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大学教育模式科学化
    2008-01-11    张明    来源:经济参考报

  教育是立国之本。民办教育,特别是民办大学教育是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发展形势下出现的新生事物,创办20年来,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中国民办高校从孕育到产生发展都处在特殊的经济、教育环境中,因而在教学管理、学生管理、人事管理、后勤管理等方面都区别于国立高校,有其自身内涵和规律。
  研究科学的教学管理方法,探讨科学的学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构建科学的教育模式是民办大学长远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教育模式构建中,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和科研管理尤为重要。学生管理是前提,目的是发动学生的学习引擎并给其持续不断的动力;教学管理是关键,目的是通过提高教学质量,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及综合素质;科研管理是手段,目的是提高民办高校的办学层次,为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三者统一于拓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塑造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根本目的之中。

一、 科学教学管理模式

  1、 加强专职师资队伍建设,培养青年骨干教师

  教学质量是民办大学在激烈竞争中生存发展的命门,是教学管理的核心任务。教师是教学质量的提高的关键,建立一支高水准的专职教师队伍是民办大学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目前,大部分民办大学教师队伍普遍的是以兼职教师为主导。这一做法产生了诸多弊端,严重地影响着民办大学的教学质量。建立专职教师队伍可以克服民办高校普遍存在的兼职教师过多、只教书不育人、只上课不答疑、只按传统模式灌输不接受现代教学手段、经常为了迁就部分教师的时间违反教育规律。还应该下大力气加快培养青年专职教师队伍,较快地使一批优秀中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有效地克服民办大学普遍存在的兼职教师不认真落实学院理念、不结合课程扩展复合交叉的知识面、不结合课程引导启迪同学的创新学习方法等弊端。

  2、 严格管理与开拓思维的辩证统一

  民办大学的学生和考上国立高校的学生相比,勤奋学习的习惯和勤奋思考和总结学习方法的习惯上要差一些,希望民办大学的学生在大学的整个学习过程中,能够在原有基础上再进一步提高,甚至去超越国有重点大学的同学,在文凭和素质两个方面能够得到双丰收,惟有异常严格管理,逐步养成勤奋学习的习惯和勤奋思考和总结学习方法的习惯。按道理讲,高等教育应该是一种开放式的教育,但在办学的实践与积累中,我认为对民办大学学生状况来讲,目前民办大学不能沿用北大、清华等国有院校开放式的管理模式。
  活跃的思维、辩证的思维、创新的思维、完整大学生活中的信息的交流、宽松的学习氛围和思维的氛围等,和严格的管理、严格的要求、严厉的校风、严肃的学风,并不矛盾。关键要让学生知道,学什么,如何学。按部就班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在学术的空气、学习的氛围、思维模式的氛围、大学的批判精神、研究式的学习方法等等方面应该全面宽松。但是对于学生勤奋学习的习惯、勤于思考的习惯方面的要求却必须非常严格,两者是不矛盾的。要让学生知道他们必须付出比同龄人更多的努力,才有可能去实现超越;要唤起他们发自内心的紧迫感;要让学生认识到目前就业的残酷性,认识到自己的差距,激发起源动力。让学生理解这种严格的管理就是对他们的真正的服务,是对他们最佳的服务。

  3、 正确处理理论教学和实训的关系

  吉利集团总裁李书福说过,学生走进校园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走向社会。对于民办大学的学生而言,尤其是参加自学考试的民办学校学生,更好地走向社会既需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又要有敲开用人单位大门的学历文凭。有了这两样,学生才能更好地走向社会,缺了其中哪一样,走出校园的那天,学生可能要面对更多的社会歧视和失业的尴尬。因而,教学管理就必须处理好应试与素质教育、理论教学和实训的关系。
  理论教学应当带有一定的应试色彩,这是在现有教育体制下的一个很务实的选择,既是对学生的明天责任,也是对民办学校自身教学秩序稳定的和生存发展负责。理论教学带有一定的应试色彩,除了对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指导控制以外,尤其要加强对教学效果即学生出勤率、满意率、自考通过率的关注与控制,把上述指标纳入到教学管理考核指标体系中,有些学校干脆把通过率与任课教师的绩效考核对接起来,提出明确指标考核参数。理论教学带有一定的应试色彩,还表现在开展自考应试教育的专题研究,提高课堂教学针对性,根据应试教育特点在考前安排重复的应试性训练,加强对自考教材的专题研究,搜集建立完整的自考应试题库等做法,这些都是有别于国立高校教学管理的地方。
  加强实训教学,做好素质教育。无论民办大学的教学有什么样的特点,都不能忽视实训教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教育要面向社会,素质教育是教给学生实用的职业技能和综合能力的教育,是对于理论教学成果的活化。因为民办大学的生源特点,素质教育更有其特殊的意义。在素质教育中,尤其要重视实训教学的开展。这既是对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方法的创新,也是提高学生理论学习热情、培养职业技能的最有效手段。这要求民办大学要舍得在校内实训教学硬件设施上投资,还要能积极联系校外实训单位,为学生的实训创造条件。另外,在实训教学方法上也要敢于实践,大胆创新,不能拘泥于传统的“先理论学习再实训实践”的路子,要努力探索理论学习与实训实践有效结合的教学方法。

二、 科学的学生管理模式

  民办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是科学的教育模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高校的学生管理有着保障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维护学校稳定,提高学校美誉度,增强学校竞争力等诸多重要意义。

  1、 民办高校学生特点

  民办高校生源竞争激烈,学生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生源素质参差不齐;学生普遍家庭经济条件好,学习基础差,自律能力不强;学习上的自卑与生活上的优越性交替存在,学生心态变化动荡较大、稳定性差。民办高校学校与学生的主导关系发生了变化,传统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教育关系平衡发生了改变,学生因缴费上学,学生与学校关系变换成了消费者与提供消费者关系,学生心态变化迫使管理方式随之发生变化,学校既是管理者又是服务者。

  2、 科学的学生管理体系

  民办高校学生管理的重要性高于国立高校,管理难度又远远超出国立高校。科学的学生管理工作体系中应当包含三个要点,坚定不移的优良学风建设的方向、一套科学的管理规范、一支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
  建立优良学风是塑造高素质人才、做好学生管理的坚定方向。学风就是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风气。优良学风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落实以教学为中心原则的关键。民办高校的学生特点也决定了其必须把建设优良学风作为学生管理的最主要方向。建设优良学风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要不断启发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从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入手,利用班会等各种活动持续不断地对学生进行专业兴趣培养,在班级中形成一种热爱专业学习的氛围。建设优良学风还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第二课堂,参与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形式多样的演讲比赛、辩论比赛等其他文体活动,提升学生对新鲜事物的敏感度。建设优良学风还离不开严格的管理,力求以严明的纪律消除学生身上的懒散习气,从而达到树正气,建学风的初衷。总之,在学风建设上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拨动学生心弦,点燃其热情,感染其情绪,使其达情而通理,知理而动情,向着既定的学习目标,永不放弃。
  学生管理工作规范化,流程化。民办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千头万绪,尤其对于规模大、学生人数多的学校而言,单纯依靠单对单的教育管理,那是根本不可能的。就学生管理中的跟班听课、到课考勤、安全管理、周班会、周查寝等各项工作制定科学的规范,将每一项工作成果都进行量化考核。把学生管理这一复杂工作简单化、把简单化的工作量化、把量化的工作流程化、把流程化的工作框架化。化繁为简、以简驭繁,既是学生管理规范化的要求,更是做好学生管理的有效方法。
  选拔培养一支懂民办、懂专业、懂管理、有师德的辅导员队伍。民办大学的学生管理工作任务繁重,需要有一支业务素质高、爱岗敬业的辅导员队伍来担当。辅导员是民办高校学生管理的最基层组织者和实施者,是全班学习、工作、生活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辅导员工作的优劣直接影响每位学生的德、智、体等方面的成长。选拔辅导员的标准要有这样几条:懂得一定的教育管理知识、教育心理学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学生管理工作经验和勤于总结、敢于创新的素质;品德高尚、有一定人格魅力。选拔这样一支队伍并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不断培养提高,这是民办高校学生管理的人力资源保障。

三、 科学的科研管理模式

  民办大学的科研存在问题是,科研工作政策不到位,如科研项目进行中所需课时、经费等事项,学校已有政策和规定,但因落实不到位,制约了科研工作正常进行,也不利于调动科研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因此科研工作总体规划尚需进一步完善。特别是学校科研工作一个时期的重点应明确,以便学院能围绕中心、服从大局开展科研工作。营造科研氛围,提高科研意识是开展科研工作的“软件”,同时还应配备开展科研工作的“硬件”,如计算机、资料等设施应进一步改造和完善。
  我的体会是,科研工作要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围绕教学实践选题立项。以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推动教学。指导思想要以教学教改为出发点,以提高教师及学生素质为目标,以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重点、难点为突破口,选择对学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学术价值高、实用性强的课题进行立项研究,以达到科研兴教的目的。
  总而言之,民办大学作为一个朝气蓬勃的新生事物,在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等方面,在科学教育模式的探索方面,既要符合教育规律,也要遵循市场规律;既要借鉴西方素质教育,又要继承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既要学习国有大学的经验,又要避免其体制上明显的弊端。

(作者单位:北京吉利大学法学院)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