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东方“淘金”
    2010-08-20    作者:郭洋    来源:经济参考报

    肆虐全球的金融危机剥夺了不少人的工作机会,一些饱受失业痛苦或对现有工作不满的西方人纷纷将目光投向古老而神秘的东方。在他们眼中,亚洲就像一座巨大金矿,蕴藏着更多工作机会与发展空间。

  “转战”亚洲

  沙阿扎德·莫阿文4个月前放弃了在英国伦敦从事的公关工作,千里迢迢来到香港,找到一份她认为更激动人心的工作:担任“卡尔内”珠宝公司通讯总监。
  扬·梅茨利克现年29岁,来自捷克,4月底抵达香港,在一家名为斯特雷奇的理疗室当起了培训师。对他来说,这次远行不仅给了他一份稳定的工作,还让他有望成为一名瑜伽教练。
  夏洛特·萨姆纳是一名律师,8个月前受公司委派到香港工作。先前,她分别在伦敦和莫斯科工作半年。萨姆纳的香港工作机会来之不易,在她眼中,在亚洲工作比在其它地区拥有更多机会。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前,这3人从未认真考虑过到亚洲工作,但时过境迁,中国、印度、韩国以及其他一些亚洲国家的经济增速超越欧美地区,当地企业也抓紧机会迅速扩张,一些国际雇主因此“转战”亚洲。于是,越来越多欧美求职者希望在亚洲找到符合个人发展预期的工作机会。
  在这次东方“淘金行动”中,中国香港备受西方求职者青睐。在线求职网站eFinancialCareers亚太地区总裁乔治·麦克费伦说,去年申请到新加坡和香港工作的人数增长近5成。
  招聘公司安比信估算,自2008年以来,香港收到来自欧美的求职信数量增长了20%至30%。安比信公司香港办事处每月接到600多份求职简历,其中来自欧美的占2/3。

  经济复苏

  亚太地区就业岗位受追捧,与一些西方国家居高不下的失业率及亚太地区良好的就业形势不无关系。
  《纽约时报》报道,现阶段,美国的失业率已达9.5%,英国接近8%,西班牙更是高达19.9%。相比之下,投资环境良好的香港和新加坡失业率仅为4.6%和2.2%。今年6月的统计数据显示,澳大利亚的失业率也降至一年半来的新低,达到5.1%。
  金融危机爆发后,亚洲部分地区出口一度直线下滑。一些国际企业的裁员浪潮致使亚洲数百万人丢掉工作。从车间工人到银行家、建筑师,都难逃“下岗”厄运。不过,由于多数亚洲国家银行业并未在本轮金融危机中受到重创,当地经济得以迅速复苏。“复苏速度之快让人有点儿意外,”麦克费伦说。
  现阶段,香港就业形势逐渐好转,特别是金融业和法律服务业。在各大企业纷纷抢占中国奢侈品市场和酒店市场的背景下,酒店管理、奢侈品销售部门几乎没有一天不传出扩张的消息。
  “现在必须增加员工数量,要走在最前列,为企业未来5年的发展做好准备,”卡夫食品公司亚太地区负责人普拉迪普·潘特说。
  “我们在这里看到某种趋势初现端倪,”美国人力资源公司万宝盛华公司首席执行官杰弗里·约雷斯说,“鉴于国内(就业)前景如此黯淡,人们正考虑其他选择。”
  国际招聘企业赫德森·海兰集团公司统计数据显示,今年6月底,有计划即时招工的香港公司比例达到1998年开始监测这一数据以来的最高水平。今年5月在香港和中国内地开展的一项问卷调查结果显示,2/3受访企业表示今年第三季度有招工计划;在新加坡,第三季度有招工计划的企业达到受访企业总数的57%,创2001年以来新高。

  标准难达

  不过,到东方“淘金”也并非想象中容易,一些雇主提出的高标准、严要求令一些西方求职者望而却步。
  赫德森·海兰集团公司亚洲地区首席执行官迈克·盖姆说,实际上,“转战”亚洲工作的西方人仍然很少。许多雇主越来越挑剔,“为了得到想要的人才而设立非常高的标准”。
  对雇主来说,他们希望雇员熟悉工作所在地的文化、商业以及管理环境。对于市场销售、投资银行、财富管理等岗位,雇主需要的则是那些能为他们带来合同和客户的人才。
  另外,寻找工作时,熟悉当地语言也可为申请人加分不少,因为这是在国外开展工作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
  在这些“苛刻”的条件下,本地人或是在国外长大的本族裔在竞争中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例如,来自博雅公共关系公司的关女士虽出生于美国,但却说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和广东话。
  “雇主们不希望充当保姆或培训师的角色,”为银行和对冲基金猎寻高级雇员的马修·霍伊尔说,“很多说普通话和广东话的当地人素质很高,除非你在其它方面有过人之处。”

  相关稿件
· 职场新人莫做“碰碰球” 2010-07-26
· 职场新人的“破茧”阵痛 2010-07-20
· 《高效职场系列丛书》 2010-07-15
· 《你能行》-职场的最高逻辑 2010-07-13
· 职场7条改变你的薪情 201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