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房地产预警系统不至于失灵
    2008-07-29    作者:李记    来源:重庆时报

  风口浪尖上的中国房地产,迎来了一项预警系统。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消息称,“房地产预警预报系统初步设计概算”已获批,这寓示着囊括全国40个城市的房地产预警系统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相关新闻见今日本报5版)

  房地产预警预报系统至少可以起到两方面的作用。一是监管层可通过掌握真实的交易量与交易价格,及时发现并纠正在营销环节哄炒房价的行为;二是监管层可通过该系统即时了解市场的变化情况,使其调控政策的出台更具针对性和时效性。显然,公众期待这样的预警系统,能很好地承载起各方的期冀,最大限度地发挥其预期作用。
  对于一项预警系统,其基础性支撑,就是相关数据统计的翔实、准确,能够做到覆盖全面。如果这项基础性工作做得不够扎实细致,各个数据库的构成必将出现技术性软肋,相关信息的分析、研究成果的给出、调控政策的制订,也注定难以真实反映现实情况。如此一来,“房地产预警预报系统”将可能陷入失灵的危险,涉及其中的相关政府部门及其地方政府的威信也会受到损害。
  问题是,既往中国的房地产数据统计却留有太多的尴尬与遗憾。比如,在前阶段那场沸沸扬扬的“房价赌局”中,徐滇庆教授支撑自己言论的数据来自于国家统计局,而评论人牛刀用的数据则来源于深圳国土房产局。来自不同途径、实际大相径庭的数据,使“房价赌局”在普通人看来,更像一场“达芬奇密码”之争。
  其实,房地产数据打架的现象由来已久。统计数据打架的情况,时有发生——国家相关部门提供的数据和地方政府的数据屡屡“顶牛”,而这些官方数据又和公众的实际感觉呈现明显的割裂。
  为此,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今年1月曾表示,国家统计局将推进房地产价格的统计改革,以矫正数据“打架”乱象。在房价统计中将把普通住宅和高档住宅归类为商品住宅,而经济适用房则作为保障型住房来统计。显然,也只有注重统计方法的准确性,房地产数据统计才能经得起推敲,真实反映市场现状。否则,就会出现此前的数据系统性差、无连续性、时间滞后等问题。
  事实上,房地产数据统计从来都不是简单的“技术活”。确保统计数据的科学、真实、权威,仅在统计方法的准确性和统计系统的可信度方面做功课是不够的。各种非技术因素无孔不入的渗透,也是导致统计数据失真的主因。
  所以,数据统计技术革新之外,尚需抽离各种权力在场的掣肘和利益渗透的干扰。比如,各级地方政府应该及时剥离它们在房地产市场中的利益参与和利益主导身份。
  具体到房地产预警预报系统构建,各级地方政府应力争做到不干扰、不添乱,确保数据统计工作深入、全面、独立进行。与此同时,数据统计工作,毕竟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在“房地产预警预报系统”中,由数据统计到相关信息的分析、研究成果的给出、调控政策的制订,都是裹挟各方利益、受到各种因素影响的系统工程。如何保证这些系统转化的纯洁,如何使这些转化发挥出应有的效力,尚需各级政府部门把握好介入的“度”,不过分干预,又能保证预警系统的正常运行。
  不言自明,从当前情况看,不失灵的“房地产预警预报系统”才能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一举多得地在保障性住房建设相关政策调整等方面发挥作用。从长远眼光看,不失灵的“房地产预警预报系统”构建是“对事不对人”的民生工程,事关民众福祉,更见证各级政府的责任担当。

  相关稿件
· 房地产预警系统应首重金融警情 2008-07-29
· 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需要"信息鹰眼" 2008-07-29
· 二线城市房地产困局的缩影 2008-07-28
· 厦门市统计局: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大幅下降 2008-07-28
· 统计显示河北重点城市房地产“价高售少” 2008-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