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年轻人为何喜欢过“洋节日”
    2006-12-19        来源:经济参考报


    圣诞节临近,济南市的商家忙着为顾客营造圣诞气氛,抢占圣诞商机。
据前两年的统计数据,济南市的圣诞节前后各大商场的单日销售额直追中国传
统节日春节和中秋节,远远超过端午节和元宵节,圣诞节越来越受到商家的重视。本报记者:徐速绘 摄

编者的话

    义乌圣诞商品市场展示的一种蝴蝶型圣诞铃铛吊饰。据杭州海关统计,今年1至10月份,义乌市共出口圣诞商品3790万美元,同比增长42.6%;货物总量9869吨,比去年同期增长35.5%。据了解,全球已有美国、俄罗斯、英国和巴西等100多个国家从义乌直接进口各种圣诞商品。本报记者 谭进 摄

    一年一度的圣诞节到了。20多年前,圣诞节、情人节、母亲节等等“洋节日”开始走进我们的生活,那时恐怕很难想像,这些“洋节”会在我们这个文明古国落地生根。一项网上调查显示,半数以上的30岁以下年轻人喜爱“洋节日”胜过传统节日。“洋节日”为什么会如此受年轻人青睐?这些“洋节日”究竟好在哪里?对我们的传统节日有什么启示?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与新华网共同发起网上调查,并组织了相关新闻报道和背景链接,供读者参考。

网友之声:网友热议:年轻人为什么喜欢过"洋节日"

记者调查:冷静看待圣诞节在国内“受宠”的背后

         圣诞节目大比拼 感受香港人怎样过圣诞

大 家 谈:年轻人热衷过洋节 过别人的节开自己的心

 

新闻链接
传统节日不能只剩下个“吃”字

 

    “传统节日总是围绕着吃。春节吃饺子,元宵节吃元宵,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人们只注重吃,把传统节日的精神内容给丢了。”
    洋节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商业、娱乐和文化消费,逐渐变成都市生活中的狂欢节。于是,伴随红衣红帽的白胡子圣诞老人、闪闪发光的圣诞树、驯鹿拉的雪橇以及“铃儿响丁当”的乐曲,消费场所利用圣诞节大搞促销和特色服务活动,制造了独特的消费文化,吸引了无数目光。
    传统节日里,月饼、元宵、粽子等都是商家不肯放过的利润点。然而,过分地强调饮食使传统节日变成了“饮食节”。春节吃一顿年夜饭、元宵节煮一锅汤圆、中秋节送几盒月饼、端午节吃几个粽子,节便过完了。传统节日给现代人留下的似乎只剩了饮食,节日中大量美好的民族文化和独特的民俗意境,则变得越来越淡了。没有繁琐仪式要求的洋节正好填补了这个空缺。圣诞节的彻夜狂欢、情人节的互赠礼物、万圣节的魔鬼面具,洋节的随意简单让都市人很容易找到情感的发泄渠道,于是它们在中国大地上传播开来。(今晚报)

传统节日也应该与时俱进

    不同观点的碰撞和交锋是激烈的,但越来越多的专家也逐渐形成了一个共识: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洋节日的流行正是“地球村”的特色,是多元文化相互融合与交流的体现,对于洋节日所代表的其他民族的文化,我们应该充分尊重。但另一方面,国人也要捍卫和守护本民族的文化精神,要不断开掘传统文化的新内涵,寻找新载体,从而更好地完成民族文化的过渡和传承。(中央电视台)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