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过一个文明环保的春节
    2008-02-01    本报记者:王莉 实习生:尹乃潇    来源:经济参考报

  开场白 08年春节就要到了,如何让今年春节更有“年味”,怎样在物质生活愈加丰富的时代让这个传统的节日更文明、更环保、更健康?应该是我们每个人都关注的事情。

  1月26日,福建省环保志愿者协会和省楹联学会在福州市五一广场组织“旧报纸换春联、环保购物袋”活动。新华社记者 来建强 摄
告别麻将节、鞭炮节、送礼节

  尽管新鲜的方式令春节这个传统节日出现了些许新意,但实际上,长期以来春节假期所形成的“麻将节”、“鞭炮节”等仍不在少数。
  在北京经营着一家贸易公司的陈总如今已过了不惑之年,每年春节陈总都要带上妻儿回四川老家过年。按当地的风俗,陈总的春节基本上都是在麻将桌边度过的。陈总很无奈地说:“按说我们做生意的一年到头惟一能清闲点的时间就是春节了,本想着见见父母,和亲戚联络下感情,可这每年过得是腰酸背痛,还不如在北京睡觉呢。”
  如果说春节对于陈总是个费钱费力的“麻将节”,那么对他儿子来说就是一个“红红火火”的“鞭炮节”。在北京成长的儿子只有到了农村才有机会放鞭炮,每年买鞭炮的费用动辄就是几千。“钱还是小事,但万一把自己炸到了就麻烦了。”陈总紧皱着眉头,担心烦恼溢于言表。
  广告公司的吴总烦恼一点也不比陈总少,每到年关,方方面面的关系都要在这个时候进行维护,每年过春节最令吴总头痛的就是不知道该买些什么礼品。“我自己就够操心的了,有些朋友说我是内行,还要我帮他们想该置办些什么,唉!就为这个礼,我是钱也花了,心也操了,只求把这个节过圆满。”吴总向记者抱怨着。
  新的时代需要新的春节,社会在不断进步,既然我们不会再因为终于吃上了一次美味的饺子而喜笑颜开,不会再因为终于穿上了新衣而欢欣鼓舞,那么我们理所当然应该创造一些新的“习俗”来庆祝这一重要的日子,延续春节带给我们的美好感受。

过个文明、健康、环保的春节

  实际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时代的进步,传统的过年方式已经很难使人们获得心理的满足了,一些人开始抱怨“过年越来越平淡,甚至是没有年味儿了。”作家冯骥才曾经说过,年味变淡则是因为没找到新的过年载体。
  根据一项随机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十几座城市的2000名公众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34%的人选择在家休息,其余的被访者准备旅游或走亲访友。有72%的被访者表示春节将把钱主要花在娱乐、餐饮方面。尽管很多被采访的人都抱怨“年味”淡了,却还是盼望过年。81%的抱怨者都表示怀念的“年味”其实就是原来那些因为可以吃平时吃不到的东西、做平时不能做的事情所带来的心理满足感。
  一位社会学家指出,春节是个传统节日,但除了吃团圆饭、打麻将、放鞭炮这些传统方式以外,还能有更健康文明的过法吗?有个情况似乎很能说明问题,今年春节旅游团尽管价格几乎翻了一番仍然十分紧俏,据旅行社的工作人员介绍,不少小团队都是由一家子亲戚朋友组成,他们这样一起报团出游,既能享受旅行社的服务,又能合家团聚、增进感情。当然,春节不仅仅可以旅游,每个人都可以选择一种更适合自己、更能满足自己的方式。

增加承载春节欢乐的载体

  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承载春节欢乐的载体如今已是越来越多——在外地工作、学习的人多半会选择回家与家人团聚、会一会老朋友;利用春节假期进行滑雪、健身等休闲运动的人也越来越多;还有很多人已经不拘泥于在家过年了,他们选择趁着春节假期一起旅行;选择充电学习、抓住商机挣钱的也不少。
  另外,随着人们对精神生活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健康、环保意识的增强,人们开始提倡更文明、健康、环保的过年方式。例如香港特区政府环境局局长邱腾华就呼吁,用旧纸币来封“利是(红包)”。他指出,香港金管局每年都要印制3亿张新纸币,需要耗用400吨棉花,人们习惯新年用新纸币来封红包的这种做法是很不环保的。另外,很多人都自觉不再燃放鞭炮;过节开始流行起吃蔬菜等绿色食品的风潮等等。这些都很好地体现了许多人们已经开始过更文明、健康、环保的春节。

  网友之声

  ■ 国人过节大吃大喝的习惯很不文明,是蛮昧粗俗的表现,昼夜打牌赌博也是一样。不应该把节日都搞成吃节,要文明,要家庭团聚,要轻松健康地娱乐。还有就是借节日互相送礼,更是腐败外带增加精神负担。什么时候这些现象没有了,中国人也就文明起来了。

  ■ 我觉得鞭炮还是少放,能不放尽量不放!

  ■ 许多人说年味越来越淡,确实是因为过去生活水平较低,过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吃穿玩等需求,而现在这些需求在日常生活中基本可以满足,过年的乐趣就少了。

  ■ 鞭炮可以一个社区集中选择一个地方放,而鞭炮的数量可以相应的控制,这样既可以欢庆节日,也可以享受到其中的乐趣啊。

  ■ 少制造垃圾,多搞一些健康文明的活动。比如不少地方举办的庙会就很好,将民俗活动集中到一起,让老百姓过节时尽情欢乐,既丰富了春节生活,又使民族文化传统发扬光大。

  ■ 让环保观念深入人心,过节不忘保护环境,给春节注入现代文明色彩。
  (摘自新华网)

    春节临近人大代表呼吁控制过度包装

  本报上海电 春节即将来临,又是礼品销售旺季,正在参加上海“两会”的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建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星增大声疾呼:一定要采取切实措施控制商品过度包装。
  周星增联合多位代表当天提出了《关于采取切实措施控制商品过度包装》的议案,在议案中,细数了过度包装带来的五大问题:一是严重污染环境,城市固体废物中包装物约占30%;二是造成资源极大浪费,每年全国平均生产衬衫12亿件,包装盒用纸量达24万吨,相当于砍掉了168万棵碗口粗的树;三是加剧了不正当竞争,不少企业靠华丽的包装来取悦甚至迷惑消费者;四是增加了消费者的额外负担,例如一盒300克极品碧螺春茶叶,其价值一般在600元左右,但经过包装后,则标价1650元;五是助长了不良的社会风气,豪华的月饼包装盒里面,可以附带高档茶具、名贵人参、银质刀叉等物品为少数人的腐败行为提供了便利。
  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尚未全面推出、区域性商品过度包装现象仍十分严重的情况下,周星增等代表建议上海市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对本区域内的商品过度包装问题加以整治,包括加强立法工作。(肖春飞 季明)

    多数香港人希望过一个环保的春节

  本报香港电 中国传统的农历新年即将来临,此间一个环保组织日前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大多数香港市民希望过一个环保的春节。
  调查显示,七成受访市民表示会使用旧钞票封红包。超过一半人表示,会循环使用红包袋,并表示不会包装贺年礼品,以减少对木材的消耗。超过六成受访者表示,新年期间不会进食野生珊瑚鱼及鱼翅。环保组织同时呼吁市民不要进食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

    [大家谈] 让春节成为健康文化的平台

  近日,在北海市合浦县,不少村子在筹备春节期间的文体活动。令人惊奇的人,一些过去已经很少看到甚至湮没的民俗活动,如民间曲艺“耍花楼”、“老杨公”、“公馆木鱼”等重新现身面世。一些干部说,在相邻的玉林等地,一些村子过年还打算组织舞狮子、斗陀螺、斗鸡等活动。不少人表示,几十年没有见过这些“古董”了,感到特别新鲜。
  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讲求团圆、欢乐、祥和,有举行各种民俗活动的传统。这些民俗活动,或者表达祈求风调雨顺的愿望,或者表现节日喜庆的心情。由于电视普及以及农村劳动力转移等原因,这种民俗活动日益稀少,但并不等于他们缺乏“市场”。各地在筹办春节文体活动时,应开拓思路,除了组织常见的体育比赛,同时考虑更多地将当地的健康民俗活动纳入其中。
  将民俗活动纳入到春节文体活动中,同时能对保护民间文化起到积极作用。民俗活动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它们寓教于乐,对弘扬传统美德、教化社会有着特殊作用。春节期间,鼓励、引导和组织群众开展健康的民俗活动,使人们亲身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加对民俗的了解。这种传承和光大、焕发生命力的做法,也无疑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好的保护。
  传统文化现在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家在法定节假日中,增加了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以春节等节假日作为平台,把与之相结合的传统健康民俗活动开展起来,应该成为各地政府推动文化繁荣的思路。(梁思奇)

  相关稿件
· 让春节成为健康文化的平台 2008-02-01
· “一定把大家送回家过春节”令人感动 2008-02-01
· 让被强拆的居民过上一个温暖的春节 2008-02-01
· 消费类电子热销 家电巨头逐鹿春节市场 2008-01-31
· 春节前后数码产品的促销力度都不会很大 2008-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