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亚特与南汽8年“情缘”为何一朝分手
    2009-07-15        来源:解放网-解放日报

  从1999年合资到2007年分手,菲亚特与南汽的“姻缘”存续了8年。这次分手使南京菲亚特成为继1997年广州标致和2002年贵州云雀合资失败之后,第三家解体的合资汽车企业。这些年,合资企业大多在中国市场如鱼得水,但南京菲亚特却“倒下”了,为何?

  合资双方理念不同

  南汽与菲亚特失和,主要在于中外双方对中国市场的不同理解。
  南京菲亚特商务部一位管理人员曾表示,“合资”必须合心、合力,否则就过不下去。
  在中国汽车市场井喷的时候,因为南京菲亚特的业绩不够理想,菲亚特一直不肯拿出新产品。南汽集团因为名爵项目,短期内不可能追加投资,这让其2010年前完成30万辆汽车销售的市场战略很难实现。
  一位曾在南京菲亚特工作过的管理人员分析说,如果说双方合作走到尽头的原因,可能是双方股东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但是战略定位问题不是最主要的问题,在合作过程中缺乏沟通、双方理念上的差距更为关键。
  菲亚特过分强调其主导性,中方人员频繁变动就折射出双方的矛盾。外方要在中国作出强势的姿态,要有话语权,而中国人有自己的文化,会采用另一种方式表达。
  据了解,南京菲亚特合资的外方也想在中国推新车型。当初派力奥推出不久,意方就决定将多宝拿到南京生产,但是在双方投入两亿多元、生产线都准备好后,意方又单方面决定不干了。
  “归根结底就是听不进中方的意见,过于自信。南京菲亚特合资时,双方一致同意保留南汽自己的轿车品牌英格尔。然而没过几年,英格尔最先被驱逐出南京菲亚特厂区。”

  “换人”快过“换车”

  作为一家整车合资公司,南京菲亚特在新车型引进方面速度缓慢,其管理层的“换人”却相当频繁。情况不好的那几年,主管销售的负责人几乎年年更换,一些管理者甚至“三上三下”。
  从第一任CEO茅晓鸣到2007年8月上任的余久峰,8年南京菲亚特已先后换帅多达5人。除了CEO之外,中高层的人事变动更加频繁。以商务总监为例,成立以来8年,这一职位的任职者已多达7位。
  评论人士认为,南京菲亚特“换人比换车快”,无法适应中国车市的竞争。相反,频繁的人事变动,使公司政策失去连续性,严重损害了企业对员工的凝聚力,也贻误了抢占中国市场的大好时机。同时还把企业的矛盾和危机暴露给了外界,引起消费者的担心。

  引入车型“落后”导致市场边缘化

  远在意国的百岁老人“菲亚特”拥有梦幻般的传奇历史,旗下拥有诸如“法拉利”、“玛莎拉蒂”、“蓝齐亚”等多个世界顶尖汽车品牌;而引进中国国产的菲亚特旗下则生产派力奥、西耶那、派力奥周末风、派朗4款小型家用轿车。
  据数据显示,从南京菲亚特成立以来的8年时间,销量不到18万辆。在当时所有跨国车企大幅增长的背景下,南京菲亚特成为惟一销售负增长的企业。菲亚特进入中国的时间并不晚,与之合作的南汽也不弱,可是多年来,菲亚特始终对车型的引进有所保留,以至于一次次贻误战机,车型的匮乏直接导致了南京菲亚特被市场边缘化,也将这场婚姻推向了“终点”。

  相关稿件
· 菲亚特高层首谈“广菲”合作 2009-07-13
· 广汽与菲亚特7.4亿美元合资建厂 2009-07-08
· 菲亚特牵手广汽 战略转型是关键 2009-07-07
· 菲亚特已就收购克莱斯勒资产正式达成交易 2009-06-11
· 克莱斯勒与菲亚特交易暂缓 2009-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