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性复苏是关键
国际社会评价中国经济刺激一揽子计划
    2009-11-05    作者:本报记者 肖莹莹 王云 实习记者 王婧/综合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中国经济刺激计划出台一年来,国外媒体围绕这一主题展开的报道纷至沓来。在这当中既有肯定和赞扬之词,也不乏否定和置疑之声。事实已证明一切,中国第三季度经济数据显示政府刺激政策已经奏效,中国的各项投资也为其他国家抵御这场全球性经济衰退提供了动能。但正如许多国外媒体指出的那样,中国经济要实现持续增长还需要应对许多挑战。

    时间选择和有效机制为中国加分

    《德国金融时报》8月12日题为《中国———正确的时间选择》的文章指出,中国经济快速复苏最大的优势却在于时间选择:中国的援助计划恰好是在危机的关键时刻制定的。因此中国能够成为第一个宣布取得成果的国家,并且在经济刺激政策方面现在已可以挂减速挡。中国的经验应该鼓励德国政界做好准备,在下次危机中更快地反应。
    世界银行亚洲首席经济学家维克拉姆·尼赫鲁也曾指出,中国不同寻常的地方在于它拥有动员一切机构力量的难以置信的能力。政府能够决定银行贷款和投资开支的方向,这意味着其经济刺激措施发挥作用比许多人最初预期的要快。
    美国《新闻周刊》的文章称,事实证明,中国的经济刺激计划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按照占GDP的比重来衡量)和速度最快的经济刺激计划。许多人还认为,这是世界上最有效的经济刺激计划。中国继续保持着世界第一的经济增长速度,目前为8%。

    世界经济权力天平向中国倾斜

    西班牙《中国政策观察》网站7月20日发表墨西哥学者的文章称,世界经济权力天平开始向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大国倾斜,中国成为了全球经济复苏的关键。只要中国经济增长率保持在6%以上,世界经济就能实现增长。中国正通过经济增长和保证经济稳定推动世界经济增长,为世界经济健康发展作出贡献。同时,中国也有望在若干年后成为第一个“绿色”超级大国。
    日本《读卖新闻》10月23日题为《中国经济回升对日本经济来说是东风》的文章指出,中国经济回升对回升乏力的日本经济来说是一股东风。日本出口回升主要是靠对华出口拉动的。第一生命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西滨彻分析说,如果中国政府继续实行扩大内需政策,那么将对日本产生很大的积极效果,也会对亚洲经济产生波及效果。世界经济增长“依赖中国”的格局似将日益明显。
    尽管用语谨慎,美国《波士顿环球报》的文章也肯定了中国经济刺激计划。文章称,中国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或许不足以扭转全球经济需求下滑的趋势,但如果中国不大幅增加在住房、铁路、电网、社会福利等领域的支出,这场全球性的经济衰退无疑将变得更加严重。
    “毋庸置疑,北京增加政府开支和减息的计划不仅对中国而且还对其他国家而言都是一揽子刺激措施。”

    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

    亚洲开发银行首席中国经济学家约兰达·费尔南德斯·洛门说,中国政府还面临艰巨任务。它通过经济刺激计划战胜了危机中的简单部分,“但真正的挑战还在等待他们”。
    德国《商报》10月22日题为《中国坚定地继续增长》的文章称,经济学家们认为,在庞大的经济刺激计划出台后,危险的主要是放贷量的大规模扩大。在很多国外专家看来,如果中国政府想继续通过低息贷款为经济增长提供资金,房地产和金融市场就将面临泡沫威胁。工业界对信贷投资导致生产力过剩的担忧也在增加。如果想避免产生有害泡沫,政府就必须停止向经济领域注入低息资金,北京必须在财政和货币政策上做出转变。
    法国《回声报》10月23日题为《中国的挑战》的文章称,中国经济存在信贷泡沫、生产严重过剩的风险。中国首要责任是刺激国内消费,建立接近欧洲标准的社会保障体系。虽然刺激计划将可让经济活动在2010年继续保持下去,但不能肯定中国家庭随后将能很快接力,因此中国政府下一步将是把建设项目投资转向教育和医疗。
    美国《新闻周刊》的文章指出,若要刺激国内消费,中国还需要对经济实行结构改革。因为优先考虑投资和工业化,中国排挤了消费者。随着公司在国民收入中所占份额的上升,中国的家庭收入从上世纪90年代初占国内生产总值72%的最高点下降到2007年的不到55%———而欧洲超过60%、美国超过70%。这篇题为《释放中国的消费力》的文章还指出,打破这样的周期将是棘手而长期的挑战,需要对金融体系、工业政策和国际贸易实行持久而全面的改革。然而如果取得成功,这些结构性政策可以使中国的私人消费开支增长10%至20%、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8%至2.9%。
    还有国外经济学家对中国经济刺激计划过于偏向国有行业可能导致经济扭曲表示担心。

  相关稿件
· 乐观地看经济复苏只是泡沫性恢复 2009-11-04
· 券商集合理财重仓复苏股 2009-11-04
· 阿根廷经济逐步显现复苏征兆 2009-11-03
· 三季报中看复苏 2009-11-02
· 美经济复苏靠政府驱动岂能持久 2009-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