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息之际更宜启动社会福利方案
    2008-10-31    作者:刘彦    来源:新闻晨报

  为应对中国经济的“降温”态势,央行29日又一次出台降息方案,将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下调0.27个百分点。这也是本月内第二次降息。
  月内两次降息,无疑是政府运用货币政策刺激经济的积极信号。降息有助于降低企业和消费者的借贷成本,并将间接增加货币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然而,在产品终端消费需求不足的大背景下,货币政策的作用可能有限。此际,更宜谋求从民生角度启动更多增加实际购买力的方案,包括减税、增加社会保障等积极财政政策宜早日出台。
  目前国内经济面临的矛盾主要是两种:一是因出口等外部需求快速变化而导致的需求不足,亟需由国内需求来填补并替代;二是前几年因固定资产投资过多过快,从而引发了固定资产投资过热过剩,并出现了产能过剩和重复投资现象。其具体表现则是房地产市场投资过热、资产价格上涨过快、钢材水泥等原材料价格上涨过快和CPI过高等。这也是上一轮宏观调控所要致力解决的问题。
  仅仅靠货币政策,未必能完全实现保持经济增长的目标。首先,因为各银行在全球经济危机阴影下,为控制风险,惜贷心理必然严重,并不会很快增加其贷款规模。这从银行此次降低个人首次购房利息和首付比例时,严控二次购房和继续控制向房地产商的贷款等政策中可以窥见端倪:正是因为对经济预期不明朗,如果一旦放开二次房贷和面向房地产商的贷款,无疑等于加大了银行贷款的风险程度和风险比例。基于此,期望降息政策能够迅速增加市场中的货币供应量并由此增加货币政策的传导能力,显然并不现实。而且,即便企业能够因降息而得到更多的资金来扩大生产,但如果在终端消费者那里,其最终需求难以启动,货币政策的调控作用也会得到抑制。
  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石油等资源型产品价格下降并导致国内CPI下降,并不能说明前一轮的投资和产能过剩已经得到纠正。事实上,标志工业品价格的PPI指数并未大幅下降,也可算作产能过剩并未得到彻底纠正的一个佐证。因此,不管是降息还是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都应更加谨慎。
  由是观之,拉动经济的最优方案,不是增加企业生产和投资,而是直接增加消费者的消费能力,以增强对终端产品的最终需求。消费能力不仅取决于货币成本,更在于消费者手中有没有真金白银。即便消费者对于经济的信心在各种政策出台的背景下有所恢复,消费也需要老百姓手中真的有钱或者改变储蓄习惯才行。
  但国内消费者如何才能改变储蓄习惯并迸发强劲的购买力?在工资等预期收入并不能快速上涨、因教育医疗等公共产品缺失而导致储蓄过高的前提下,除了直接提高农产品的价格以增加农民的收入之外,启动包括减税、提高社会保障金额、增加医疗、教育等公共产品投入等在内的社会福利政策,是直接增加消费者最终消费能力的最佳选择。虽然减税会带来一定程度上的税收损失,但在目前中央和地方财政并未演变为公共财政的前提下,财政内部腾挪调整(比如进一步减少行政支出、严控大项目投资支出等)的空间很大。并且,增加每一民生福利的直接投入所产生的传导效应,也比降息和增加铁路等基础设施投资高得多、优质得多。

  相关稿件
· 两个月三次降息的背后 2008-10-31
· 央行再度降息乃顺势而为 2008-10-31
· 救市+降息:未来楼市将呈现“L型”走势 2008-10-31
· 各界解读央行降息:政策累积效应将逐步释放 2008-10-31
· 降息已经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共同选择 2008-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