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责任论”的要害
    2010-07-29    作者:丁刚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近段时间,国际上形形色色的“中国经济责任论”突然增多了起来。一些西方人士把对中国的不满与忧虑,统统转换为中国的“不负责任”。在他们看来,似乎这个世界上所有的难题都与中国有关,都只有靠中国去推动解决。
  “中国经济责任论”其实并不是什么新论,而是在新形势下西方对中国认识的一种反映。这和一些西方人士常常提到的“中国发展的不确定性问题”,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长期以来,一些西方人士在看待中国发展的问题上,往往事先就有一个基本的限定:既不能让中国去重新构建一套秩序,更要防止中国破坏现有的体系。而最佳的应对之策就是,让中国为维护现有的体系承担更多责任。如果中国不这样做,那就是“不负责任”。“中国经济责任论”的要害就在于,西方一些人士想用责任来“套”住中国。
  对中国融入世界,西方是接受的。而且,西方原本的设想就是通过这样的融入,把中国整合到由西方主导的国际体系之中,让中国承担更多的西方不愿或无力承担的责任。说白了,就是要卸掉自己的包袱,让中国人去为他们背。美国尤其如此,因国际金融危机而导致自身实力下降,这样的意图也变得愈加明显。
  但是,由于中国的快速发展和实力的不断增强,特别是在金融危机中,中国不仅坚强挺立,并为拉动世界经济的复苏做出了重大贡献,现有的国际体系已经不能没有中国等新兴国家的参与。正是因为有这些新兴国家的积极参与,全球应对金融危机才会取得现在这样的成效。
  于是,一些感到失落的西方人士开始担心:中国所具有的发展潜力会不会最终使中国超越它们,进而打破由西方主导的现有体制?会不会造成西方利益的更多损失?多年来西方在与中国打交道时一直放不下的这块心病,现在又开始复发了。
  由于历史的原因,现有的国际规则和秩序是由西方国家制订的,也主要是维护西方国家利益的。中国融入这个体系,既要维护这个体系的秩序,又要在这个体系中发展自己。随着中国的实力越来越强,中国逐渐地从被动的融入转向主动的融入,不可避免地对这个体系产生更大的影响。这一点在金融危机后的国际金融体制改革中就十分突出。更重要的是,中国会给原有的利益分配格局带来冲击。
  理解了这一点,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中国承担的责任比以前更多了,反而会有更多的中国“不负责任”的论调冒出来,中国与西方的摩擦也不会因此而减少。
  对于“中国经济责任论”的出现,我们在反驳的同时,也应当对中西的磨合有更充分的心理准备。从表面上看,西方国家对世界政治格局走向多极化的大势是认同的,但是在如何确定西方在多极化格局下的地位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实质上,它又是一个牵扯到利益让度的复杂问题。因此,未来在对待中国发展的问题上,中西之间的认同还会经历相当长时间的磨合,还会有不同的“中国责任论”冒出来,甚至会自始至终地存在于中国走向世界强国的历程之中。
  相关稿件
· 下半年中国经济增长态势不会转变 2010-07-22
· 洪灾“再考”中国经济 2010-07-22
· 梅新育:中国经济的隐性优势 2010-07-22
· 中国经济的“隐性”优势 2010-07-22
· 摩根大通方方: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 2010-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