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膳未必佳
    2007-06-29    汪朗    来源:经济参考报
  世上许多事情往往与身份地位不成正比,比如说皇上的饭食就未见得是天下第一。
  要说皇上的吃喝不如寻常百姓,自然没人相信,起码场面之壮观就非一般人可比。《周礼·天官·膳夫》记载,周天子的伙食标准是:“食用六谷,膳用六牲,饮用六清,羞用百二十品,珍用八物,酱用百有二十瓮。”六谷即黍、稷、稻、粱、麦、菰(薏米);六牲即豕、牛、羊、鸡、鱼、雁(鹅);六清即稻、黍、粱三种粮食酿的清酒及连糟之酒;八物即“八珍”。看来,周天子吃一顿饭,手下人且得忙活一阵,光这一百二十瓮酱,搬来倒去的,也得费把子力气。按照编制,周代宫廷之中,管酱的有六十四人,估计其中不少是专门负责倒腾酱缸的。周代之酱与今天不同,是将鱼、肉、蔬菜、水果甚至蚂蚁卵等之类的东西,剁巴剁巴腌制而成的。其味道究竟如何?无从考证。因为以后再无人肯吃。
  到了清朝,皇上吃饭场面依然壮观。据《清代十三朝宫闱秘史》载:清初御膳,定例有一百二十品。至嘉庆道光年间,御膳减为六十四品,以示节俭。至咸丰末年,内忧外患不断,御膳又减至三十二品。至同治初年,又复减去其八,据说这是慈安太后的懿旨。即便如此,几十样饭菜也得摆好几张桌子。待到慈安过世,慈禧大权独揽,吃喝上便又大发起来。
  不过,尽管御膳样数不少,质量却未必有多高。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福隆安等官员曾经三次向皇上呈报伙食账。其中正月初一至初十的十天中,内外膳房用:“五十斤猪五十五口、猪肉三千九百三十五斤八两、文蹄二百七斤、肚子四十个、心肺三十二个、猪油四十九斤八两、大肠四十根半、小肠五十五根半、腰子二十二个、管子一百五十根、肥鸡三十五只半、肥鸭五十八只、菜鸡一百十七只半、菜鸭一百三十五只、当年鸡七只。以上十五项,共用银五百三十四两二钱二分六厘零。”内外膳房是专供帝后嫔妃吃喝的,本应由宫廷事务管理局即内务府负责,福隆安是兵部尚书兼管工部事务,与此根本不搭界。想必因为他是乾隆的女婿,老丈人想查查有没有人揩自己的油,只有找自家人帮忙。
  单看这笔伙食账,乾隆爷吃得很是一般,连肠子肚子之类的下水都往上招呼,实在有悖健康。当然,御膳之中确乎也有燕窝、海参、猴头、鹿肉之类的稀罕物,例由各地大员进贡,用不着皇上掏腰包。不过,其中确乎没有鱼翅、鲍鱼、老鼠斑、帝王蟹这些让人一看价钱就眼晕的玩意儿,因此,现在的一些人实在是比皇上更有口福,而且同样不用自掏腰包。
  御膳未必佳的另一原因,是皇上吃饭的方式很成问题。中国饮食讲究现做现吃,袁枚在《随园食单》中对此有经典论述:“物味取鲜,全在起锅时,及锋而试。略为停顿,便如霉过衣裳,虽锦绣绮罗,亦晦闷而旧气可憎矣!尝见性急主人,每摆菜,必一齐搬出。于是厨人将一席之菜,都放蒸笼中,候主人催取,通行齐上。此中尚得有佳味哉!”可是,清朝的皇上太后吃饭却偏偏要一齐搬出,全然不讲进食之道。
  当年慈禧太后的吃食,都是由厨师事先做好,装进食盒,再放入“被窝”保温。“被窝”是太监们的叫法,其实是用黄云缎做成的棉袱子。等到老佛爷传膳,太监们便立马到膳房将食盒请出“被窝”,送至餐桌,待饭菜全部摆齐后,才能恭请太后用膳。这套规矩是朱家溍先生1950年时从伺候过慈禧的太监耿进喜那里打探来的,并非道听途说。末代皇帝溥仪吃饭时还是这套规矩,只不过太监将菜肴摆齐后,还得吆喝一声“打碗盖”,将数十种菜肴的碟碗之盖一齐掀开,劈里啪啦,很是热闹。热闹归热闹,可这样的“霉过衣裳”,未免倒人胃口,绝无佳味可言。
  同为爱新觉罗的子孙,清朝王爷的吃喝有时倒比御膳强些。据睿亲王的后人金寄水先生回忆,当年睿王府有一道特色菜“煎串黄花鱼”:将新鲜黄花鱼拾掇干净,在背上划三刀,抹上酱油,候其微干,放入油锅煎至微黄,然后每两尾置于一碗,浇高汤,加入清酱肉丝,熏鸡丝或瘦猪肉丝,放香菇、海米、玉兰片、姜葱等和适量盐、糖,最后撒上新鲜的花椒蕊,将鱼放入笼中蒸一下入味儿,即可食用。“老北京”把已熟之物放入蒸锅再加热称为“串”,故此鱼按其做法称为“煎串”。煎而后串可以将鱼的香气、汤的香气和花椒蕊的香气融为一体,算是一道佳肴。此菜串后即食,方能得其鲜美,如果成菜之后硬要它去钻什么“被窝”,肯定玩儿完。
  世间万物皆有道,吃饭亦然。偏要反其道而行之,任凭你是皇帝老儿,到头来也只有吃瘪的份儿。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