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发展整体定位(下)
    2009-01-16    刘汉林    来源:经济参考报

  3、企业整体发展的管理定位——调集企业各种资源于一体,为企业管理提供组织保障。

  管理是通过组织生产力、协同劳动,使生产过程联系为一个整体所必需的活动,是在任何一种结合的生产行为中都必须进行的活动。社会机构,特别是工业企业中的领导、指挥和决策管理,是一种普遍的管理职能。在现实生产实际过程中,这种普遍的职能都面临着同样的基本任务——管理者必须为他所管理的企业指引方向,必须深入思考本企业的社会职责,制定发展目标,为实现本组织的社会使命而组织各种资源。因此,彼得·德鲁克形象地比喻管理是一种器官,是赋予机构以生命、能动、动态的器官。没有机构,就不会有管理。但是,如果没有管理,那也就只会有一群乌合之众,而不会有机构。马克思也指出:一切规模较大的直接社会劳动变成共同劳动,都或多或少地需要指挥,以协调个人的活动,并执行生产总体的运动——不同于这一总体的独立器官的运动——所产生出各种一般职能。
  企业管理是指企业为实现自己目标,对企业的各种资源与组织进行的有意识、按程序、不间断地进行协调的活动,是一门综合艺术。在“综合”上涉及到企业管理的基本原理、自我认知、知识智慧和组织领导,又涉及实践和运用。企业管理的目的是实现企业设立目标,提高企业活动的生产效率;管理客体是企业的各种资源和组织;管理方向始终是围绕着某一点进行的,方向不明确,管理便无从着手。即管理是一种活动,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的团体活动,不是盲目的、无计划的、本能的自我活动。同时,管理又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协调过程,主要协调企业的人与事、人与物、人与人、事与物、事与事、物与物之间的活动和利益关系。通过管理,企业不但可以维持企业组织本身的存在、不断发挥自己的作用,又可以提高企业组织的经济效率,让一个企业的资源最优配置与最优利用。这就要求企业在发展过程要做好计划、组织、激励、控制、协调等五个方面的工作,科学决策,统筹兼顾,合理安排。

  (1) 计划管理。是企业根据内外部的实际情况,权衡客观的需求和主观的可能,通过科学的调查、分析、预测,提出在未来的一定时间内企业管理所需达到的具体目的和实现目的的方法。

  (2) 组织管理。从动态上讲,组织是指维持与变革组织结构,以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从静态上看,组织是指反映人、职位、任务以及它们之间的特定的关系。通过组织管理,将会产生使在经营行为中的各个要素、各个环节,从时间上、空间上科学地组织起来,使每个成员都能接受领导,统一行动,从而产生新的、大于个人与集体功能简单加总的整体效果。

  (3) 激励管理。心理学家们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动机所引起,动机是以内心需要为根由的,而行为目的是想满足内心的不断需要。可见,动机是刺激内心产生需要的根源,行为又是满足、迎合内心需要的。通常情况下,人的一切内心需求,如欲望、需求、希望等都可以成为刺激、激励人产生动机的动力。最好的企业管理就是如何刺激他人产生工作动机、欲望。

  (4) 控制管理。控制是企业在动态变化的环境中,为保证实现既定的目标而进行的检查、监督、纠正、校编等管理措施。是保证管理朝着预定目标前进的重要手段。企业根据不同管理需要,可以运用事前、事中、事后,直接与间接、集中与分散等控制手段。并始终围绕:一是要具有全局观念,围绕企业整体工作协调推进,有计划、有步骤地展开;二是控制工作的重点是未来发展;三是应制定相关的标准,做到心中有数;四是要做到“以人为本”,符合有关参与人员的要求使人能够正确理解并自觉执行,以便推动企业控制过程的顺利进行。 

  (5) 协调管理。是指企业在管理过程中要正确处理企业内外各种关系,为企业正常运转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以有利于企业目标的实现。协调的目的是使企业一切工作都能和谐相处、协调配合,以利于企业取得成功。
  企业整体发展的管理定位是企业管理实现科学化,投入最小化,产出最大化,符合社会化的生产组织行为。科学而又合理的管理既是制约企业经济社会效益得以提高的瓶颈,又是影响企业社会形象得以美化、声誉资本得以增强的命脉。

  4、企业整体发展的创新定位——保持自己的新颖性,为企业管理提供自我亮点。

  创新的本质是不断更新企业所提供的产品或者服务以及不断改进生产和传递产品或者服务的方法。企业要把创新活动根植于长期以来形成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的各种行为模式中去。每个企业应在借鉴他人创新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管理的各种因素形成自己的特色,创造出具有强烈的企业个性。同时,创新也是企业各个部门、每位员工的工作职责,体现在企业管理的各个阶段上。
  实践证明,成功的企业必将是具有个性化、活力化特征的创新型企业,是能够创造出与众不同的产品和独具特色的经营方式的企业。创新既是一种行为,更是一门学科,特别是在心理文化层面上源自民族习惯、文化认同的历史沉淀而对人们的价值观产生难以估量影响的今天,需要管理者们仔细体察、深刻把握。创新型企业能够利用产品和服务的差别化,使自己在市场上的成功占有率、盈利能力、成长率、股票市值、社会影响等方面优于竞争对手,处于引领市场潮流的地位。也就是说,一个企业只有持续不断地更新其产品和工艺及其管理,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创新理论最早是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这本书里提出来的。他当时提出来的定义是说,创新是指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组合,包括开发一种新产品,采用一种新方法,开辟一个新市场,获得或者控制原料或半成品的新来源,以及实行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当然,从1912年到现在,创新的概念也在不断地发展。时至今日,企业整体发展的创新定位至少要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 创新内容。要全面化、系统化,避免片面化、单一化。为适应科学技术、经营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要不断地进行战略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观念创新、营销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把创新意识、创新观念贯穿、渗透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整个过程,作为经常性的主要管理职责。不要认为创新只是在生产研发阶段,是科研人员基本职责,与企业的其它管理部门和其他人员毫不相关。

  (2) 创新主体。要求企业的每个员工,都要有创新意识。自动化信息管理系统不断地进入企业,把企业的各种人力资源逐步从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从而为他们将大部分时间用于创造性劳动,研究新问题、新动向、新思想、新方式,使他们成为创新型工作者。

  (3) 创新环境。企业要为员工发挥创新提供相应环境。如企业要为全体员工创新才能的发挥建立新的机制,激励员工不避风险、不怕失败,勇于创新探索。

  (4) 创新过程。无论企业的具体情况多么纷繁复杂,创新过程的本质却是一致的。就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找到解决被管理问题的诸多方法,以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来处理问题的过程。一般来说,企业的创新过程由以下几部分构成:一是寻找创新的需求;二是筛选企业所面临的创新机会最有战略意义的创新项目上;三是对企业所选择的创新对象提供资源;四是实施创新活动;五是归纳总结。创新的关键是精心设计和控制创新实验,使失败的概率最小化,同时确保能够从失败中不断吸取教训,以避免在后来的工作中犯同样的错误。反思其得与失,总结成功与失败是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通过反思和总结,可以帮助企业找到改进创新的方法,从中获得相关的知识,为下轮的创新建立新信息源。

  (5) 创新团队。企业要想自己的创新工作发挥高效率,应当组建自己内部的创新组织,发扬团队协作精神。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具备与生俱来的发现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但当具有不同技能和判断能力的人在一起进行创造性活动的时候,又往往能取得不同凡响的业绩。在组建创新团队时,应当考虑的因素有:一是结合企业发展整体定位的远景规划;二是组建恰当的研发机构。具体采用什么模式,不同的企业可以灵活掌握;三是选定领军人物。不同的领军人物会产生犹如“一只狮子领着一群羊”和“一只羊领着一群狮子”的效果;四是有团队合作的基础保障。排除一切不利于团队合作的干扰因素,如等级之分、资格排序、学位高矮等;五是激励措施。充分挖潜个人智力,使团队成员持续性和拓展性地发挥自己能量;六是全面沟通与广泛参与。保持企业内外的有效沟通,纵向的、横向的、社会的、政府的、学术机构的等;七是广泛关注外部信息;八是鼓励团队成员不断学习。以学习带动创新、用创新反推学习。这样,使企业创新组织目标明确,剔除创新过程的官僚作风,减少交流的障碍,建立起平等交流机制,利于先进观念的广泛传播、推广、运用。
  创新是企业管理的永恒,是企业发展的活力所在。高效的企业创新为企业管理提供自我亮点。同时,创新也是一个管理过程,是企业资源、技术、市场、组织相互作用的管理过程,是企业不断学习与不断变化的管理过程,是一项集破坏性、风险性、成本性于一体的管理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个人和组织会采用不同逻辑思维与行为方式来判别、来认识。而企业的创新特别是管理创新恰恰就是要让企业克服这种惯性,力图改变现状,用创新的、发展的、未来的企业管理眼光来挑战过去企业管理中的陈规与陋习。只有这样,企业才会有生生不息的发展动力、竞争实力,才能在竞争如潮的市场中永占鳌头,也才能自己的生产管理产生相应的新生力量。
  最后,企业发展的整体定位,是企业在找准自己市场定位的基础上,如何运用文化定位、管理定位、创新定位,四位一体,相互作用、相互烘托,充分展示自我长处和优点,以不断开创市场。(全文完)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相关稿件
· 论企业发展整体定位(中) 2009-01-09
· 论企业发展整体定位(上) 2008-12-26
· 集团整合提速 秦川发展整体上市预期明确 2007-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