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全球流动性的蝴蝶翅膀在中国扇动
    2010-01-29    作者:桂浩明    来源:上海证券报

    “蝴蝶效应”是大家所熟悉的:一只蝴蝶在加勒比海轻轻地扇动翅膀,却不料过后在大洋彼岸引起了一阵滔天巨浪。神奇吗?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蝴蝶效应”已成一种常态。发生在美国的次贷风波,最终导致了全球爆发金融危机,就是不久前的一个典型例证。当然了,出现“蝴蝶效应”也是有条件的,一般来说,都是相对强势地区向相对弱势地区传递,而反向传递则较为少见。譬如,反映在经济活动中,往往总是美国经济影响其他国家,反过来,其他国家影响美国的则比较少。
  可是,最近发生的事,却在相当程度上打破了这一“惯例”。中国央行在本月上半月提高了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根据央行的表述,此举是为了促进境内商业银行信贷的更有效运行,做到均衡投放,防止大起大落。事实也的确如此,有关数据显示,在今年1月第一周,五大行信贷便达1800亿,如果保持这样的速度,那今年全年的信贷指标在一季度就会用完。虽说年初信贷投放相对比较多一点,也有其合理性,但是如此快速的信贷投放,毕竟是不太正常了。而要对此调控,提高准备金率应该说是最为温和的选项。换个角度也可以说,央行此举主要还是为了强化对商业银行的信贷约束,这与传统意义上的实施紧缩政策,还是有所区别的。
  尽管如此,中国央行这一措施仍然产生了“蝴蝶效应”,在世界范围引发了很大反响。近期,海外股市以及商品期货市场全面下跌,资金再度大量流向美元等避险货币。对此,不少海外舆论认为,这主要是西方经济界担心中国率先实施紧缩政策,从而对世界经济复苏带来冲击。以他们的逻辑,现在中国已是世界经济增量的主要提供者,来自中国的需求,对世界经济复苏的作用非常大。一旦中国开始紧缩银根,经济增长放缓,那么对大宗原材料的需求就会减少,对先进技术装备的采购也会下降,这必然会对世界经济产生不利的影响。应该说,这种推论未必很客观,事实上,以中国经济目前的实力,实在还担负不起担当世界经济火车头的重任。但问题在于,中国央行提高准备金率以后,世界金融市场的确出现了动荡。这其中的因果关系,可能一时很难讲清楚,要作出相对完整而准确的解释,并不容易。换个角度而言,可以说,在这里,世人的确又看到了“蝴蝶效应”,只是这次蝴蝶是在中国扇动翅膀。
  笔者无意进一步探讨这次中国央行提高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但是准备金率提高所产生的影响与作用,的确不可忽视。也许,至少有这样几点是值得认真关注的:
  虽然世界经济还不能说真正复苏,但由于各个国家以及经济体的情况差异很大,要想在较长的时期采取近乎一致的经济政策,是不现实的。因此,过多从世界经济的角度思考中国经济问题,恐怕要陷入误区。毕竟,现在中国经济增长正逐步恢复到接近金融危机前的水平,这样,在危机时所采取的某些政策就有调整的必要。而一旦调整出现(哪怕只是为提高政策的针对性与灵活性而采取的一些措施),其影响就不可小看。客观上,这很可能是“蝴蝶效应”向外传递的开始。
  过去人们普遍估计,中国不会在美国升息之前升息,退出机制的实施也会晚于美国。之所以会这样估计,就是基于“蝴蝶效应”往往是从美国传递开来的认知。不料,今天的世界经济格局已发生了变化,中国从本国经济实际出发,完全可以独立采取措施而不必顾忌美国的脸色。那种认为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改变具有被动性的观点,已经完全不符合实际了。顺便再提一下,不少人之所以会对今年1月的沪深股市调整缺乏警惕,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不认为中国会主动调整政策,而美国又还没有到可以实施退出机制的时候。显然,这是一种误判。
  这次,蝴蝶在中国扇动翅膀,可以说表明了中国影响力在提升,但又不仅仅局限于这一点。这还提示人们,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关注差异的存在也是必要的,而这尤其更应该成为人们研究经济现象(当然也包括股市)的重要出发点。

(作者系申银万国证券首席分析师)

  相关稿件
· 迪拜“蝴蝶效应”或给股市带来更多精彩 2009-12-01
· 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蝴蝶效应 2009-07-30
· 邯郸银行窃案适用“蝴蝶效应”吗? 2007-04-24
· 全球股市“蝴蝶效应”引出三大教训 2007-03-01
· 粮油涨价的地产蝴蝶效应 2007-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