物育种新技术,这不仅是航天这一最先进的技术领域与农业这一最古老的传统产业的有机结合,也是全国28个省区市的138个科研院所、大学及企业的全国大协作,是继杂交水稻研究后我国组织实施的又一次大规模的联合攻关。矮败小麦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独有的宝贵遗传资源,矮败小麦育种技术已与全国50多家农业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合作建立了应用协作网,共构建矮败群体100多个,选育出10多个新品种,累计推广2000万亩以上,有50多个品系正在参加国家(省级)区域试验。
    “十五”以来,中国农科院已先后与江苏、湖北、山东等10多个省区市人民政府签订了科技合作或共建协议。目前,中国农科院已全面研究确定了与各省农科院和高等农业学校共建优势学科(研究所)的方案,2007年将全面开展实质性的共建工作。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