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财金对话结束 中方强调将努力促进内需
    2007-07-06    本报综合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第三次中欧财金对话4日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结束。据新华社报道,在为期一天的对话会上,中欧双方代表就宏观经济和政策、金融部门改革、会计、审计和政府采购等议题展开了讨论,会后双方发表了联合声明。
  双方共同强调中欧财金对话对加强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增进相互理解和加强在宏观经济和金融领域的合作的重要作用,还表示中欧财金对话与贸易、投资、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的其他经济对话相辅相成。

两大经济体发展前景向好

  中国和欧盟双方代表在对话中回顾了全球宏观经济形势,讨论了两个经济体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
  联合声明指出,尽管油价居高不下,全球经济增长仍然强劲,其主要支持因素在于良好的金融市场条件和全球贸易的强劲增长。中方指出,中国经济增长高于预期。欧方指出,欧盟经济增长仍然高于潜在水平。双方代表都认为这种良好的环境为两大经济体创造了良好的机会进行结构调整,从而为经济持续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但他们同时提出要继续对一些不利因素保持警惕,包括价格不断攀升、全球不平衡、金融市场风险和贸易保护主义不断抬头等。
  作为全球两个主要经济体,双方在联合声明中一致承诺要有序解决全球不平衡问题。中方承诺将继续采取有利于经济持续、快速和更加平衡增长的经济政策。为此,中方强调将努力促进内需。欧方介绍了成员国继续进行全面结构性改革以促进增长和就业的决心。

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在财政和货币政策领域,中方在联合声明中表示,根据当前经济形势,中国政府将继续采取恰当的宏观经济政策,包括稳健的财政政策和稳中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深化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保持经济持续增长。中国将继续按照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原则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欧方强调许多欧盟成员国需要进一步改善预算状况。由于人口老龄化的影响,稳健的预算状况对提高公共财政的长期可持续性至关重要。欧盟也注意到,虽然《稳定和增长公约》修订后的实施情况令人鼓舞,但是经济处于上升增长周期和税收收入的不断增长,增加了一些成员国提高支出的压力,这成为欧盟面临的真正挑战。欧方强调将根据《里斯本议程》进行全面结构改革,这种改革可能已经增加了欧盟的潜在增长率。
  欧方指出,虽然欧洲央行大幅取消了货币刺激政策,但由于实际汇率仍然处于历史较低水平,欧元区总体货币状况仍有利于支持经济增长。

将在政府采购上深化合作

  双方一致认可,双方定期进行讨论和信息交流对于提高对彼此政府采购体制的了解的重要作用,特别是考虑到中国将进行加入WTO《政府采购协议》的谈判。中方重申将于今年年底启动加入《政府采购协议》的谈判。欧方对中方的承诺表示欢迎,并强调中方应加快推动国内采购改革。
  继双方几周前在北京举行的中欧政府采购研讨会后,双方希望在中欧政府采购对话框架下深化合作。双方同意在今年晚些时候,中方官员组成政府采购考察团对欧洲的最新经验进行考察。
  此外,双方还同意加强金融部门改革和监管方面的合作,同时表示认可自2006年5月第二次中欧财金对话以来,双方在制定和实施会计准则方面的交流和合作所取得的进展。
  在此次会议上,双方还一致同意,第四次中欧财金对话将于2008年在中国举行。 

  相关稿件
· 中欧官员在布鲁塞尔举行第三次财金对话 2007-07-05
· 中欧投资贸易展览会将于12月份在法国举办 2007-07-04
· 中欧清洁发展机制新项目日前正式启动 2007-07-02
· 中欧社保高层会议柏林开幕 关注老龄化问题 2007-06-27
· 中欧政府采购研究报告揭示我国政府采购问题 2007-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