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昂的公租房价后暗藏利益算计
    2010-08-03    作者:李晓亮    来源:华西都市报

    在经适房、廉租房、限价房闹剧不断之后,公租房也当仁不让抢过风头,成为保障房领域又一尴尬。北京上月底公布了三个公租房项目的成本租金,定价偏高犹如笑话,新华时评发文直言公租房价高得让人“看不懂、想不通”。(8月1日《京华时报》)

  到底有多离谱呢?从公布信息看,50平米就是1500元每月——还只是“清水房”。这个价位直指同区域市面价,但人家还是有配套家具家电的。从性价比来看,按市场价租房都比租住这个美其名曰“保障房”却“价位高档”的公租房划算。
  这就让人不明白了。公共租赁房,顾名思义就是政府为解决夹心层住房困难而设置的一个公共产品,既然位居政策保障房序列,那么不论其价位还是相应公共服务,都应该对得起“政府保障”四个字。可仅以此次公租房价就能看出,它和公共保障的初衷是相悖的。更让人闹心的是,北京公租房不仅价高而且“排外”:此前还有众多夹心层对公租房不“限外”怀有希望,可这个肥皂泡还是被北京市住房保障办无情戳破——“公租房暂不向非京籍申请人开放”。
  不知当初本地人看到这个“限外”声明后,有没有暗松一口气。保障性住房向来“僧多粥少”,“限外令”至少可以稍稍缓解一下一房难求的局面。但好梦到此为止,随后而来的高昂租价,恐怕要让即便有申请资格的本地人也倒吸一口凉气。高昂租价里哪还有半点民生关怀和公共保障的影子,简直是赤裸裸的“与民争利”嘛。
  为何本应“一心为公”的保障性住房领域,老是藏着此类蝇营狗苟的利益算计呢?政策性保障性住房的制度本身无疑是好的,但各地的现实以及住房保障制度的历史也告诉我们,无论多么好的初衷,如果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和监管体系,都可能出现与良好愿望背道相驰的情形。经适房领域层出不穷的丑闻,就是最好的证明。
  “特供房”、“N连号”,丑剧不断。权势阶层侵占了本应属于底层民众的社会资源,民意在强烈愤慨之余,能力有限。唯有呼吁公平正义的阳光普照,让种种不公不义之举,无所遁形,让所有人都能享受到起码的公平和尊敬,让尊严而有幸福的生活不只是个传说。但这一切的前提,都有赖于政府公权运作的公正透明。政府至少有诚意有动力保障民生权利不遭受不公待遇;最不济,政府部门也不能在这些保障民生的公共政策中,夹杂私心和谋求私利。
  可,仅保障房领域的那些挑战想象力的事儿就一再表明,民意或许过于善良,理想情境也需要有力的现实监督来保证。此前广州还曾将口香糖与居住权进行神秘关联,列出“吐7次口香糖=收回保障房”的魔幻等式。这其实是“很无奈”也很无赖的卸责“障眼法”。“中央请客,地方买单”,各地都缺少推进保障房建设的积极性,夹在中间的住房保障办自然难办。不管是口香糖扣分办法还是北京这样先“限外”再“提价”的公租房措施,都是想最大限度减少申请人数变相扩大房源的办法。这种小九九暗含着如出一辙的利益算计。

  相关稿件
· 公租房掺私心变成“公主房” 2010-08-02
· 昂贵的公租房成了“鸡肋” 2010-08-02
· 让利于民 公租房才会有低租金 2010-08-02
· 昂贵的公租房不如不要 2010-08-02
· 公租房成本应由土地收益削平 2010-08-02