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处在周期换挡的交锋期
    2010-08-18    作者:史晨昱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中国经济走势呈现“前高后低”已成共识,在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关于中国经济前景,有两种担忧,即“二次探底” 和“滞胀”。
  由于低基数效应,一季度GDP高达11.9%,较之而言,二季度以后的经济增速势必持续回落,尤其是下半年由于去年同期的基数较高,下滑幅度将更大。但中国经济仍处在稳定增长区间。
  中国经济正经历从高位向潜在增长区间的主动回归,所谓“二次探底”之忧不足过虑。一是中国经济的主引擎投资,无论是总量还是增速,均没有明显减慢。城镇固定投资增速即使已经出现连续下降,也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剧烈,从前2月的26.6%的增速到前5月的24.9%的增速,下降幅度1.7个百分点。下半年投资依然动力十足。其一,保障房投资将掀起建设高潮。2010年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目标是:建设保障性住房300万套,各类棚户区改造住房280万套,这意味着2010年保障性住房将比2009年的330万套增加250万套,按平均每套60平米计算,总面积3.48亿平米,增量1.5亿平方米,按1500元/平方米建设成本计算,总投资5220亿元,增量为2620亿元,投资增幅达到100%;其二,诸多地区振兴规划细则加快出台,地方投资涌动;其三,新兴战略产业领域将有望掀起继“4万亿”后中国最大规模的产业投资浪潮,较大程度上刺激相关行业投资增速。二是政府在对房地产和地方融资平台加以整顿调控之际,积极对冲其可能引致的经济回落风险。近期投资项目审批逐渐放松,表现在新开工项目方面,就是该增速6月以来有所加快,从5月的最低点16%已经回升到7月的29%。
  在经济增长速度仍保持在相当高的水平下,未来2-3个季度可能出现的“滞胀”只是边际意义上的,可称为“轻度滞胀”,与真正意义上的“滞胀”有着较大区别。通胀总体也会在可控范围之内。其一,大宗商品价格大幅回调,减轻了输入性通胀的压力。其二,在国内,政府控制流动性过剩及遏制投资过热的努力正在从根本上解决通胀的源头问题。其三,随着异常气候的逐渐企稳,通胀最大隐患的蔬菜价格正呈现下降趋势。
  其实关于中国经济的全部纠结,在于需理清我们的位置。按照“谷—谷法”的划分,中国经济正处于一个小周期末端与大周期初期的交汇时刻。
  从小的周期来讲,中国经济的周期性回调2007年下半年就已经显现,2007年第三季度开始中国经济季度经济增长率就逐季下降,表明金融危机后经济增速大幅回调有内生的结构性因素。在经济内生性动力尚且不足的环境下,外生性刺激力度的缩减和资产价格回落,无疑将使经济需求减速。6月,产成品库存指数环比上升1.5个百分点达到51.3,自2008年12月以来首次上升至临界点以上。7月该指数回落至49.9。我们已步入二次去库存化(被动去库存)的周期之中。
  由于总需求下降会表现为存货增长而不是严重的产出增速下降,经济增长率不会因为总需求紧缩出现过度向下调整。从此意义而言,中国经济面临的下滑完全是一次需求方主导的周期性调整。
  从长期看,中国经济增长正在迈向新一轮周期的起点。该周期初期,支撑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源动力依旧是投资。此后,中国经济面临从出口驱动转向消费驱动的大转换。由于全球经济的深度调整,在外部需求难以成为经济提速的主要动力,增加的内部需求难以完全抵补外部需求下降的情况下,“十二五”时期经济增速将难以达到“十一五”年均10.5%的水平,有可能回落到9%的增长速度。
  城市化(也称城镇化)是近年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2009年底,中国城镇化率为46.6%。按照发达国家75%的城镇化率来看,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似乎还有很大的空间。中国有自己独特的环境问题,无法跟国外的城市数字相比,从现有的城市基础设施、公共配套设施以及生态环境压力来看,要进一步拓展城市化的空间,中国有必要在下一个发展周期里大力完善现有的基础设施、公共配套,尤其是强化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而在生态环境出现明显恢复之前,本轮城镇化基本已经接近顶峰。中国大中小城市的进一步扩张进程同时遇到阻力。
  中国的劳动力市场上真的出现了某种转折点。这个转折点即为所谓刘易斯拐点。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刘易斯认为,在城乡二元经济中,开始时城市可以不变的工资找到无限多的劳工,因为农村劳动力过剩,但到了某个时刻,城市除非涨工资,否则就不会有新增劳动力进城工作。中国劳动者数量在总人口的比重在2005-2010年之间开始经历拐点,从延续了过去几十年的上升趋势转变为下降趋势。从劳动年龄人口的绝对数量上看,1990-2005年期间工作年龄人口年均增长率0.54%,2005-2010年期间0.31%,2010-2015年期间0.04%。单纯从劳动者数量变化情况看,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有向下调整的需要。
  相关稿件
· 中国经济必须“再次崛起” 2010-08-06
· 陈志武说中国经济 解读中国金融 2010-08-06
· “伪高新”不利中国经济转型 2010-08-05
· 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降中趋稳 2010-08-05
· 中国经济成"世界第二"背后的ipod警示 201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