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我国宏观经济与财政政策分析报告
    2008-05-09    本报告执笔:闫坤 鄢晓发    来源:经济参考报

一、宏观经济态势

  (一)经济增长明显回落,价格水平继续攀升

  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61491亿元,同比增长10.6%,比上年同期回落1.1个百分点。价格总水平处于高位,并有继续攀升的趋势。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8.0%,涨幅比上年同期高5.3个百分点。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6.9%,比上年同期高4.0个百分点。原材料成本上涨明显,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涨9.8%,比上年同期高5.7个百分点。

  (二)固定资产投资和消费增长“名升暗降”

  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845亿元,名义同比增长24.6%,比上年同期加快0.9个百分点。按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进行还原的实际增长率很可能比去年同期略有下降。中部投资明显高于东、西部地区。东、中、西部地区城镇投资分别增长22.3%、35.2%和27.7%。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555亿元,名义同比增长20.6%,但按CPI进行剔除后的实际增长率仅为11.67%,比去年同期减少0.2个百分点。

  (三)进口增速加快,出口增速回落,贸易顺差减少,进出口的国别特征明显

  一季度出口3059亿美元,增长21.4%,回落6.4个百分点;进口2645亿美元,增长28.6%,加快10.4个百分点。贸易顺差414亿美元,同比减少49亿美元。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值速度加快,一季度已经升值3.9%,累计升值接近18%。但日本和欧元区经济仍比较坚挺,人民币兑欧元和日元的汇率分别贬值3.94%和9.58%。受人民币对美元和欧元汇率的结构性变动,一季度中国对美国出口534.46亿美元,同比增长5.41%,比去年同期回落14.99%,而对欧盟出口640.03亿美元,高于对美出口105.57美元,同比增长24.2%。

二、企业财务与税收分析

  (一)企业生产和利润情况

  1.工业生产增速减缓,工业企业利润增幅回落。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4%,比上年同期回落1.9个百分点。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3482亿元,同比增长16.5%,比上年同期回落27.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利润率为5.57%,比上年同期回落6.01%。

  2.上游行业利润暴增,下游行业情况堪忧。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和黑色金属矿开采业利润大增,同比增长分别为61.2%、66.8%和211.8%。农副食品受国际、国内价格粮食价格大幅上扬的因素,利润增长60.6%。下游加工制造业的利润增幅普遍回落,大幅下降或者亏损的行业有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3.银行利润增速迅猛。一季度14家A股上市银行一季度平均净利润同比增速高达119.14%(剔除建设银行、中信银行、宁波银行、南京银行不可比数据),在所有上市公司中,净利润增速排名前列。

  (二)工业企业的财务分析

  1.工业企业劳动生产率增速大幅下滑是利润增长大幅回落的主要原因。根据本报告对工业企业损益表的各项收入、成本及利润增长变动进行统计分析,影响本季利润增长率大幅下滑的主要因素是工资总额的快速增长,它对利润增长率下降的贡献达到10.85%(利润增长率下降27.27%)。工资总额快速增长的原因并非工资价格的增长,而是从业人数的快速增加,其背后的含义就是劳动生产率增速的下降。根据计算,2008年1-2月,工业企业人均增加值和人均利润同比增长率为5.13%和0.86%,分别比去年同期回落了7.44%和32.07%。由此可见,工业企业劳动生产率增速的大幅下滑才是利润增长大幅回落背后的真正原因。

  2.原材料成本压力也是利润增长下滑的重要原因。上游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明显高于下游工业品的出厂价格涨幅。根据统计,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排在前五名的依次是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价格分别上涨34.34%、31.85%、20.77%、19.6%和18.81%。这些行业的出厂价格都远高于平均的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幅6.9%。而其它众多下游制造业的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幅都远低于6.9%。成本推动型是本轮通货膨胀的典型特征,由于美元贬值,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迅速上涨。我国的进口增长迅猛,但在国际市场价格的决定方面缺乏话语权,这就更加助涨了进口价格的攀升。

  (三)企业利润与税收

  1.流转税增长下滑,所得税加快增长,印花税超快增长。一季度,全国税收收入累计完成15102亿元(不包括出口退税额和关税),名义同比增长33.8%,按照GDP平减指数进行剔除得到的实际增长率为23.6%,比上年同期提高2.3个百分点,以下以实际增长率来进行分析。

  从结构看,税收增长呈现出几个特征:第一,流转税出现增速的较大回落,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的增长率为14.9%、13.6%和19.3%,分别比上年同期回落1%、4.5%和5%。第二,所得税增长明显加速。企业所得税与个人所得税的实际增长率为24.6%和25.4%,分别比去年同期提高3.6和4.4个百分点。企业所得税的加快增长是因为银行机构的利润大增,远远抵消了所得税率下调的影响。银行经营利润的大幅增加主要来自利差的扩大和中间业务的迅猛增加。目前,银行存贷的利差大约为4%,达到了全球最高。征管因素也促进个人所得税的加速增长。第三,房产税增长加快,但基数仍小。第四,印花税超快增长。一季度,印花税达到597亿元,名义增长383.8%。第五,受人民币升值影响,关税增长加快。

  2.税收并未超快增长,而且可能会出现增长的回落。

  一季度税收收入的实际增长率为25.1%,仅比去年同期增加3.1个百分点。由于印花税的超高增长,使税收总收入增长出现“虚增”。如果剔除印花税对总税收收入的贡献,2008年一季度税收收入实际增长率与去年同期增长率将再缩小大约三个百分点。
  在下一阶段,税收增速很可能出现下降。首先,工业企业的生产和利润增长面临继续下滑的风险,从而促使增值税和工业企业所得税增长进一步下降。其次,银行的利润受货币政策调控的影响明显,并且其中间业务很难持续的超高增长,银行利润很难维持超高增长。最终,新所得税法的减税效应将会显现出来,促使所得税增长的回调。第三,印花税率已经从3‰下调至1‰,印花税继续保持超高增长是不可能的。综上,下一阶段我们担忧的可能不是税收超快增长的问题,而可能是促使企业利润增长和税收持续快速增长的问题了。

三、财政政策要点

  (一)面临通货膨胀,货币政策进退维谷,促进结构调整的财政政策大有作为

  我国已经进入了中度通货膨胀时期,它是长期以来经济结构扭曲积累的结果。我国长期奉行通过资本积累和出口导向来拉动经济增长的政策,储蓄率在世界位居前列。在外汇管制的条件下,必然会形成大量的流动性,最终形成通货膨胀。为了实现高增长低通胀的目标,通过扭曲要素价格,增加资源消耗的方法,虽然将通货膨胀不断向后推移,但也造成结构进一步失衡,风险进一步堆积。在价格体系扭曲和高储蓄率双重作用下,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结构也不尽合理。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较小,居民消费不足,投资消费陷入恶性循环。企业利润分化,国家资源和资产收入被垄断产业侵占。
  面临通货膨胀问题,货币政策陷入两难。第一,由于本轮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就是央行资产中外汇占款过多,以货币供应量为变量的货币政策操作空间不足。流动性过剩问题是市场中的流动性过剩,银行本来就有较大的存贷差,通过发行票据和提高准备金率只能收回银行的流动性,而对市场中的流动性作用甚微。第二,利率操作空间有限。中美利率已经倒挂严重,升息的操作效果难以预期。第三,人民币升值已经很快,对就业和出口的影响也十分明显。
  促进结构调整的财政政策将大有作为。收入政策可以调节要素和产品价格体系、企业及行业的成本结构,进而调节居民、企业等微观主体的经济行为,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引导资源更为合理的配置,以达到调整经济结构的目的,价格体系和经济结构合理调整的自然结果就是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结构的优化。支出政策则侧重于经济的再分配功能。收入政策与支出政策二者配合运用,共同发挥对资源配置(经济结构)和分配领域的调节作用。

  (二)优化经济结构和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政策要点

  1.增租、收利、减税

  增租是指通过加快推行资源税改革和征收环境税,增加征收要素使用的租金,进行纠正扭曲的要素价格体系。收利是指加快国有资产收益改革,收回国家资产的经营收入。减税是指全面推行增值税转型和所得税改革,个人所得税也可考虑把起征点适当上调至3000元。
  增租与收利是增加财政收入的政策,减税是减少财政收入的政策。一增一减的政策搭配效果有二:第一,减税可以缓解资源税对企业成本乃至产品价格的影响,减轻资源税对通货膨胀短期内的推波助澜作用。第二,资源税调整的是上游产品成本,而增值税是面向所有企业,这对扭曲上下游产业的不公平起到重要作用。结果是上游垄断企业的垄断利润将会得到有效遏制,而下游企业的利润则会提高,居民的收入也会提高。居民的消费会增加,整个国民经济的收入循环将更加合理。
  租、利、税三者混淆不清,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有:第一,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使用得不到补偿。目前从量计征的资源税远远不能反映国家作为资源所有者,出售资源使用权所应有的价格。由于没有开征环境税,企业成本里面并没有反映环境使用的租金。国家作为信息、频道、牌号、文化等资源的所有者,其使用权被无偿使用,也没有相应的租金收入。
  第二,占有国家资源的大型垄断企业,常常把租金和利润混淆一气。严格来说,垄断本身也是一种公共资源,因此垄断利润其实质是一种垄断租金。只有经济利润才是反映企业经营的“利润”。国有垄断企业往往把要素租金和垄断租金都混为利润,以反映其良好的“经营成果”。其手段就是一方面忽略要素租金成本,以垄断低价获得要素,另一方面通过产品市场的垄断,以垄断高价攫取消费者剩余。尽管如此,一些垄断企业甚至出现亏损,并且把原因归为诸多因素。因此,必须认识清楚租金、税收与利润的关系,层层剥茧。首先把要素使用收入通过资源税和环境税征收到手,在征收了正常的公共服务税收之后,再提取应得的税后利润。

  2.继续扩大民生支出,增加低收入群体的补贴

  面临通货膨胀,可以继续优化公共支出,向民生性支出倾斜,增加低收入群体的补贴,这些政策将使得社会与经济面临通货膨胀的抵抗力大大增强。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通过增加教育、医疗、住房保障等社会性支出,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稳定并减少人们的通货膨胀预期,以防止通货膨胀转为恶性通货膨胀。第二,增加对低收入群体的转移支付和补贴,最大限度地减少通货膨胀对社会的冲击。因为,低收入群体是受通货膨胀影响最大而又抵御能力最差的人群。第三,对于关乎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的产业,给予生产者补贴。但是,生产者补贴手段的运用必须十分谨慎,因为它很容易形成效率损失和不公平。

  注:本报告中的数据均来源于《中国经济景气月报》、国家统计局统计公报和国家税务总局网站。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我国宏观经济与财 政政策分析》课题组)

  相关稿件
· 监测显示:一季度我国宏观经济处于"绿灯区" 2008-04-30
· 一季度宏观经济:延续良好走势 问题正在破解 2008-04-10
· 宏观经济偏热状况有所缓解 2008-03-31
· 矿山巨头唱高宏观经济 资源类产品需求仍强劲 2008-02-19
· 宏观经济放缓 美国企业涌现“裁员潮”[图] 2008-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