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众院放行金融监管方案 两党分歧严重
    2009-12-14    作者:本报记者 王云/综合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美国国会众议院11日以223票赞成、202票反对通过了一项被喻为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彻底的金融改革方案。美国总统奥巴马称赞它“向必要且全面的金融改革迈出重要一步”。但许多媒体认为,由于两党分歧严重和利益集团拼力游说,该方案要最终成为法律仍变数重重,且路途漫漫。

  权力膨胀还是削弱

  根据众议院通过的改革方案,美联储将被赋予监管所有对金融稳定构成威胁的企业、包括不直接拥有银行的企业的权力。
  一些批评者认为,身为央行的美联储在经济金融领域的权力已经太大,现在赋予其更大监管权,可能制造出更大的系统性风险。
  不过,美联储长期“独断专行”的货币政策和利率水平决定权将经受国会审查,向金融机构大量注资将受限制。据悉,国会审计机构1978年起失去审查美联储货币政策权力。
  香港《星岛日报》文章指出,虽然美联储的权力扩大,但国会监管美联储的权力亦相应提升,因为过去30年来,国会一直不能审议美联储利率政策的禁令就将会解禁,意味着国会审计机构今后干预美联储的权力亦会增加。
  美联储强烈反对货币决策权受限,认为这影响它独立制定货币政策。
  另外,美联储涉及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职权也将归入新成立的消费者金融保护署。根据改革方案,美国政府将把目前分散于美联储、证券交易委员会、联邦贸易委员会等机构手中的涉及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职权,统一集中到新成立的消费者金融保护署,避免政出多门而效果不彰,以此解决此前存在的“系统性风险”。
  但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认为,不应剥夺美联储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职权。

  首次监管场外金融衍生品

  11日通过的新方案首次将场外交易的金融衍生品纳入监管体系。路透社估计,这一市场在美国大约有450万亿美元。美国国际集团和雷曼兄弟公司正是受金融衍生品膨胀起泡沫的拖累而轰然倒下。
  按照方案规定,部分场外交易的金融衍生品需经清算和交易机构或类似机构审查;未集中清算的信用违约掉期必须向交换所或监管者报告;监管者可对信用违约掉期交易以及基于证券和商品交易的衍生品设定头寸限制。
  众议院农业委员会主席科林·彼得森发表声明说,这“将增加市场透明度,减少场外交易衍生品一旦不受管制可能对经济构成的系统性风险”。
  美联社报道说,按奥巴马政府最初设想,所有衍生品均须受监管。但由波音公司、卡特彼勒公司、通用电气公司和可口可乐公司等大企业组成的强大游说联盟成功说服议员们妥协,使用金融衍生品应对价格、货币和利率波动而非用作投机的非金融企业将不受监管。
  另外,方案要求设立联邦保险办公室(FIO),首次监测保险业,但不予以管制。据悉以往美国的保险公司是由各州政府监管。

  华尔街欢乐时光结束

  依据方案,政府将成立金融服务监管委员会,由财政部长领衔,负责监管金融市场,严防金融体系受到潜在威胁。委员会成员包括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以及证券和交易委员会、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联邦储蓄保险公司等监管机构人员。
  方案允许委员会根据企业财务健康情况加强监管力度,包括强制企业重组、限制高管薪酬、出售业务甚至拆分破产。为打破企业“太大而不能倒”的神话,方案要求向大型金融机构征收费用,建立1500亿美元基金,用于处理拆分“问题企业”事宜。
  有媒体指出,受冲击最大的将是大型金融机构。它们的经营将面临严格检视,资本充足率和流动性标准也都将提高。如果主管当局认为该企业将对整体经济造成威胁,即使是体质健全的大型企业,也可对其进行拆解。这将是美国政府首次有权处理大型金融服务机构倒闭的问题。
  众议院议长南希·佩洛西说,此举清楚地向华尔街表明,欢乐的时光已经结束。这次众议院通过的法案,最主要就是破除去年金融海啸发生后,美国政府纾困美国国际集团和花旗而引发企业“太大而不能倒”的逻辑。
  按照奥巴马政府的说法,以后将不存在“太大而不能倒”的问题,政府也将避免因救助金融巨头而陷入道德困境。

  成为法律之路漫漫

  按照美国的立法程序,金融监管改革方案在众议院获得通过后,还须在参议院获得通过并经总统奥巴马签字方能成为法律。但由于各方对改革具体内容仍存在严重分歧,预计方案最终成为法律还需要颇长一段时间。
  从今年夏天金融改革方案公布,到年底方案才在众议院付诸表决,就可见其推进的难度。在众议院11日的投票表决中,两党更是壁垒分明,所有共和党议员都投了反对票。
  分析人士认为,在随后的参议院表决中,双方的攻防将更为激烈,今年年底前方案获得通过的可能性不大。

  相关稿件
· 金融监管的集权化 2009-08-07
· 金融监管当局是严重失职的? 2009-07-21
· G8下的全球金融监管:"莱切框架"很可能正式确立 2009-07-10
· 欧盟拟勾勒金融监管蓝图 2009-06-19
· 华尔街对金融监管改革方案心存疑虑 2009-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