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先采购国货”只是一杯可乐
    2009-06-16    陈一舟    来源:人民网
    我国自去年11月开始逐步实施“4万亿”拉动内需政策以来,全国的基建、道路投资等工程红红火火地展开。6月4日,发改委与工业和信息化部、监察部等其他八部委联合发文《关于印发贯彻落实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强工程建设招标投标监管工作意见的通知》,强调政府投资项目属于政府采购,应当采购本国产品。(《中国经济周刊》6月15日)
    政府投资项目属于政府采购,应当采购本国产品,这无需争议,更谈不上是对于非国货的歧视。而实际上,在现实的政府采购中,受到歧视不是洋货而是国货。中国制造自主创新力不高、品牌竞争力不强,根子是因为缺乏核心技术,而缺乏核心技术的重要因素就是效益太低导致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投入不够。故而,九部委联合要求“国货优先”,意在促进国货自主研发、科技创新的进程。这是政府的责任,而不是贸易保护。
  不过,在我看来,要求“优先采购国货”只是一杯可乐,只能解一时之渴,而非长久之计。或者说,“优先采购”是一个“桥梁”,桥的那头应是一个有市场调节的规则平等的平台,让国货去与洋货进行竞争参与,这才符合符合市场规律和相关法律。然而问题却是,国货目前无法与洋货处在一个平等的平台上,尤以政府采购为甚。
  政府采购拒绝国货,不是很多人想象中的“崇洋媚外”那么简单。我以为,问题的症结在于政府采购机制的不规范——违背招投标惯例随意乱设门槛、无视公平竞争原则制定“采购规范”、人治思维凌驾于比价采购规则之上等现象,在当前政府采购中仍普遍存在。在这种想招谁就招谁的机制下,拒绝国货几乎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那么,为什么一些地方会对洋品牌“一往情深”而对国货却避之唯恐不及?问题的关键还是价格。近年来,国际知名品牌纷纷飘洋过海参与国内市场竞争,在前所未有的冲击下,诸多民族品牌由于缺少核心技术,只能采用低价策略来确保市场份额,虽然价格往往比洋品牌低很多,但也往往更接近成本,这样可榨的“油水”就不多了。而洋品牌由于具有技术优势,具有高定价的空间,在客观上也打开了高回扣的空间。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政府采购机制不规范,在一些地方采购的天平自然就开始悄悄向洋品牌倾斜了。
  容易受权力干扰的采购机制和“猫腻空间”,才是一些地方政府采购拒绝国货现象背后的真问题。换言之,国货的最大敌人是权力主导的不透明、不公开、不规范的采购机制,所谓的“国货歧视”只是表象。只要解决了这个问题,政府扶植国货的责任必然会引导市场,国货才能真正走出“优先采购”的政策摇篮,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相关稿件
· “优先采购国货”只是一杯可乐 2009-06-16
· “采购国货”并非贸易保护 2009-06-16
· 中国采购团四面出击的三层意义 2009-06-12
· 第二届中国绿色采购高峰论坛在京召开 2009-06-05
· “采购首发团”已落实逾22亿美元采购订单 2009-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