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供需失衡”正是垄断的结果
    2009-11-26    作者:张贵峰    来源:武汉晚报
    就近来我国南方地区出现的天然气短缺现象,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其根本原因在于天然气需求旺盛导致的供需失衡,并非垄断导致。(11月24日中国广播网)

  天然气需求旺盛导致供需失衡,于是出现“短缺现象”,这当然是一个事实。但是,进而将之视为“天然气短缺”的根本原因,并与“垄断”撇清关系,显然又不符合事实。因为“供需失衡”亦不过是“短缺”一个表象,完全谈不上是“根本原因”。而“供需失衡”本身正是垄断造成的。
  以另一项人们司空见惯的短缺现象——火车票“一票难求”为例,说它是“需求旺盛导致供需失衡”带来的,当然并不算错,但这一“供需失衡”本身又是什么造成的呢?——如果铁路行业是高度开放、充分竞争,而非高度垄断的,火车票的“供需失衡”可能长期存在吗?
  众所周知,市场竞争机制的一个最大优势在于它能通过无形之手,自发地调节市场供需关系,使之保持总体的平衡。而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供需失衡长期无法得到矫正,那只能说明这一市场已被垄断,市场竞争机制已经因人为地阻隔而失灵了。眼下我们的天然气市场正是如此,少数几家寡头不仅垄断着天然气的勘探开采,而且也控制着它的输送、配给等各个环节,其他投资者根本无缘进入、参与竞争。
  这些年我们十分熟悉的“电荒”、“油荒”、“地荒”现象,背后事实上都无一不打着深深的垄断烙印。在“短缺”笼罩之下,整个市场不可避免地成为垄断者易于操控的卖方市场,价格自然只能由其单方面说了算。随之而来,畸高的垄断经营成本和利润,也就轻而易举地被转嫁到消费者头上。
  其实,我们并不简单地一律反对“价格往上走”,只是反对垄断胁迫下的“需大于供”和“往上走”,因为这并非真实的市场化价格信号。受制于这样的“往上走”,不仅正常的市场竞争将被扭曲、破坏,而且消费者的消费权利也将被不断蚕食、盘剥。这正像哈耶克所说的:“就一个竞争社会而言,依赖于这样的事实:若某人拒绝满足我们的愿望,我们可以转而与另一人谈判。但若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垄断了我们命脉的权威,我们就只能寄希望于他的仁慈了。”
  相关稿件
· 乌克兰削减明年俄天然气进口量 2009-11-26
· 天然气紧张是故事还是事故? 2009-11-24
· 张国宝:天然气紧张根本原因是供需失衡 2009-11-24
· 中国为何出现“天然气荒”? 2009-11-23
· 天然气荒背后是否有逼宫涨价 2009-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