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高物价,减税可能有多大?
    2008-07-11    本报记者:方烨 实习生:刘颖雯    来源:经济参考报

  [开场白] 面对去年以来逐步走高的物价,老百姓普遍感到生活开支明显加大,同时不少企业也面临资金紧缺、效益下滑局面,如何缓解群众生活压力以及企业经营困难?有观点认为政府应该采取适当减税等措施,让利于民,此办法是否可行?各方人士对此都有自己的见解。

呼吁再次上调个税起征点

  尽管距离上次上调个税起征点仅有半年左右,但是面对高企的物价,专家已经开始再次呼吁继续上挑起征点,以扩大群众的消费能力和对物价的承受能力。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魏杰表示,当前物价上涨过快会导致通货膨胀;投资品价格大涨会引起经济过热;资产(股票和房产)价格涨幅过高带来经济泡沫;事实上是因为市面上流通的人民币过多。而货币流动性过剩,根本原因则在于我国国际收支的失衡。要解决国内经济目前面临的问题,最根本的解决方法就是调节国际经济收支失衡,改变原先主要依靠出口和外资拉动的经济发展模式。
  但是调节国际经济收支失衡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做到,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要想尽快并且平稳地解决问题,国内市场必须启动起来,拉动内需,这包括个人消费和公共消费。
  拉动居民个人消费,提高收入是最好的办法。魏杰表示,目前美国人的财产性收入已经占到家庭总收入的45%,接近劳动性收入,而我国人均财产性收入还不到家庭收入的2%。提高居民收入,抬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是一个渠道。
  不久前,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许善达也呼吁:“物价上涨对低收入群体的影响最大,我觉得工薪阶层个税起征点提高的幅度可以适当大一点,以此实现低收入群体安居乐业,保持社会的稳定。”
  许善达明确表示:“个税起征点还有上调空间”。对于没有达到个税起征点标准的低收入群体,许善达建议,政府要增加教育、医疗等公共开支,进一步减轻低收入群体在这方面的支出增长。

停征利息税正当其时

  “利息税现在到了该停止征收的时候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融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王福重说
  征收利息税的主要目的应该不是取得财政收入,而是公平分配。利息税确实具有征收简便,征税费用低的特点,但这是因为商业银行做了大量基础性的工作,代扣代缴税收。商业银行承担了费用,而且可能不低。现在CPI不断攀升,储蓄的实际利率已经是负数。按照所得税的税收精神,不但不应该征税,还应该对亏损进行弥补。因此,在目前负利率的时候,对存款利息课税的依据已经不存在。

降低商品税给企业减负

  无论是提高个税起征点还是减免利息税,更大的作用可能是提高消费者对物价高企的承受能力,如果要更准确的降低物价水平,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林森博士认为,可以考虑降低商品税税率,进而减轻企业税负,最终降低物价中的税负。
  林森说,中国人对于税收的贡献,主要不是通过个税,而是通过其他税种。比如,每个人都要消费,而消费品中含有种种税收,税收占商品价格的百分比,一般在两位数,每斤2元的食盐中,就有0.29元的增值税和0.03元的城建税。所以,我们真正负担的税收,是看不见的商品税。根据财政部发表的《2007年财政收入增长结构分析》,流转税(即商品税)依然是我国的主体税种。加上关税,则商品税占税收总额的比重是57.4%。
  那么这些税收都是从哪儿来的呢?林森表示,都是从商品或服务的终端价格中抽取的。由于商品税的隐蔽性,人们不大明白商品税是可以转嫁的。事实上,它虽然不是由消费者亲自交给税务局的,但这笔钱却是通过售价由消费者承担的。
  从《2007年财政收入增长结构分析》中,可以看到几项商品税大幅增长的原因。增值税增长的原因之一是价格上涨;营业税增加的原因,也包括房地产价格大幅上涨等因素。这清楚地表明,物价和房价的上涨,水涨船高带来了税收的增长。税收和物价上涨一起,给百姓的生活雪上加霜。“在这种情况下,我以为有关部门可以在适当的时机考虑适当调节商品税税率。”林森说。

下调银行营业税以便非对称加息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
  郭田勇说,国内的通胀压力要求央行采取进一步紧缩的政策,但是面对企业资金链压力,应该采取非对称加息政策,即只提高存款利率而保持贷款利率不变。
  采取非对称加息的做法好处有四:有利于稳定日益加剧的通胀预期;有利于推进银行业战略转型;有利于保护居民的财产性收入;非对称加息并适当放开存贷利率的上下浮动空间有利于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推进。
  但这是以下调银行营业税为前提的。郭田勇说,由于利差收入构成我国银行业的盈利主体,如果采取非对称加息措施,显然将对银行经营业绩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对此,政府应该适时下调甚至是取消商业银行营业税,在这“一增一减”的效应下,可以给予商业银行业务转型的缓冲期,不仅有利于商业银行未来的发展,还有利于目前国内宏观调控的顺利实施。

大家谈

放水养鱼
  ■ 庄声
  在当前物价高位运行的情况下,居民的实际收入应该说是下降了,他们实际生活水平也在下降。提高工资可以消弭一部分,但同时也可能引起物价的更加上涨,再说,对于除国家机关和国有企业外的其他企业职工来说,涨工资并不现实。那么,对企业和个人减税,应该是一个现实而有效的措施。而只有放水养鱼,国家经济才有后劲。
  其实,减税的好处十分明显,它将减轻企业负担,在收紧货币政策、预防通货膨胀的框架下,避免经济因过紧的流动性而导致衰退,从而消除资产价格上的泡沫。减税如果辅以某些激励企业提高职工工资的政策,还将普遍提高居民收入,减税是将财富还于国民的最直接途径,从中长期看,减税是增加企业投资、扩大内需的有效手段,能有效延长我国经济的繁荣周期,这最终将使国家财力得到可持续增长。
  在次贷危机面前,美国拟定了一项规模约1000亿美元的振兴方案,美国刺激经济发展的主要路径是,通过退税、减税与福利、保障水平的提高助推企业发展,提升国民消费能力,使企业因减税获得更大的发展机会,国民消费能力因保障水平提高而得以提升,国家经济自然也就能随之得到康复与重振。所以美国有关方案紧紧抓住促进企业发展与国民消费能力提升这一稻草,作为该国经济走出衰退的根本举措。
  无论是退税还是减税,说到底都是国家向民众让利。而国家向民众让利并非二者之间利益的此消彼长,因为国民消费能力与福利水平提升及企业的更大发展能从根本上促进国家经济发展,而这实际上也就会不断增加国家的财税收入,也就是说,不单是民众,国家自身其实也是向国民让利的受益者。
  在过去的五年里,中国税收已累计达17万亿,比上一个五年增加了10万亿,平均每年增长二成二。而今年1至5月份,我国的税收收入仍然保持快速增长。应该说,国家有能力在减税上有所作为。

背景链接

  (一) 在次贷危机的“共同敌人”面前,美国国内两党表现出了罕见的步调一致。本周,国会两党已安排多次会议和听证,探讨提振经济的紧急方案。据悉,在两院占有多数席位的民主党已初步拟定了一项规模约1000亿美元的振兴方案,有望在30天内正式通过。
  (1月18日《上海证券报》)

  (二) 香港财政司司长曾俊华在2008/2009财政年度财政预算报告中指出,个人所得税及个人入息课税将由原来的16%降至15%,而企业所得税则由原来的17.5%降至16.5%。基本免税额/单亲免税额也由10万港元增至10.8万港元;已婚人士免税额由20万元增至21.6万港元。税阶由3.5万港元扩宽至4万港元。另外,预算案还提出了一系列一次性的税收优惠政策。包括一次性宽减2007至2008年度75%的薪俸税及个人入息课税;一次性宽减2007-2008年度75%的利得税,上限为2.5万港元;宽免2008-2009年度的商业登记费;一次性宽减2007-2008年度75%的物业税,上限为2.5万港元;宽免2008-2009年度全年差饷,以每户每季5000港元为上限,政府收入将因此减少112亿港元。
  曾俊华还在预算案中提出了一系列改善民生的计划。其中包括:拨款43亿元向全港住户户口提供每户1800元的电费补贴;向撒玛利亚基金注资10亿元向有经济困难的病人提供资助;支援和照顾有需要的长者,向每名领取高龄津贴的长者一次性发放3000元,增拨6000万元增加日间长者护理名额等。
  《证券时报》

网友之声

  ■ 能不能减少下岗失业者的三险自付比例。

  ■ 是的,各种税收如此高,应该减了。

  ■ 香港地区有惯例,如果财政收入盈余很多,就要考虑各种减税新政。香港还有个措施就是直接分红,俗称“派糖”。通过直接“派糖”而非减税等方式让普通民众分享改革成果,符合当前中国实际。

  ■ 不如探讨如何改革现有的个税管理,在补贴低收入群体的同时,明确高收入群体所应承担的责任——既然是提倡共同“分享”,何不从税收的源头做起,何必经财政二次倒手呢?果真是要“分享财政收入高增长”的话,减轻普通民众的纳税负担、健全福利保障制度以增强其应变能力。

  ■ 减税负不如稳物价。当前地首要问题是稳定物价,尤其是日用生活必需品的价格。

  ■ 减轻税负?可能吗?因为有很多人要被养活的。

  ■ 减轻税负有利于大繁荣大发展。

  ■ 减轻普通民众的纳税负担,能够解决当前最贫困的20%人口之需吗?何况这部分人靠低工资或无工作,不是纳税的,减税减不到他们身上。

  ■ 很多普通工薪阶层的薪水上涨速度根本跟不上CPI,降低税收让百姓生活得到提高。

  ■ 希望国家减税,当前小小个体户,干一个服务行业,税率都达到10%,勉强支撑。

  ■ 目前还不是国家思考减税的时候。
  (摘自新华网)

  相关稿件
· 高油价下我们怎样生活 2008-07-04
· 个人信用体系建设还缺什么 2008-06-20
· 社会怎样看待慈善捐款 2008-06-13
· “限塑”后还有哪些事情要跟上 2008-06-06
· 如何管好用好救灾捐赠 2008-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