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民企迎国资能否破解矿难乱局
    2009-09-01    魏英杰    来源:晶报
    一场轰轰烈烈的煤矿兼并重组正在山西进入高潮。据称,通过这一轮“中国规模最大的企业重组行动”,“煤老板在山西将成为历史”。
  不少人就此猜想,像黑色记忆般的山西矿难就算无法“永别”,也该大幅度减少了。就事实论,山西多矿难,而问题又多出在小煤矿、煤老板身上,难怪有人感觉“还是国有大矿靠得住”。更有人认为,利用国有大矿资金和技术优势及其博弈能力,还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和官员腐败现象。
   这些说法看似不无道理,却难免让人困惑:既然国有大矿好处多多,以前为什么要改制让民营资本进入?这样说来,其他领域是否也该尽快“国进民退”,一统江湖?不得不说,这些问题涉及国企和民营资本的作用及其定位,远比企业重组的事情本身严重而复杂得多。
  大致可以这么讲,以往国企改制主要为了解决效率问题,现在“国进民退”则更多重视公平问题。以往山西坐拥矿山,却无法发挥更大效益;而民营资本进入后,效率和效益都提高了,种种社会问题却也随之而来。“带血的煤块”道尽了山西煤矿产业的辛酸和沧桑。还要看到,以往山西是有煤“没市场”,但在资源紧缺大背景下这个问题已不难破解,故而相对集中的产业模式目前似乎对经济发展更为有利。正因如此,改变似乎已是势所难免。
  可这样的话,还得追问一句:究竟什么原因导致小煤矿矿难不已,问题丛生?人们尽可以把矿难、污染归咎于煤老板见利忘义,搞得舆论怨声载道,以至于现在都没什么人替他们说话。但别忘了,企业可以分国有、民营,资本的作用却没什么本质不同。如果我们承认,不想赚钱的企业肯定不是一家好企业,或者说赚钱的同时不丢掉社会责任的企业才算得上一家好企业,那么,怎样才能促使企业符合市场的道德原则呢?
  我想不管怎么讲,市场监管无疑是其中的决定性因素之一。相应法规和政府监督行之有效的话,“坏”的企业会不断被清除出市场,或者得到相应的惩罚。反之,当一个行业“害群之马”成群出现,就不能不反思市场监管是否失去必要的约束力了。近些年来山西矿难不断,一再关停小煤矿也难以遏制,这就说明,即便煤老板集体道德沦陷,当地煤矿产业的整个监管体系无疑也存在着很大漏洞。
  在这种情况下,采取“卸磨杀驴”的办法兼并大部分小煤矿,当地煤矿产业的秩序重建恐怕仍然是一个待解谜题。采取兼并重组、“国进民退”的模式能否一劳永逸地解决矿难、污染、腐败等问题,至少目前也还不能抱过分乐观的态度。这且不说,以政府为主导的这样大规模的“国进民退”还可能形成模仿效应,从而挤压民营资本的发展空间。而实际上,山西煤矿的重组模式自有其特殊性(煤矿属于资源性产业),就算当地搞成功了,恐怕也不能简单成为其他地方仿效的样本。
  我还注意到一个细节:当地上千个矿被整合后,巨量民营资本何去何从成了关注焦点。有地方煤监局官员忧心忡忡地表示:“这些资金大概有几百上千亿,汇集到任何一个行业,都将是一场灾难。”这话听起来好像民营资本就一定是黑色的,而钱落在国企那里就一定是红色的。民营资本被“妖魔化”的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这么说绝非为煤老板叫屈——该群体有必要为自己的短视行为及灰色操作承担后果,只是想提醒一点:这轮煤矿资本重组的背后,其实就是对国企和民营资本的“价值重估”;而个中一些问题已超出资本的运作形态,不能以企业的具体表现来衡量之。说得更明白一些,把矿难和煤老板直接挂钩,却不考虑当地煤矿产业的整体问题,很容易陷入“驱民企、迎国资”的简单思维。
  所以,对于这场大规模企业兼并重组,个人看法可谓喜忧参半,甚至忧大于喜。倘若兼并重组有利于解决矿难等问题,这将是所有煤矿从业人员之福;如果这么做仅仅是国有大矿得利,或者说问题并不尽在于资本的归属,民营资本则可能白白成为这轮改革的牺牲品。
  相关稿件
· 破局“富二代”江苏为民企培养少帅 2009-08-17
· 三条民企指数将于25日发布 2009-08-10
· 亏损国企为何能并购盈利民企 2009-08-05
· 通钢事件:谁造就了“过分聪明”的民企 2009-08-03
· 为中国民企一辩 2009-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