粥食的前世今生
    2007-08-08    汪朗    来源:经济参考报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这是中国过去的治家格言。粥与饭,据说最早都出自黄帝之手,他老人家一边“蒸谷为饭”,另一边“烹谷为粥”,好让后人餐桌上有干有稀。不过,这粥饭问世之后,其地位却迥然不同。
  周代之前,王公贵族吃的是饭,以甑蒸;庶民奴隶喝的是粥,用鬲煮。鬲是粗陶制成的,火烤便会炸裂,因此只能煮粥不能做饭。奴隶外出劳作,主人只须给个鬲,发点米,到田头熬粥吃去吧。倒也省事。鬲之容量只够一人填满肚子,因此一个奴隶便可称为一鬲。周康王时一次赏赐一个贵族,就有“人鬲千又五十夫”。可见当时喝粥的“鬲”之多。
  大约汉代之后,粥之地位才有了提高。西汉时阳虚侯的宰相赵章得了一种怪病,饮食咽下后,总会吐出来,看着好东西干饿着。于是请来名医淳于意诊治,结论是“洞风病”,五天之后必死。不料赵章死倒是死了,却是在十天之后。淳于意的结论是,按医理确实该五天后死,但由于赵章喜好吃粥,胃中充实,因此多活了几天。从《史记》中这一记载可以看出,当时的高干已有喝粥的,人们也开始认识到喝粥有益于健康。
  喝粥既然不再辱没身份,且能益寿延年,于是文人们喝将起来,一边还要写诗。苏东坡有《豆粥》诗:“君不见滹沱流澌车折轴,公孙仓皇奉豆粥,湿薪破灶自燎衣,饥寒顿解刘文叔。……我老此身无着处,卖书来往东家住。卧听鸡鸣粥熟时,蓬头曳履君家去。”这诗里有典,说的是刘秀(字文叔)起兵时曾被强敌追得乱窜,跑到河北滹沱河下游的饶阳无蒌亭时,已是饥寒交迫,狼狈不堪。幸亏手下大将冯异(字公孙)送来豆粥,才使刘秀小有温饱,逃过一劫。以后刘秀当上了皇帝,特意赐给冯异珍宝、衣服、钱帛,并下诏说:“仓卒无蒌亭豆粥,滹沱河麦饭,厚意久不报。”看来,这豆粥还有救驾之功。
  陆游与苏轼也有同好,认为“豆粥从来味最长”。他还专门写过“粥颂”:“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陆游活了八十五岁,算是长寿,这与食粥恐怕大有关系。不然他天南地北的到处跑,还和唐琬闹了那么多年的情感纠葛,劳心又劳力,早就该不行了。
  粥食不但能救驾益寿,还能改善人际关系。《红楼梦》中林黛玉与薛宝钗之所以结束冷战,也得益于喝粥。宝钗见黛玉身体不好,便劝她少吃补药多喝粥:“每日早起拿上等燕窝一两,冰糖五钱,用银铫子熬出粥来,若吃惯了,比药还强,最是滋阴补气的。”宝钗还应承从家里弄些燕窝来,免得黛玉不好意思跟贾府张口。如此体贴关照,任凭林妹妹再厉害也不能耍小脾气了。不过,这一天一两燕窝也实在不是小数,要不贾府的焦大怎么不爱林妹妹呢?爱不起。
  曹雪芹写这一段粥事,应该是以其早年经历为蓝本,因为用银铫子熬粥确有其事,清宫粥食就是这等做法。清宫熬粥,要由专人泡米、挑米。熬粥如用薏仁米,还必须用小铁片将米中的黑脐抠掉,再用竹签把残余的黑色痕迹挖去,方能入锅。帝后每餐粥食必须准备四种,除了老米粥、白米粥是必备的外,还要在薏仁米粥、香稻米粥、粳米粥、江米粥、玉米糁粥、小米粥、绿豆粥、腊八粥、豆汁、豆浆等中,轮换准备两种。煮粥时要先用铜铫煮水,开后过滤,然后移入银铫子中煮粥。如果是煮薏仁米粥,熬好之后,要将米汁滤出不用,再兑入粳米汁,这样味道才好。
  不过也有例外。庚子年的七月二十一日(1900年8月15日),慈禧和光绪为躲避战乱,仓皇逃离北京。第二天中午到达南口,吃没得吃喝没得喝,最后还是侍卫太监们四处搜寻,找了点鸡蛋小米,给老佛爷等人熬了点小米粥,这天晚上,仍旧是小米粥当家。这时候,什么铜铫子煮水银铫子熬粥的规矩,全都没有了,所能用的只有老乡家的大铁锅。
  喝粥也有大场面。鲁迅先生辑隋代成书的《录异传》说:“周时尹氏贵盛,五世不别,会食数千人。遭饥荒,罗鼎作粥啜之,声闻数十里。”用山东话讲,这可真是“好家伙”!不过,如果当家的老太爷不把几代人都圈在一起过,而是让大家各展其能,各尽其力,可能也就用不着几千人同喝“大锅粥”了。
  熬粥亦有道。袁枚在《随园食单》说:“见水不见米,非粥也;见米不见水,非粥也。必使水米融洽,柔腻如一,而后谓之粥。”水米融洽,柔腻如一,并不只是治粥之道。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