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保护压力短期难以下降
    2009-11-10    作者:杨丽花    来源:证券时报
    近日,贸易保护再度升温。5日美对华输美油井管征收最高达99.14%的反倾销税;6日中国商务部对美国汽车产品发起“双反”调查;同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初步裁定对从中国等国进口的铜版纸等产品征收“双反”关税。中美商贸联委会上双方一致承诺“共同反对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不出台新的贸易保护措施”,仅仅一周时间,距美国总统奥巴马访华也只有十天左右,贸易摩擦又重新升级。
  中国成为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最大受害者。商务部据计,今年前三个季度,有19个国家对中国产品发起88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总额为102亿美元,调查案件数量及涉案总额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29%和125%。其中,美国对中国发起14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总额达58.4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大幅上涨639%。
  奥巴马访华能否解决中美贸易纠纷,还不得而知,但双方共同努力化解分歧的努力是非常重要的。从长远来看,贸易保护主义不利于经济恢复和发展,结果是两败俱伤。中国单方的努力无法抑制住贸易保护的升温,有人把问题的解决寄希望于奥巴马访华。笔者的一位朋友就职于一家外资咨询公司,服务内容包括与贸易相关的特别调查和诉讼支持服务。自金融危机以来,许多外资企业的业务受到影响,而他们的业务却是不断增加。这位朋友的忙碌中,也让人感觉中美贸易摩擦不会那么容易结束。
  这位朋友正在做哪个行业的商业调查,作为商业机密,不便透露。但是至少表明,外企仍然在中国进行商业调查,以搜集证据和借口,这些在明天都极有可能演变成我国产品即将遭遇的另一起贸易保护案。
  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经济形势是深层原因。而各国政府面临的国内经济、政治的双重压力才是政府最终确定贸易保护政策的直接原因。国内经济、政治的压力来源就是各个行业、企业对与国外产品竞争中,对自身环境感到不满意和难以维系。企业自身的生存、行业发展以及企业员工都面临困境,他们需要通过打击国外竞争者改变这种状况。打击对手需要政府的支持,于是在各方面给政府施加压力。政府面对国内经济的大局,也会本能地保护本国产业。
  但是具体来讲,这些所谓的保护性政策都是自下而上的传达。政府面对国内的压力,衡量各方面权益后作出是否实施和在什么时间实施对本国该行业的保护。
  贸易保护主义会不会持续下去?目前看,很多外资企业或是行业组织都在积极推动政府实行保护政策,国内经济、政治的压力继续上升,而各国政府有没有能力和决心抵挡住这些压力,各国政府在贸易保护问题上能不能达到共识、找到解决方案是问题的关键。对我国企业而言,也不能把希望全部寄托在政府之间的谈判和协商上,多方应对才是硬道理。
  相关稿件
· 贸易保护倒逼中国制造业脱胎换骨 2009-11-09
· 中美承诺不出台新的贸易保护措施 2009-10-30
· 反制“后危机”时代的新贸易保护主义 2009-10-28
· 贸易保护和施压人民币是要中国为危机买单 2009-10-22
· 用产业升级对付贸易保护主义 2009-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