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斯坦商业街:随处可见“中国制造”
    2007-08-15    本报驻拉姆安拉记者:马湛 洪漫    来源:经济参考报
  8月13日,约旦河西岸城市希伯伦的“苹果谷”大街车水马龙,道路两旁数百家店铺鳞次栉比,服装、鞋帽、日用品等商品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这条以出售中国商品为主的商业街不仅在希伯伦,乃至在整个巴勒斯坦都颇有名气。
  据记者了解,“苹果谷”大街上几乎家家店里都有中国商品出售,并且中国商品在大部分商店里所占份额都在80%以上。“你好!”记者无论走到哪家商店门前,店主都会用熟练的中文向记者问好。在路边一个箱包摊位上忙着招呼顾客的摊主见到记者,马上兴奋地说道:“我这里的东西全是‘中国制造’!”
  进口商卡齐刚刚从广州进口了一批糖果,满载而归的他向记者介绍,中国的糖果口味众多,包装精美,在巴勒斯坦的销路很好。他还说:“中国糖果目前已经超过不少欧洲同类产品,成为巴勒斯坦市场上的‘大户’。”
  一家门脸不小的商店店主阿德南热情地招呼记者:“到我们店里看看吧,我们店卖的全是中国货。”阿德南从1992年起便开始从中国进口商品,他每年都要往返于巴勒斯坦和中国之间十多次。如今,阿德南已经拥有了一家属于自己的进出口公司和一家两层近400平方米的店铺。阿德南递给记者一张自己的中文名片,并说道:“我的公司在中国义乌开设了办事处,现在我的一个儿子在那里负责处理往来业务。”
  阿德南还说,除了这家零售店铺之外,他还主要做中国商品的批发生意。他自豪地告诉记者:“我的客户不仅包括巴勒斯坦商人,还包括来自以色列、尼日利亚和德国等国家的商人。”
  阿德南的店内摆满了钟表、文具、玩具等各种从中国进口的商品,柜台前等着付款的顾客排成了长队。一位正领着儿子挑选文具的巴勒斯坦中年妇女说:“中国产品质量不错,价格也不贵,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在小饰品柜台前,一个小姑娘正在为自己的同学挑选生日礼物。她说:“我的衣服和鞋子基本上都是中国生产的。”
  曾去过中国20多次的希伯伦商会主席哈德尔·卡瓦西米向记者介绍,希伯伦市是中国商品在巴勒斯坦的集散地,巴勒斯坦市场上80%的中国货都来自这里,约旦河西岸其他城市的许多商人也都来此进货。在希伯伦商会的160多名会员中,至少有一半会员同中国有业务往来,他们主要从广州、深圳和义乌等地进口电子产品、服装和钟表等商品。
  卡瓦西米说:“中国商品的性价比很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巴勒斯坦低收入者的需求,因此在市场上很受老百姓的欢迎。”他还说,与中国做生意的巴勒斯坦商人早就成了巴勒斯坦的纳税大户,他们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因政局动荡而陷入困境的巴勒斯坦经济。
  相关稿件
· [外国人眼里的“中国制造”]中国产品很好用 2007-08-14
· [外国人眼里的中国制造]中国产品“慕伊变” 2007-08-09
· [专题报道]外国人看“中国制造” 2007-08-07
· [外国人眼里的中国制造]我家有不少中国产品 2007-08-07
· [专题报道]外国人看“中国制造” 2007-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