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莫高估高盛被诉的“意义”
    2010-04-21    作者:明金维    来源:经济参考报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4月16日对高盛集团提出起诉,指控其在金融衍生品交易中涉嫌欺诈。消息传来,一些早就看不惯国际投行“不轨行为”的人受到鼓舞,甚至认为这可能吹响了美国规范金融衍生品市场、加强金融监管的号角。
  在这里,必须对乐观情绪泼一瓢冷水。所谓高盛“欺诈门”,其积极“意义”很可能被媒体夸大或误读,这个案子的最终结果很可能只是以美国证交会对高盛处以罚款告终,美国主导的金融体系短期内难以发生根本性变革,许多投资者很可能还会继续成为这一体系的受害者。
  首先,为什么美国证交会这个时候要对高盛提出指控?有人说,这是美国监管部门在金融危机过后“秋后算账”,这种说法也有“夸大”之嫌。从次贷危机到国际金融危机,已经快三年了。经过媒体铺天盖地的宣传报道,美国民众对于华尔街投机、贪婪和胡折腾早已心怀不满。美国国会也正在对所谓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进行调查。应该说,在金融危机过后,美国社会普遍对金融机构不满,这是美国证交会这次起诉高盛大的背景。
  但这是不是意味着美国监管机构要真正清算金融机构呢?很可能并非如此。美国证监会通过起诉高盛,一方面对于美国民众有一个交代,另一方面也是想警告华尔街,自己仍是“掌控者”。要说道全面清算美国金融业的问题,牵涉面之广,绝非美国证交会所能主导。
  最明显的事实是,在金融危机当中,信用评级机构接受投行委托,给予次贷支持证券最高的AAA评级,受此误导,才导致“有毒资产”流向全球各地投资者手中。在这个过程当中,信用评级机构存在明显的利益冲突问题。如果真要清算,如何规范信用评级机构的行为必不可少。但到目前为止,对于评级机构的监管问题,美国几乎没有任何动作。据欧洲某国驻华高级外交官证实,在当前欧洲债务危机中,国际信用评级机构多次发布有关希腊、爱尔兰、葡萄牙、西班牙等国的评级报告,大有配合国际炒家之嫌。但这一问题丝毫没有得到解决。
  另外,对于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来说,虽有民意作后盾,但目前总体进展十分缓慢。这既与西方反对政府过度干涉市场的经济政策理念有关,也与金融业强大的游说力量有关。
  从高盛欺诈案本身来说,美国证交会只是提出民事指控,并未提出更为严厉的刑事指控。这说明在金融衍生品这样复杂的金融交易中,取证、审判非常之难。有人传言,如果采取陪审团的审理方法,一般人根本不了解金融衍生品的操作过程,审理将会非常困难。
  如果不出大的意外,美国监管机构很可能利用高盛“欺诈案”进一步积累民意,为加强金融监管,特别金融衍生品交易监管积累作铺垫,但最终结果如何,目前尚不能过于乐观。
  对高盛案本身来说,一般预计,美国证交会最终有可能对其罚款数亿美元。高盛内部去年分红高达190亿美元,今年第一季度,盈利接近40亿美元。所以说,如果仅仅是罚款,对高盛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普通投资者通过这次金融危机,已充分看到了美国金融体系的弊端。高盛欺诈案只是暴露出了发达国家金融体系问题的冰山一角。因此,对于欧美一些国家投行以及评级机构的所作所为,必须继续保持足够的警惕。
  相关稿件
· 成也高盛败也高盛 2010-03-08
· 解密高盛“金钱帝国” 2010-02-05
· 高盛:7.5万亿的贷款目标可能偏高 2010-01-05
· 一将功成万骨枯的高盛 2009-12-18
· 高盛预测:四季度中国提准备金率50基点 2009-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