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总统普京出访中亚两国强化能源合作
    2007-05-14    记者:王作葵    来源:经济参考报

  本报阿拉木图电 俄罗斯总统普京5月10日离开莫斯科开始其引人注目的中亚之行。短短三天他先后访问了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并与两国元首在土库曼巴什市举行了三方会晤,由此揭开了俄罗斯与西方争夺中亚能源新一轮较量的序幕。

  12日,(左起)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俄罗斯总统普京和土库曼斯坦总统别尔德穆罕默多夫在土库曼斯坦的土库曼巴什市举行会晤。新华社/法新

能源之旅收获颇丰

  普京此番中亚之行目的非常明确,即一次名副其实的“能源之旅”,三天来取得的成果,可以总结为以下四方面:
  首先,与哈萨克斯坦签署了有关共同建立全球首个国际铀浓缩中心的政府间协议。该协议的签署标志着国际铀浓缩中心实际上已正式建成,只要有“顾客”上门,就可随时投入实际使用。哈俄两国铀储量分别为100万吨和80万吨,分别位居世界第二和第三位。
  第二,争取到了哈萨克斯坦将俄罗斯作为主要石油中转通道的承诺。哈萨克斯坦石油储量为120亿至170亿吨,近年来不断增加石油开采量,并力争进入世界产油大国行列。去年哈共出口石油5230万吨,其中4200万吨是通过俄罗斯进行中转的。此次普京访问期间,哈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对媒体宣布,与俄罗斯在石油天然气领域的合作对哈萨克斯坦具有战略意义,将继续把俄作为大部分哈萨克斯坦石油的中转通道。
  第三,打通中亚石油通向欧洲的新通道。纳扎尔巴耶夫与普京在哈首都阿斯塔纳会谈后表示,哈俄两国元首商定将里海管道的年输油能力从2000万吨提高到4000万吨,同时哈萨克斯坦还希望参与俄希保石油管道项目建设。该管道东起保加利亚黑海港口布尔加斯,西至希腊爱琴海东北部的亚历山德鲁波利斯,最大年输油能力可达5000万吨,俄方拥有51%的份额。哈萨克斯坦的加盟可使该管道成为中亚石油进入欧洲的一条新通道。
  第四,中亚规模最大天然气输送系统初具雏形。作为土库曼巴什峰会的成果,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四国总统达成一致,将对现有自中亚通向俄罗斯的“中亚-中央”天然气管道进行更新改造,并铺设新的沿里海天然气管线,从而形成中亚地区规模最大的天然气输送系统。普京指出,这一项目将对欧洲乃至世界能源市场产生重大影响。

21世纪的能源基地

  中亚五国总面积400万平方公里,人口5000余万,位于亚欧大陆要冲,是连接东西方的桥梁,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此外,中亚还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有资料表明,中亚-里海地区石油资源多达328亿吨,天然气资源18万亿立方米,分别占全球油气资源总量的8%和5%,被称为世界“21世纪的能源基地”。
  同时,由于中亚国家大多地处内陆,因而对这一地区能源的争夺不仅表现在对资源储藏地的抢购,还表现在能否控制从中亚通向外界的管道系统。苏联解体后,美国、日本和欧洲在中亚推出了多个管线方案,以期打破俄罗斯管道一统天下的局面。
  2005年5月,巴库(阿塞拜疆)-第比利斯(格鲁吉亚)-杰伊汉(土耳其)石油管道开始注油,成为该地区第一条避开了俄罗斯的能源输出管线。此外,美国与欧盟还建议铺设穿过里海海底的跨里海管道,该项目一旦建成,将可与巴库-第比利斯-埃尔祖鲁姆管道相连接,从而使中亚天然气可以不受俄罗斯控制地输往国际市场。俄罗斯工业和能源部长赫里斯坚科认为,跨里海天然气管道风险大、经济效益差,主要扮演的是一条政治管道的角色。
  由此可见,土库曼巴什峰会有关沿里海天然气管道的联合声明堪称普京此次中亚之行最重大成果。俄、哈、土、乌四国元首授权各自政府在今年9月1日前签署有关的政府间协议,并在2008年开始施工。据预计,通过改造老管道和铺设新管道,沿里海天然气输送系统年输气能力可在2010年前达到100亿立方米,此后更有望增加到每年300亿立方米,从而对西方所倡导的跨里海管道构成强力竞争甚至取而代之。赫里斯坚科指出,土库曼巴什声明的发表将引导中亚天然气流向北方,流进俄罗斯的管道系统。

各有各的打算

  尽管普京的中亚之行使俄罗斯在对中亚能源的新一轮争夺中赢得了先机,但可以想像,出于对重大经济和地缘政治利益的谋求,西方不会就此轻易退出角逐。与此同时,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中亚国家在与俄罗斯达成重大共识的同时,也还保留着各自的计划。
  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指出,哈致力于实现油气出口多向性,并且将经济利益放在第一位。
  土库曼斯坦总统别尔德穆罕默多夫也表示,土库曼斯坦将根据协议按时足量地保证沿里海管道项目所需天然气供应,但这并不意味着土将放弃参加跨里海管道的建设。

  相关稿件
· 普京:俄在可预见的将来“不会加入欧盟” 2007-03-26
· 普京:俄罗斯将改进人口政策应对人口减少 2007-03-09
· 俄总统普京:不反对建立“天然气欧佩克” 2007-02-14
· 我国企业投资俄罗斯应“全程”警惕法律风险 2007-05-14
· 中国车企在俄罗斯市场的机遇和挑战并存 2007-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