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油价下我们怎样生活
    2008-07-04    本报记者:陈伟 实习生:梁琪    来源:经济参考报

  开场白:国际原油价格日前再创新高,突破140美元大关。国家发改委近期也宣布,自6月20日起上调国内成品油价格,其中汽、柴油上调1000元/吨,航空煤油上调1500元/吨。可以预见的是,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国际国内油价仍将维持在一个高位运行的状态。在高油价时代,我们应该怎样调整自己的观念、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以应对高油价的生存环境。

  高油价时代,我们的生活和行为究竟应发生哪些改变?专家表示,油价上调有利于理顺价格机制、保障市场供应,也有助于实现资源节约和节能减排的目标,日益高企的油价将引导政府、企业以及个人走向节约。

节约成为一种执政方式

  在上海,政府工作人员被要求在空调场所不穿西装,以节约用电;在湖北、山东开展的“能源短缺体验日”,各政府机关上下班班车停开、低楼层电梯停开、不开或者少开照明灯;在其他一些省份,省委书记、省长更是步行或骑车上班,带头参与了节能体验活动。
  种种迹象表明,在高油价背景下,节油、节电将成为中央和国家机关节能减排工作的重点。中央有关部门日前印发《关于中央和国家机关深入开展节油节电活动的通知》,提出确保实现今年公务用车油耗减低20%、办公区节电5%的目标。
  通知说,中央和国家机关将通过严格控制公务车使用、倡导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落实奥运会及残奥会期间机动车限行规定、严格车辆编制、更新及使用管理等6项措施,实现节油20%的硬指标。
  同时,除特殊需要外,工作人员外出办公将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距离短的,提倡步行或骑自行车;确实需要用车的,经审批后才能派车;节假日期间除工作需要外,其它公务车一律封存。通知还倡导干部职工减少私家车的使用。
  专家指出,政府机构中的资源管理机制缺失、资源浪费现象惊人,这已成为资源节约利用的一大薄弱环节。政府官员和各公共职能部门通过能源短缺的体验和节能降耗的推行,正是要通过“绿色行政”的象征,引领社会风气,在全社会范围内积极倡导对能源问题的关注和节约能源的践行。

节约成为一种生产方式

  此次成品油调价对各类企业影响不一。据测算,汽油和柴油价格的上调,对工业企业直接影响较小,汽油柴油价格每吨分别上涨1000元,工业企业利润(不考虑石油石化)会直接调低1.17%,但建材、电力、金属制品、塑料、纺织等行业受直接影响较大。
  与此同时,汽油柴油价格上调而导致的货运价格上涨可能会对工业企业影响更大,焦炭、非金矿石、化肥农药、矿建材料、粮食、煤炭等产品受运价提升负面影响较大。
  受人民币汇率升值、原材料成本大幅上涨等因素影响,今年纺织企业利润大幅缩小。江苏一家纺织企业老总透露说,他们企业采取调整产品结构、提高生产效率等方法来应对新压力。同时,尽量节约成本。由于纺织企业是用电大户,公司采用避峰生产来节省企业成本;以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员工工作效率,来弥补因石油等原材料上涨和人工费用提高造成的利润空间缩小。
  高油价也导致了更多节能型产品的出现。以汽车为例,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研究所首席分析师贾新光说,油价的上涨,必然促使汽车厂家在提高发动机效率等新技术上做文章。实际上,国外很多汽车企业都致力于降低汽车的燃料消耗,例如整车轻量化、降低空气的阻力、变速器多挡化、降低轮胎的滚动阻力以及使用替代燃料等。
  随着油价的飞涨,整个中国的企业都在为应对高油价而寻求自己的出路。有关专家指出,石油价格的上涨,有利于刺激企业的能源意识,提高能源利用率,有助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另一方面,成本上升的压力,必定会促使企业自主创新,进行产品的升级换代,增强我国企业的竞争力。

节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关于此次成品油调价,虽然发改委强调要控制油价上调的连锁反应,与居民消费密切相关的铁路客运、城市公交、农村道路客运、出租车、液化气、天然气价格均不得提高。但对于老百姓来说,受影响最大的应该是衣食住行里面的“行”了。
  “油价上涨给我们车主带来的影响还是很大的。现在不会像以前那样开车出去瞎逛了,出行之前都会考虑要不要开车,能不开车就不开车,比如今天来超市,我就是从家里晃悠过来的。”王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据测算,这次油价上涨平均幅度达到16%,是四年多来涨幅最大的一次。以一辆普通家庭轿车计,一年行驶里程20000公里,百公里油耗10升,以97号汽油计,此次调价后涨了0.88元,一年下来油费支出将增加1760元。
  更重要的是,一些分析机构预计油价年内可能再次上调,这让那些打算购车的消费者不得不有所顾虑。新浪网的一项调查显示,油价上涨后,参与调查的38.68%的人推迟购车,另外有30.31%的人暂时放弃购车,也就是说近七成人购车计划将受到油价影响。
  在高油价时代,节油就是省钱,一些不得不开车的车主们则开始津津乐道各种节油的方式:首先,就是减少不必要的用车,少开车;其次,驾驶技巧很重要,比如油门刹车别踩太急、减低车里的累赘重量、高速行驶时不开窗等;再次,可以考虑使用一些节油产品。
  此外,也有不少车主采取了其他措施来应对油价上涨,比如拼车上班,或者乘坐公交车、地铁,距离近的则选择骑自行车。北京会城门商场的一家自行车店老板告诉记者,油价上调之后,来看车的人比以前多了,每天的销量也比以前增加了。

权威者说

  ■ 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齐建国:对中国来说,高油价是一把双刃剑。高油价短期内将加大“中国制造”的成本压力,并增加全社会通胀压力,进而影响经济增长;但积极应对的话,有利于抑制投资过热,推动节能减排,拉动技术创新,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 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副局长顾杰:在油价持续上涨下,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有望成为全球发展最迅速的行业之一,中国的新能源产业也孕育着更多的投资机会。

  ■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周大地:在高油价时代,如何引导更合理地消费能源,是每一个国家必须思考的问题。

  ■ 世界银行杜大伟:低油价对引导合理消费能源无法产生实质作用,中国应加快建立更高效的能源价格体系和财税体系。
    (记者安蓓 周英峰 彭勇)

网友之声

  ■ 油价高涨,很好,可以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 油价提高到一定的幅度,其对市场需求的抑制效果才能显现,才能导致国际原油价格的大幅度回落。同时尽快实行燃油税,既可抑制需求,又可保护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

  ■ 目前最适宜推出燃油税,放开石油价格,取消公路养路费、车船使用税。不要总是让穷人为富人买单,以应对高油价。多用油、多用路,多交费。

  ■ 应该开发太阳能。

  ■ 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出台强有力节能措施,当然宣传也重要。

  ■ 切实减少能源消耗才能减少对外依赖,在能源危机的情况下保持独立。成品油逐步加价!

  ■ 有的城市禁电动车是错误的,站在中低收入的立场上,就不应该禁电动车。应该限制私人轿车,大力发展公交。

  ■ 看来油价提升不见得不好,如果真能让有汽车的人改骑车或少开车,对环境、对交通不都挺好吗?

  ■ 骑自行车,既节省开支又环保还锻炼身体,何乐而不为呢?
  (摘自新华网)

图片报道

相关报道

家庭节能:有意识缺行动
  一年一度的节能减排宣传周已经过去,安徽今年大力推进的是“节能减排进社区进家庭”活动。然而,记者日前采访发现,虽然节能减排意识逐渐深入人心,但家庭节能仍然面临有意识缺行动的问题。
  在“节能减排进社区进家庭”启动仪式上,一位姓宋的女士告诉记者:“我和丈夫知道节能有好处,在日常生活中却总是怎么方便怎么来。周末家里的电脑在网上一挂就是一天,即使中间出去吃饭、打球也不关。看完电视更是懒得拔插头。”宋女士坦言,虽然有时也会心疼,但是为了图方便,没有采取什么节约措施,而且因为家庭收入还行,所以没有形成节俭的意识。
  家住合肥市包河区的陈良翠今年五十多岁,是社区的节能模范。她觉得儿子、媳妇的节能意识要差得多:“晚上吃饭我一般只开两个节能灯,儿子总觉得不亮,要把所有节能灯打开。”陈良翠认为,这一方面是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另一方面,年轻人的工作太忙,没有精力考虑琐碎的节能问题,怎么方便怎么来。
  一直负责倡导家庭节能减排的安徽省妇联副主席李晓黎告诉记者,提起节能大家往往想到的是国家的政策,是企事业单位的事,实际上,家庭节能还是大有作为的。
  李晓黎说,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家庭节能早已深入人心,在法律规范和政策调控下,节能理念渗透到家庭生活的每个细节。而我国目前在这一方面相距较远。节能教育尚未普及,相关的法律法规也不够完善。节能减排往往是一阵风,之后很少有人过问。家庭节能方面,需要政策和资金支持。对做得好的家庭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等,形成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杨玉华 何宗渝)

相关报道

节能降耗从先管政府“开关”开始

  本报武汉电 政府机关浪费现象一直受到公众关注。我国是一个人均资源短缺的发展中国家,近年来由于燃料资源紧张、用电负荷增加,不少地方都出现了供电缺口,甚至出现“电荒”。尽管不少地方政府提出空调温度不超过26℃,夏天办公穿短袖、上班走楼梯等节能倡议,但落实中仍难免“走过场”。近日,湖北省政府办公厅下发《省直机关节能工作实施方案》,以制度化的形式规范省直机关的节能降耗工作。  
  6月13日,湖北省首次公示部分省直机关办公建筑能源审计结果,包括省建设厅、交通厅、发改委在内的20个省直机关办公楼,每年每平方米的平均耗电量为80度,是普通民宅的3倍至4倍。
  为避免政府机关成耗能大户,6月17日湖北省召开省直机关节能工作动员大会,发布《省直机关节能工作实施方案》。根据该方案,争取到2010年,湖北省直机关水电等能耗比5年前减少20%,基本建成节约型机关。湖北省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介绍,具体而言,政府机关节能降耗的举措包括,到今年年底,湖北省所有省直机关都换上节能灯,新建办公楼照明系统加装自动控制开关,推广使用太阳能照明;鼓励机关工作人员在六楼以下往返时不乘电梯;办公区域的空调温度夏季不得低于26摄氏度,冬季不得高于20摄氏度,提倡少开一小时空调;对机关水耗超标的洗手间设施、绿化灌溉设施、食堂用水设施等进行节水改造。
  为落实节能降耗的举措,湖北省领导也率先垂范。6月18日湖北省领导和省直机关干部一同参加“能源紧缺体验日”活动,放弃小车,一起步行、乘公交车或骑自行车上班,亲身体验能源紧缺。
  降低政府机关能耗的治本之策在于设置刚性约束,通过建立公众参与的公共预算机制,降低行政成本,重点是要改变目前预算报告笼统模糊的状况,使政府的每一笔开支有据可循,并公开接受公众监督。今年5月1日起施行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已将财政预算、决算报告列入县级以上政府及其部门重点公开的政府信息内容。从法律范畴上讲,财政预算、决算报告向民众公开已经成为政府部门的义务。这为进一步细化科目推进公共预算提供了法律支撑。(沈翀)

大家谈

没有四个地球

  国际原油每桶涨到了140多美元,比去年初高了一倍多。国内汽油价格终于也上调了20%,驾车的花销每月要多几百元,接下来工业产品的成本要上去,消费品价格想必也得跟着上涨。我们切肤地意识到:该节约用油了。
  其实,我们早就该意识到这一点了。
  当我们每次出门都春风得意地开着汽车的时候,当我们总是惬意地开足了空调让屋里凉爽得像秋天一样的时候,当我们每天都要消费好几个塑料袋和一次性饭盒的时候,恐怕没有多少人意识到自己的消费行为已经出格了。这样的消耗是不可以的,似乎在向美国人看齐,而在几十年前就有一位“先知”说过这样的话:如果地球上的每一个人都像美国人那样消耗资源,那人类需要有4个地球。当然,我们没有4个地球。所以不能这样生活。
  遗憾的是,眼下不少发展中国家都在追求和模仿美国人的生活方式,准确地说,是在追求和模仿他们的物质消耗方式。这是不行的。人类所生活的地球不允许这样的妄为。
  自从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发明了机器、汽车以来,人类的物质创造能力极大地提高了,同时物质消耗能力也随之提升,但科技再发达,消耗了的石油、煤炭、铁矿等资源却依然无法再制造出来。对这些不可再生的资源,人类惟一可以采取的办法就是省着点用,多留一些给子孙后代。在人口总量不断增长的今天,我们更应该悠着点或更准确地说该“忧”着点消耗总量有限的自然资源,要知道这是地球运动几十亿年才积累出的东西。
  油价涨了,固然要增加我们的生活成本,但从另外的角度说其实也是一个机遇,让节约能源和资源的生活方式重新回来。比如尽量少开车尤其是大排量的车,把空调的温度调低一点,用节能的灯,少用些塑料袋等等。总之,要尽量少消耗些能源和资源。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文明的意义在于用人类的头脑和智慧去创造更有利于生存的物质秩序,而不是比谁消耗的物质更多。(道中)

相关链接

  山东:用节能灯可享受补贴
  从山东省政府办公厅获悉,自7月份起,山东正式启动财政补贴高效照明产品推广活动,首批将推广使用300万只节能灯,其中居民可享受50%的财政补贴。
  (记者 王志)

  瑞士:减少对石油的依赖
  瑞士经济部长多丽丝·洛伊特哈德26日呼吁瑞士企业加大在节能和可替代能源方面的研发和创新力度,以减少对价格飞涨的石油的依赖。
  (记者 刘国远)

  北京:农民要住节能房
  完成1200户新农村建筑节能墙改示范工程,完成1500户既有农民住宅的节能改造。北京市明确了2008年将要完成的建设节能改造的一项任务。
  (易凤琼 孙晓胜)

  西班牙:用节能灯泡
  西班牙众议院环境委员会25日通过一项提案,要求政府制订计划,三年内用节能灯取代目前使用的传统灯泡。
  (记者 陈海通)

  胶州市民:自造发电机
  52岁的胶州市民范永光,今年2月花费万余元在家里自造并安装了风力发电机,平均一天能发电20多度,用不了的电还可以储存在电瓶里。经过近半年时间使用,发电机一切正常。经测算,这台风力发电机使用寿命至少20年以上,范永光家过去每年电费1100元左右,20年可为老范省下2万余元。
  (青岛早报)

  相关稿件
· 产油国对美元“背书”推高油价 2008-07-02
· 做好长期应对高油价的准备 2008-07-02
· 高油价将催动低耗、环保混合动力轿车发展 2008-07-02
· 欧佩克主席哈利勒:国际油价将于年底回落 2008-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